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1 拼音
- 2 英文参考
- 3 国家基本药物
- 4 概述
- 5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方之艾附暖宫丸
- 6 《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方之艾附暖宫丸
- 7 《万病回春》卷六方之艾附暖宫丸
- 8 《女科切要》卷二方之艾附暖宫丸
- 9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艾附暖宫丸
- 10 艾附暖宫丸的药典标准
- 11 艾附暖宫丸药品说明书
- 11.1 药品类型
- 11.2 药品名称
- 11.3 药品汉语拼音
- 11.4 药品英文名称
- 11.5 成份
- 11.6 性状
- 11.7 作用类别
- 11.8 适应症/功能主治
- 11.9 规格
- 11.10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 11.11 禁忌
- 11.12 艾附暖宫丸的不良反应
- 11.13 注意事项
- 11.14 艾附暖宫丸与其它药物的相互作用
- 11.15 艾附暖宫丸的药理作用
- 11.16 备注
- 12 参考资料
- 附:
1 拼音
ài fù nuǎn gōng wán
2 英文参考
Aifu Nuangong Wan[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aifu nuangong pills[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aifu nuangong wan[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国家基本药物
与艾附暖宫丸有关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信息
序号 | 基本药物 目录序号 | 药品名称 | 剂型 | 规格 | 单位 | 零售指 导价格 | 类别 | 备注 |
977 | 84 | 艾附暖宫丸 | 蜜丸 | 9g | 丸 | 0.8 | 中成药部分 | * |
978 | 84 | 艾附暖宫丸 | 蜜丸 | 54g | 瓶 | 4.2 | 中成药部分 | |
979 | 84 | 艾附暖宫丸 | 水蜜丸 | 6g | 袋 | 0.96 | 中成药部分 | |
980 | 84 | 艾附暖宫丸 | 水蜜丸 | 45g | 瓶 | 7.2 | 中成药部分 | |
981 | 84 | 艾附暖宫丸 | 水蜜丸 | 54g | 瓶 | 8.6 | 中成药部分 | |
982 | 84 | 艾附暖宫丸 | 水蜜丸 | 60g | 瓶 | 9.6 | 中成药部分 |
注:
1、表中备注栏标注“*”的剂型规格为代表品。
2、表中备注栏加注“△”的剂型规格,及同剂型的其他规格为临时价格。
3、备注栏中标示用法用量的剂型规格,该剂型中其他规格的价格是基于相同用法用量,按《药品差比价规 则》计算的。
4、表中剂型栏中标注的“蜜丸”,包括小蜜丸和大蜜丸。
4 概述
艾附暖宫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五首。
艾附暖宫丸中成药的主要成分为艾叶(炭)、香附(醋制)、吴茱萸(制)、肉桂、当归、川芎、白芍(酒炒)、地黄、黄芪(蜜炙)、续断[1]。具有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的功效。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记载有此中成药的药典标准。
5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方之艾附暖宫丸
5.1 组成
香附(醋制)六两,艾叶、当归(酒洗)各三两,黄芪、吴茱萸、川芎、白芍药(酒炒)各二两,地黄(酒蒸)一两,官桂五钱,续断一两半[2]。
5.2 制法
5.3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至七十丸,食远淡醋汤送下[2]。
5.4 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方论》卷二十六方之艾附暖宫丸功能温暖子宫,调经止痛[2]。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酸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经脉不调,面色无泽,肚腹时痛,婚久不孕[2]。
6 《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方之艾附暖宫丸
6.1 处方
艾叶(大叶者,去枝、梗)90克 香附子(去毛)180克(俱要合时采者,用醋1升,以石罐煮一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大川芎(雀脑者)白芍药(酒炒)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各60克 当归(酒洗)90克 续断(去芦)45克 生地黄30克(酒洗,焙干)官桂1.5克
艾叶(大叶者,去枝梗)3两,香附(去毛)6两(俱要合时采者,用醋5升,以瓦罐煮1昼夜,捣烂为饼,慢火焙干),吴茱萸(去枝梗)2两,大川芎(雀胎者)2两,白芍药(用酒炒)2两,黄耆(取黄色、白色软者)2两,川椒(酒洗)3两,续断(去芦)1两5钱,生地黄(生用)1两(酒洗,焙干),官桂5钱。
6.2 制法
共为细末,米醋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6.3 功能主治
《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方之艾附暖宫丸具有温经暖官,养血安胎之功效。主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浊,面色萎黄,四肢疼痛,倦怠无力,饮食减少,月经不调,血无颜色,肚腹时痛,久无子息。(不孕)
