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3 注解
艾炷(moxa cone)是由艾绒制成的圆锥形艾团[1]。供施灸用[2]。出《隋书·麦铁扙传》。艾炷的大小因人和灸治部位而异[2]。其大小根据需要而定,小的如米粒,多用于直接灸;大的如蚕豆,多用于间接灸[3]。制作时务求紧实[3]。《扁鹊心书》:“凡灸大人,艾炷须如莲子,底阔三分,务要坚实;若灸四肢及小儿,艾炷如苍耳子大;灸头面,艾炷如麦粒大。”《医宗金鉴》记载:头面、四肢、胸部,艾炷宜小;背腰以下,艾炷宜大[2]。
艾炷
4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74.
- ^ [3]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24.
古籍中的艾炷
- 《疡医大全》:[卷八]论艾灸法
、恶疮,诸医不验者,取蛴螬剪去两头,安疮口上,以艾灸之,七壮一易,不过一枚,无不效者。又法∶用乞火...
- 《普济方·针灸》:[卷十五针灸门]瘰
肉结。凝以作。及痈疖者。以独头蒜截两头留心。大作艾炷。如蒜大小。贴沥上灸之。勿令上破肉。但取热而已。...
- 《医学纲目》:[卷之十八·心小肠部痈疽]肿疡
沉微细,或自汗出,急用姜附之药,甚者于脐下关元着艾三五百壮,待手足温,泄泻止,饮食知味,方可为喜。...
- 《寿世保元》:[卷十灸法]灸诸疮法
功。隔蒜灸法用大蒜头去皮。切三文钱浓。安疮上。用艾炷于蒜上灸之。三壮换蒜复灸。未成者即消已成者亦杀其...
- 《针灸集成》:[卷二]痈疽
从而出必伤生乃已(纲目)○头为诸阳之会若有发宜灸艾炷宜小壮数宜少三五壮而已腹背则多灸为妙(精要)○多...
- 更多古籍中的艾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