暗色丝孢霉病

目录

1 拼音

àn sè sī bāo méi bìng

2 英文参考

phaeohyphomycosis

3 概述

暗色丝孢霉病(phaeohyphomycosis)是一组暗色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有暗色菌丝为特征的皮肤、皮下组织或系统性感染。1974年Ajello提出此命名。暗色丝孢霉病在世界各地都有散在病例报道,但多见于热带。近年来在我国山东、东北和湛江等地有散发病例报道。致病途径主要是外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感染途径可能是病原菌经皮肤破损处植入或吸入真菌孢子。临床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靠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大多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疗效欠佳。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需要手术切除,因为对皮下组织切开引流极少成功。两性霉素B可治愈或改善不宜切除的病例,但以后常有复发。副鼻窦感染应进行手术完全切除病灶,而合并使用两性霉素B是阻止暗色丝孢霉性鼻窦炎进展的重要措施。即使如此,复发者依然并不少见,此时应进一步实施手术治疗。口服伊曲康唑(100mg~400mg/日)有效,但最适剂量与疗程仍需摸索。坏死性鼻中隔病灶可用外科切除的方式治疗。

4 疾病名称

暗色丝孢霉病

5 英文名称

phaeohyphomycosis

6 分类

皮肤科 > 真菌性皮肤病 > 深部真菌病

7 ICD号

B46.4

8 流行病学

暗色丝孢霉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发病与地区环境、种族、性别等无明显关系,但其中的皮下感染最常见于中、南美洲热带地区的农村人群,而多数脑部、副鼻窦感染的报道则多见于北美。近年来在我国山东、东北和湛江等地有散发病例报道,所涉及的病原菌包括皮炎外瓶霉、棘状瓶霉、甄氏外瓶霉、威尔尼克枝孢霉等。在国内,1998年王家俊首报球毛壳菌感染。李若瑜等首报葡萄状佛隆那霉感染。到1998年已报道有57属、101种真菌可引起此病,真菌学分类多为有丝孢菌,属于子囊菌门。常见病原菌有长穗离蠕孢、德氏霉、明脐霉、皮炎万氏霉、甄氏外瓶霉、棘状外瓶霉、匍匐瓶霉、烂木瓶霉,斑替枝孢霉、长喙明脐霉、弯孢和短梗霉等。其特征为细胞壁中含有黑色素。致病途径主要是外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

这些病原菌都是自然界的腐生菌,从土壤、烂木、腐叶及腐烂水果中都可分离出来。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感染途径可能是病原菌经皮肤破损处植入或吸入真菌孢子。

9 病因

是由暗色真菌引起的以组织中有暗色菌丝为特征的皮肤、皮下组织或系统性感染。这种真菌不同于皮肤着色真菌病的病原菌,这些真菌的特征性表现为在组织中形成有隔菌丝相,培养物中或多数病例组织中生长的真菌细胞壁中有色素形成。

本病可由一大组暗色真菌所引起,包括:

1、长穗离蠕孢  其有性期为Cochliobolus spiciferd(Nelson  1964)。此菌原属蠕孢霉,后独立成属,与德氏霉和明脐霉相似,菌落扩展、絮状至毛状,灰黄至橄榄灰色,菌丝末端形成分生孢子梗,或呈侧生菌丝。分生孢子梗尖端变粗,呈膝屈状或结节状,可见其脱落后形成的瘢痕,产孢方式为合轴、连续、分生孢子柱或倒卵状,两端钝圆,基底有一瘢痕,一般有3~4个细胞或更多一些,较大,约30~35μm×11~13.5μm大小。

常见致病菌有澳大利亚离蠕孢、夏威夷离蠕孢和长蠕离蠕孢。

2、甄氏外瓶霉     目前外瓶霉属有8个种,即嗜碱性外瓶霉、多匹可乐外瓶霉、甄氏外瓶霉、丛梗孢外瓶霉、嗜鱼外瓶霉、鲑鱼外瓶霉、棘状外瓶霉和皮炎外瓶霉等。

3、皮炎外瓶霉     本菌与上述甄氏外瓶霉不易鉴别,前者可于42℃生长,而后者则不能。

4、长喙明脐霉    包括3个病菌:E.mcginnisii、E longirostratam和长喙明脐菌。

5、蠕孢霉。

10 发病机制

致病途径主要是外源性感染和条件致病性感染。感染途径可能是病原菌经皮肤破损处植入或吸入真菌孢子。

可见两种基本损害:(1)囊肿或脓肿性损害,位于真皮与皮下组织接合处,开始常呈结核样肉芽肿性损害,有上皮样细胞与多核巨细胞,以后发生散在坏死灶,有急性和慢性炎症细胞浸润,互相融合,形成大的脓肿,其壁厚,内层为上皮样细胞、多核巨细胞等;中层为血管性瘢痕样组织;外层则为透明的纤维组织。脓肿中心可有坏死组织,其中混杂有中性粒细胞。(2)肉芽肿损害,位于真皮中上层,有上皮样细胞和巨细胞。表皮可坏死,也可有假上皮瘤样增生、角化过度、角化不全、棘层肥厚,临床即表现为疣状斑块。

在上述两种基本损害中均可见到各种形态的暗色真菌菌丝,可有短的分隔或不分隔,分枝或不分枝,念珠样菌丝,芽孢,或呈单分隔的细胞。这些孢子与着色芽生菌病的硬壳小体相比,其壁较薄,常呈串珠状。HE染色可见棕色壁,但其色稍浅。在脑部损害中的菌丝壁则透明,可以银染法证实,但应作培养鉴定到种。