6.4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50~70丸,空腹时用淡醋汤送下。
每服50-70丸,食前淡醋汤送下。
6.5 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忌恼怒、生冷。
戒恼怒、生冷。
6.6 出处
《仁斋直指附遗》卷二十六
7 《万病回春》卷六方之艾附暖宫丸
7.1 处方
南香附米1斤(4两醋浸,4两汤浸,4两童便浸,4两酒浸,各浸1宿,焙干),北艾叶(焙干,捣烂,去灰,醋浸,炒)4两,当归1两,川芎1两,白芍(酒炒)1两,熟地黄(姜汁炒)1两,玄胡索子(炒)2两,甘草(生用)8钱。
7.2 制法
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7.3 功能主治
《万病回春》卷六方之艾附暖宫丸主治妇人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7.4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心米汤送下;酒亦可。
7.5 出处
《万病回春》卷六
8 《女科切要》卷二方之艾附暖宫丸
8.1 处方
艾叶、香附(四制)、玄胡、熟地、甘草。
8.2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女科切要》卷二方之艾附暖宫丸主治血癖;子宫虚寒,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
8.4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80丸,米汤送下。
8.5 出处
《女科切要》卷二
9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艾附暖宫丸
9.1 处方
南香附子(去毛净)1斤(分4制:酒浸4两,醋浸4两,盐汤浸4两,童便浸4两,3日焙干,为细末),北艾叶(温水洗净、焙干,研烂,筛去灰,醋浸,炒干)2两,当归(酒洗)2两,川芎2两,白芍(酒洗)2两,熟地2两。
9.2 制法
上为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3 功能主治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之艾附暖宫丸具有理气补血,调经种子之功效。主治妇人百病;妇人经水不调,临行作痛,子宫虚冷,不能孕育。
9.4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80丸,淡醋汤送下。
9.5 各家论述
1.《医林纂要》:四物以荣肝血,艾、附以暖子宫,醋以敛之,使不妄行。要以温养子珠,而为生物之本。
2.《成方便读》:凡妇人调经一法,首先理气,以气顺则血亦顺也。夫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难于生育,温则易于成孕。故方中以香附理气分,艾叶暖子宫,合四物而用,宜乎可治以上诸证也。
9.6 出处
《古今医鉴》卷十一
10 艾附暖宫丸的药典标准
10.1 品名
艾附暖宫丸
Aifu Nuangong Wan
10.2 处方
艾叶(炭)120g、醋香附240g、制吴茱萸80g、肉桂20g、当归120g、川芎80g、白芍(酒炒)80g、地黄40g、炙黄芪80g、续断60g
10.3 制法
以上十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10~13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10.4 性状
本品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苦、辛。
10.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T字形毛棕色或焦黑色,弯曲,柄2~4细胞(艾叶)。非腺毛2~6细胞,胞腔有的充满红棕色物;腺毛头部多细胞,椭圆形,含棕黄色至棕红色物,柄2~5细胞(制吴茱萸)。分泌细胞类圆形,含淡黄棕色至红棕色分泌物,其周围细胞作放射状排列(醋香附)。薄壁细胞纺锤形,壁略厚,有极微细的斜向交错纹理(当归)。草酸钙簇晶直径约45μm,存在于淡棕黄色皱缩的薄壁细胞中,常数个排列成行(续断)。纤维直径15~35μm,壁厚,微木化,有大的圆形纹孔(白芍)。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两端断裂成帚状或较平截(炙黄芪)。石细胞类方形或类圆形,壁一面菲薄(肉桂)。
(2)取本品9g,剪碎,加乙醚20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挥干,残渣加正己烷0.5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α-香附酮对照品,加正己烷制成每1ml含2μl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0μl、对照品溶液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19: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喷以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放置片刻,斑点渐变为橙红色。
(3)取本品4.5g,剪碎,加乙醇1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吴茱萸对照药材0.2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丁醇—醋酸—水(2: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4)取本品9g,剪碎,加水5ml浸润,加水饱和的正丁醇30ml,摇匀,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2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5)取本品9g,剪碎,加水5ml浸润,加水饱和的正丁醇30ml,摇匀,超声处理10分钟,滤过,滤液用氨试液洗涤2次,每次30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10μl、对照品溶液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13:7:2)的下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10℃加热10分钟,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
