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出血热

目录

1 拼音

ā gēn tíng chū xuè rè

2 英文参考

Argentinian hemorrhagic fever

3 概述

阿根廷出血热是分别由鸠宁(Junin)和马秋博(Machupo)病毒引起的,啮齿动物为主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特征有发热、剧烈肌痛、出血、休克、神经异常及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等。潜伏期6~14 天。起病徐缓。阿根廷出血热以男性、青壮年为多,农民多于城镇居民。病人应予隔离,治疗应用高效价免疫血浆。病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少数在48~72h 死亡。在疫区内,防鼠、灭鼠为主要措施。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染。应用疫苗是阿根廷出血热主要预防措施。玻利维亚出血热尚无疫苗。

4 疾病名称

阿根廷出血热

5 英文名称

Argentinian hemorrhagic fever

6 别名

Argentine and Bolivian hemorrhagic fever;阿根廷和玻利维亚出血热

7 分类

感染内科 > 病毒性感染 > 病毒性出血热

8 ICD号

A96.8

9 流行病学

啮齿动物为自然贮存宿主。阿根廷出血热主要为Calomys laucha和C.musculinus两种野鼠,鸠宁病毒存在于受染野鼠涎腺、血液及尿中。约50% 的野鼠受染后终身有病毒血症和病毒尿症,表现为慢性和亚临床感染。病人的病毒血症可持续7~12天,咽拭子和尿液中可分离出病毒。但罕见在人群中传播。玻利维亚出血热主要贮存宿主是Calomys callosus野鼠,与病人密切接触可能患病。

阿根廷出血热多途径传播。主要是由鼠的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尘埃或食物,经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使人感染。玻利维亚出血热,在密切接触情况下,可发生人群内传播。感染后多数发病,病后免疫较持久,但抗体出现较晚。阿根廷出血热以男性、青壮年为多,农民多于城镇居民。玻利维亚出血热已无明显年龄、性别、职业的差别。本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阿根廷出血热主要分布于阿根廷北部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大草原上,并向北向西扩大,波及Cordobs省的东南部和Santa Fe省的南部。夏末开始流行,秋季达高峰,冬初消失。玻利维亚出血热分布于玻利维亚东北部Beni省,以5~9月旱季为流行。

10 病因

鸠宁与马秋博病毒同属于沙粒病毒属,因在超薄片上呈沙粒状而得名。鸠宁病毒为RNA病毒,直径60~280nm,平均110~130nm,呈球型,扁球型或多样型。外膜上有2~10个长约6nm,球棒状突起物,毒粒内含2~10个直径20~25nm沙粒状颗粒。该病毒对新生小白鼠和地鼠有致病性,故可用来分离病毒。马秋博病毒在形态和生物学特征上与鸠宁病毒相似。

11 发病机制

目前认为病毒的直接损害作用是主要的。病毒进入人体后经复制增生产生病毒血症,引起全身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使血管通透性和脆性增加,引起出血、水肿、休克等一系列临床症状。

12 阿根廷出血热的临床表现

阿根廷出血热潜伏期6~14天。起病徐缓。第一病周,逐渐出现不适,体温渐升,第3病日可达39℃,剧烈头痛、腰痛、肌肉关节痛、厌食、恶心、呕吐、上腹痛,部分病人眼眶疼痛,亦可有便秘或腹泻。体检见面、颈及上胸部潮红,上胸、上臂及腋窝皮肤可见瘀点、瘀斑,淋巴结中度肿大。结膜充血、眶周水肿、口咽黏膜充血、细小瘀点、软腭有大小不一的水泡,牙龈充血或出血。1/5病例于第4~6病日出现特殊的神经症状,表现为定向障碍、手和舌意向性震颤、中度共济失调、皮肤感觉过敏、腱反射和肌张力减退。女性患者常有轻度至中度的子宫出血,并可作为阿根廷出血热的首发症状。少数病人急性起病,似急腹症而致手术。第1周末随着发热的迅速消退而出现低血压、少尿和不同程度脱水,持续48h后渐恢复。病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少数在48~72h死亡。

血象: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热退后渐恢复。可有蛋白尿及管型而血沉正常。

第2病周:70%~80% 病人上述症状和体征减轻,但乏力、脱发及记忆力减退需经1~3个月恢复期,不留后遗症。20%~30% 病人在8~12病日出现胃、肠、鼻、齿龈、子宫等严重出血或神经系统损害(意识障碍、共济失调、兴奋和震颤,甚至谵妄、抽搐、昏迷),也可同时出现,导致死亡。此期常合并肺炎、尿道炎、败血症,甚至气性坏疽,但白细胞增高不明显,易被延误诊断。

13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热退后渐恢复。可有蛋白尿及管型而血沉正常。

2.病毒分离:①取病人血液(急性发热期)淋巴组织(死亡病例)接种于小白鼠、豚鼠,以及绿猴肾细胞、金黄地鼠肾细胞单层培养,分离病毒。 ②取疑似阿根廷出血热病人的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接种于Vero细胞单层培养,是分离鸠宁病毒最敏感的方法。

3.免疫组化方法如免疫荧光或 PAP 法:可在 1~3 天内出结果,利于早期诊断。

4.血清学检测:间接荧光试验和空斑还原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早期诊断。补体结合试验,不能早期诊断用,但可用于筛选阿根廷出血热免疫血浆供血者。

14 诊断

14.1 临床诊断

在流行区(阿根廷或玻利维亚)或进入流行区人员,或有与鼠类接触史,出现发热、剧烈头痛、腰痛、肌肉关节痛、眼眶痛、上腹痛、皮肤瘀点、瘀斑及子宫出血等,颜面潮红、结膜充血、眶周水肿、咽黏膜充血、瘀点、瘀斑及小水泡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蛋白尿、管型出现,而血沉正常。即可作出诊断本病。

14.2 实验室诊断

(1)病毒分离:①取病人血液(急性发热期)淋巴组织(死亡病例)接种于小白鼠、豚鼠,以及绿猴肾细胞、金黄地鼠肾细胞单层培养,分离病毒。 ②取疑似阿根廷出血热病人的外周血单核淋巴细胞,接种于vero细胞单层培养,是分离鸠宁病毒最敏感的方法。

(2)免疫组化方法如免疫荧光或 PAP 法:可在 1~3 天内出结果,利于早期诊断。

(3)血清学检测:间接荧光试验和空斑还原试验,检测特异性抗体,用于早期诊断。补体结合试验,不能早期诊断用,但可用于筛选阿根廷出血热免疫血浆供血者。

15 鉴别诊断

阿根廷出血热需与夸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钩体病、流脑、败血症等相鉴别。

16 阿根廷出血热的治疗

1.一般支持、对症治疗 病人应予隔离,其血、排泄物予以消毒处理。加强支持,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针对出血、休克、神经系统症状,以及重叠感染,进行对症处理。

2.特殊治疗 应用高效价免疫血浆,按1000~3000U/kg ,在第8病日内输注,可中和病毒血症,减轻出血和神经系统,损害程度,降低病死率。但在治疗中,8%~10% 病人可有后发性神经综合征,如发热、小脑功能异常,一般可自行缓解。

17 预后

阿根廷出血热病重者可发生昏迷休克,少数在48~72h死亡。

18 阿根廷出血热的预防

目前我国无阿根廷出血热发生,应注意国境检疫,防止输入。在疫区内,防鼠、灭鼠为主要措施。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受染。应用疫苗是阿根廷出血热主要预防措施。玻利维亚出血热尚无疫苗。

19 相关检查

补体结合试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