11 暗色丝孢霉病的临床表现

患者多见于户外工作和常与此类腐物接触者,多见于成人,半数患者有免疫障碍,常伴基础性疾病如糖尿病、结核、白血病等。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典型损害为群集的小丘疹或小结节,逐渐蔓延,融合,形成成片丘疹或斑块状肉芽肿性损害,其周围可有卫星状丘疹或结节性损害;也可形成黑褐色痂,其下可有增殖性肉芽肿性损害,可有脓性分泌物,部分病人可形成单个的、孤立不定的无症状性皮下结节,高出皮肤表面,以后其中心可液化,形成脓肿,或形成疣状斑块,有如着色芽生菌病的皮损。本病可由淋巴播散至附近淋巴结,又可由血行播散形成系统性播散性暗色丝孢霉病,尤其是可侵犯脑部,引起相应的脑部症状,又可侵犯内脏器官,预后不良。

暗色丝孢霉病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

11.1 皮肤浅表型暗色丝孢霉病

包括掌黑斑和黑毛结节病。可表现为浅溃疡、瘀斑、褐黑色斑或疣状增生,自觉微痒或轻度胀痛,有的可无自觉症状。

掌黑斑是掌和跖部发生棕色至黑色无鳞屑性斑片。偶可波及颈、胸等部。黑毛结节病是毛干上形成卵圆形小结节,坚硬如石,像虱卵般悬挂或包被于毛干,呈黑色。肉眼不易看清楚。用手指搓摸,犹如沙粒。主要侵犯头发,其次也见于眉毛和睫毛。

角膜感染表现为角膜有菌苔或溃疡,患者自觉畏光、流泪和视力障碍。泪腺感染时表现为泪道阻塞、溢脓,局部有肉芽肿损害。

11.2 皮下组织型暗色丝孢霉病

常有孤立、深在的皮下或肌肉的脓肿或囊肿,皮损可呈杏核大或数厘米,甚至整个胸部大片斑块。此时皮肤常受累呈褐红色或灰黑色,扪之有浸润感,表面粗糙,一般不破溃,活检时可见皮下组织有稀薄脓液,囊肿内有渗出液,若囊肿壁切除不全、留有窦道,可长期不愈。

11.3 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

此型可由皮肤或皮下组织暗色丝孢霉病播散至淋巴结、肺、脑及胆囊等所致,亦可无皮肤损害,初发即淋巴结或血液播散。脑暗色丝孢霉病的发病较急。本型预后差,常导致死亡。

12 暗色丝孢霉病的并发症

角膜感染表现为角膜有菌苔或溃疡,皮下组织型暗色丝孢霉病可见皮下组织有稀薄脓液,囊肿内有渗出液,若囊肿壁切除不全、留有窦道,可长期不愈。

13 实验室检查

真菌学检查:取各种不同损害处脓液和组织液,以10%氢氧化钾溶液处理后,镜下可见各种不同形态棕色和黑褐色菌丝与酵母样孢子,未见厚壁孢子(壁砖状体)。取组织和脓液培养,可生长出褐色和黑色绒毛样或酵母样菌落。

HE染色中可查到多数分隔、黑色壁的菌丝,直径为1.5~3µm,偶见可分支或酵母样芽生孢子,菌丝周围有炎性细胞或多核巨细胞浸润,无厚壁孢子(壁砖状体)。

14 其他辅助检查

活检时可见皮下组织有稀薄脓液,囊肿内有渗出液,若囊肿壁切除不全、留有窦道。

15 诊断

根据皮损表现,真菌学检查和组织病理检查诊断不难。

16 鉴别诊断

有时需与着色芽生菌病和透明丝孢霉病作鉴别。

17 暗色丝孢霉病的治疗

17.1 局部治疗

对于局限性皮肤、皮下损害以及角膜炎和鼻窦炎宜手术切除,但要完整,避免再次植入菌体。此外,也可以应用局部加热疗法。

黑毛结节病常用治疗方法为将毛发剃光,或每天清洗毛发,用手刮去结节。可在剃除毛发后再用一些抗真菌剂(如0.05%氯化汞、6%水杨酸、12%苯甲酸、3%硫磺或2%甲醛溶液),即可治好。亦可用含酮康唑和二硫化硒的药液洗涤病发。

掌黑斑局部治疗常可收效。咪唑类霜剂效果尤佳,每天外涂2~3次,历2周即可。咪康唑、克霉唑霜对足旁及足底皮损的治疗有效。咪康唑对足部皮损的治疗有效。角质溶解剂(如10%硫磺霜、6%水杨酸、12%苯甲酸软膏或酊剂)对本病的治疗常有效。

17.2 系统治疗

适于系统性损害、手术无法切除的病例。大多对抗真菌药物不敏感,疗效欠佳,需要长期、大量服药。对外瓶霉引起的感染,氟胞嘧啶、氟康唑和两性霉素B效果较好。毛样枝孢霉感染仅对氟胞嘧啶较敏感,可与两性霉素B合用。最近,伊曲康唑和特比萘芬也用于本病治疗,但仍需积累经验。口服伊曲康唑,成人宜每日用400~800mg,疗程要长,根据真菌学检查而定,如上述一转移至脑部的患者,即因过早减药而复发,且复发后再治无效,反致扩散,即使并用5-FC内服,亦未生效。氟康唑亦可使用,但不一定优于伊曲康唑。至于新的唑类药物如萨普康唑、活力康唑等的疗效,还有待验证。

18 预后

系统性暗色丝孢霉病预后差,常导致死亡。

19 暗色丝孢霉病的预防

注意提高机体免疫,特别是细胞免疫,可使用免疫调节药物。

20 相关药品

氧、氯化汞、水杨酸、苯甲酸、硫磺、甲醛溶液、酮康唑、二硫化硒、咪康唑、克霉唑、氟胞嘧啶、氟康唑、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