10.6 检查
应符合丸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A)。
10.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10.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1%磷酸溶液(12:88)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0nm。理论板数按芍药苷峰计算应不低于3000。
10.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芍药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50μg的溶液,即得。
10.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小蜜丸,切碎,取2g,精密称定;或取重量差异项下的大蜜丸,剪碎,取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50%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功率300W,频率50kHz)40分钟,放冷,再称定重量,用50%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10.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含白芍以芍药苷(C23H28O11)计,小蜜丸每1g不得少于0.45mg;大蜜丸每丸不得少于4.0mg。
10.8 功能与主治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10.9 用法与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
10.10 规格
大蜜丸每丸重9g
10.11 贮藏
密封。
10.12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11 艾附暖宫丸药品说明书
11.1 药品类型
11.2 药品名称
艾附暖宫丸
11.3 药品汉语拼音
11.4 药品英文名称
11.5 成份
11.6 性状
11.7 作用类别
11.8 适应症/功能主治
理气养血,暖宫调经。用于血虚气滞、下焦虚寒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症见行经后错、经量少、有血块、小腹疼痛、经行小腹冷痛喜热、腰膝痠痛。
11.9 规格
11.10 艾附暖宫丸的用法用量
口服。小蜜丸一次9克,一日2~3次。
11.11 禁忌
11.12 不良反应
11.13 注意事项
1.忌生冷食物,不宜洗凉水澡。
3.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糖尿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平素月经正常,突然出现月经过少,或经期错后,或阴道不规则出血者应去医院就诊。
6.治疗痛经,宜在经前3~5天开始服药,连服1周。如有生育要求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7.服药后痛经不减轻,或重度痛经者,应去医院就诊。
8.治疗月经不调,服药1个月症状无缓解,应去医院就诊。
10.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11.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12.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14 药物相互作用
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11.15 艾附暖宫丸的药理作用
11.16 备注
请仔细阅读说明书并按说明使用或在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
12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艾附暖宫丸
- 《女科切要》:[卷二]血癖
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乃子宫虚寒,治宜艾附暖宫丸。亦有行时气血虚弱,血海寒冷,经水不调,心腹...
- 《济阴纲目》:[卷之六求子门]治宫冷不孕
,醋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食前米汤下。艾附暖宫丸治妇人子宫虚冷,带下白淫,面色萎黄,四肢疼痛...
- 《寿世保元》:[卷七]求嗣
无子息。服药更宜戒气恼。更忌生冷。其效如神。艾附暖宫丸香附米(醋浸六两)艾叶(三两)当归(酒浸三两...
- 《简明医彀》:[卷之七]妇科总论
酒洗净,切)上为末,每服二钱,空心温酒调下。艾附暖宫丸治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子宫虚寒。香...
- 《万病回春》:[卷之六]调经
之日服起,一日一剂,服至四剂而止,即经对期。艾附暖宫丸治妇人经水不调,小腹时痛,赤白带下,子宫虚寒...
- 更多古籍中的艾附暖宫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