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巴病

目录

1 拼音

ā mǐ bā bìng

2 英文参考

amoebiasis[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3 概述

阿米巴病(amoebiasis)是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寄生于人体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1]

阿米巴病包括阿米巴痢疾、肠外阿米巴病[2]。其中阿米巴痢疾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需要报告疫情[2]

阿米巴病为粪-口途径传播疾病,主要发生在热带与亚热带地区,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卫生条件有关[2]

临床表现因虫株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2]

4 阿米巴痢疾

阿米巴痢疾属于我国法定乙类传染病,需要报告疫情[2]

溶组织阿米巴生活史包括滋养体期和包囊期,成熟包囊经口进入宿主体内造成感染,先以肠腔内细菌为食,寄生于肠腔,实为小滋养体,当原虫进入结肠后,若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肠功能紊乱,小滋养体侵袭人体肠壁,吞噬红细胞、组织细胞,成为大滋养体,产生致病物质,破坏肠壁组织,形成肠壁溃疡,导致阿米巴痢疾[2]

4.1 阿米巴痢疾的诊断

4.1.1 流行病学史

流行地区、卫生条件差的人群为主[2]

4.1.2 典型临床表现

阿米巴痢疾起病缓慢,以腹痛腹泻为主,腹泻次数为每日10次左右,腹泻粪质较多,典型大便呈果酱样,带有血和黏液,有腐败腥臭味;体检发现有下腹压痛。轻症和慢性患者症状不典型,重症(暴发性阿米巴痢疾)则发病急,以高热、感染中毒症状开始起病,大便次数多,呈血水样,奇臭,可有感染中毒休克表现[2]

4.1.3 实验室检查

典型大便呈果酱色,腥臭,镜检可发现变形红细胞和少量白细胞,可找到吞噬细胞;血常规大多正常,但暴发性阿米巴痢疾患者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2]

4.1.4 病原检查

阿米巴痢疾患者大便中可找到阿米巴滋养体,排包囊者可以找到阿米巴包囊;原虫抗原检查在部分地区实验室可以进行[2]

4.1.5 鉴别诊断

阿米巴痢疾需要与其他腹泻性疾病相鉴别,特别是慢性腹泻,如结肠肿瘤、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细菌性痢疾等;

4.2 阿米巴痢疾的治疗

4.2.1 一般治疗

阿米巴痢疾急性期患者注意休息,进食流质少渣饮食;暴发性阿米巴痢疾需要积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补充葡萄糖氯化钠、碳酸氢钠等[2]

4.2.2 病原治疗

甲硝唑适合于各种类型肠道阿米巴痢疾的治疗,一般成人750mg,口服每日3次,疗程10天;对不能口服患者可静脉滴注甲硝唑治疗,500mg,每12小时1次[2]

4.2.3 纠正慢性化原因

慢性阿米巴痢疾患者除积极病原治疗外,还需要针对其慢性化原因(如合并感染、饮食习惯、器质性肠道病变等),加以纠正[2]

5 肝阿米巴脓肿

溶组织阿米巴生活史包括滋养体期和包囊期,成熟包囊经口进入宿主体内造成感染,先以肠腔内细菌为食,寄生于肠腔,实为小滋养体,当原虫进入结肠后,若机体抵抗力下降或肠功能紊乱,小滋养体侵袭人体肠壁,吞噬红细胞、组织细胞,成为大滋养体,组织内大滋养体可沿门静脉播散,到达肝脏或其他器官,形成肠外阿米巴病,其中肝阿米巴脓肿多见,肺、脑阿米巴脓肿也有发生[2]

5.1 肝阿米巴脓肿的诊断

5.1.1 流行病学史

部分肝阿米巴脓肿患者伴有或曾经发生腹泻[2]

5.1.2 临床表现

肝阿米巴脓肿起病缓慢,发热与肝区疼痛为主要表现,体温多以中高度发热为主,以弛张热型为主;体检发现肝脏肿大,肝区压痛、叩痛、肝区肋间歇水肿等;其他可有咳嗽、消瘦、贫血、营养不良等[2]

5.1.3 超声检查

典型肝阿米巴脓肿患者肝脏发现单个脓肿、圆形或卵圆形[2]

5.1.4 病原学检查

肝脏穿刺脓液可以找到阿米巴滋养体;血清阿米巴抗原抗体检查有诊断价值[2]

5.2 鉴别诊断

阿米巴肝脓肿需要注意鉴别诊断,如肝癌、细菌性肝脓肿、肝囊肿等。

5.3 肝阿米巴脓肿的治疗

5.3.1 一般治疗

肝阿米巴脓肿急性期患者注意休息,进食流质少渣饮食;暴发性阿米巴痢疾需要积极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可补充葡萄糖氯化钠、碳酸氢钠等[2]

5.3.2 病原治疗

甲硝唑为首选治疗药物,剂量用法同阿米巴痢疾,疗程一般两周[2]

5.3.3 穿刺排脓与手术

阿米巴肝脓肿多为单个大脓肿,在超声定位下进行穿刺排脓,可减轻症状、避免破溃、促进恢复;个别脓肿位置不佳无法穿刺排脓、已经破溃者需要手术引流[2]

6 参考资料

  1.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Z].2015-09-17.
  2. ^ [2] 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和处方集编委会主编.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12年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49-50.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