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目录

1 拼音

WS/T 471—2015 jì shēng chóng bìng zhěn duàn míng cí shù yǔ

2 英文参考

WS/T 471—2015《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Glossary for diagnosis of parasitic diseases

3 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71—2015《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Glossary for diagnosis of parasitic diseases)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5年09月17日发布,自2016年02月01日起实施。

4 发布通知

关于发布《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等2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的通告

国卫通〔2015〕13号

现发布《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等2项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其编号和名称如下:

WS/T 471-2015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WS/T 472-2015 口腔健康调查 检查方法

上述标准自2016年2月1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国家卫生计生委

2015年9月17日

5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寄生虫病预防控制所、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郑州大学、北京大学。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官亚宜、崔晶、李雍龙、高兴政、王中全、周晓俊、熊彦红。

6 标准正文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6.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寄生虫病诊断基本名词术语的定义或涵义。

本标准适用于寄生虫病的诊断,特别是寄生虫病诊断标准(规范)的编写和实施。

6.2 2 通用术语

2.1

寄生  parasitism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营养物质和居住场所给受益者,这种关系称为寄生。

2.2

寄生虫  parasite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益方称为寄生物,动物性寄生物称为寄生虫。

2.3

宿主  host

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方称为宿主。

2.4

终宿主  definitive host

寄生虫的成虫或有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

2.5

中间宿主  intermediate host

寄生虫的幼虫或无性生殖阶段所寄生的宿主。如果生活史中有多个中间宿主,则按其发育的先后顺序称为第一中间宿主和第二中间宿主。

2.6

保虫宿主  reservoir host

储存宿主

某些寄生虫既可寄生于人,又可寄生于某些脊椎动物。在一定条件下可将其体内的寄生虫传播给人的脊椎动物称为保虫宿主或储存宿主。

2.7

转续宿主    paratenic host;transport host

某些寄生蠕虫的幼虫侵入非适宜宿主后不能发育为成虫,但能存活并长期维持幼虫状态。只有当该幼虫有机会进入其适宜宿主体内时,才能发育为成虫。此种非适宜宿主称为转续宿主。

2.8

专性寄生虫  obligatory parasite

寄生虫生活史的各个时期或至少某个阶段必须营寄生生活,不然就不能生存的寄生虫。

2.9

兼性寄生虫  facultative parasite

既可在外界营自生生活,又可侵入宿主营寄生生活的寄生虫。

2.10

长久性寄生虫  permanent parasite

在其某一生活阶段不能离开所寄生的宿主,离开则不能存活的寄生虫。

2.11

暂时性寄生虫  temporary parasite

根据生活史需要而短暂寄生于宿主的寄生虫。

2.12

体内寄生虫  endoparasite

寄生于宿主器官、组织、细胞、体液内的寄生虫。

2.13

体外寄生虫  ectoparasite

寄生于宿主体表的寄生虫。主要指一些节肢动物,如蚊、白蛉、虱、蚤等,它们刺吸血液时与宿主体表接触,吸血后离开。

2.14

机会致病寄生虫  opportunistic parasite

在宿主免疫功能正常时处于隐性感染状态,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虫体大量繁殖、致病力增强,导致宿主出现临床症状的一类寄生虫。

2.15

偶然寄生虫  accidental parasite

因偶然机会进入非正常宿主体内寄生的寄生虫,如某些蝇蛆进入人体肠内而偶然寄生。

2.16

土源性线虫    geonematodes;soil-transmitted nematode

发育过程中不需要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直接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发育至感染期后感染人体的线虫。肠道线虫(intestinal nematodes)多属此型。

2.17

生物源性线虫  bio-nematodes

发育过程中需要中间宿主,幼虫先在中间宿主体内发育为感染期幼虫后,再经节肢动物叮咬或经口感染人体的线虫。组织与血液寄生线虫(tissue- and blood-dwelling nematodes)多属此型。

2.18

土源性蠕虫  geohelminth

生活史中无需中间宿主,虫卵或幼虫在外界(主要指土壤)可直接发育至感染期的蠕虫。

2.19

生物源性蠕虫  biohelminth

需要在中间宿主或吸血昆虫体内发育至感染期的蠕虫。

2.20

寄生虫生活史  life cycle of parasite

寄生虫完成一代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全过程。

2.21

寄生虫感染  parasitic infection

寄生虫侵入人体并能生活,且不引起明显临床表现的现象。

2.22

带虫者  carrier

感染了寄生虫但无明显临床症状和体征的人。

2.23

传染源  source of infection

感染了寄生虫并能向外播散病原体的人和动物。

2.24

传播途径    route of transmission

寄生虫从传染源排出,借助于某些传播因素,进入另一宿主的全过程。

2.25

易感者    susceptible population

对某种寄生虫缺乏免疫力或自身免疫力低下或缺陷而处于易感状态的人。

2.26

医学节肢动物  medical arthropod

可通过骚扰、刺螫、吸血、寄生、传播病原体等方式危害人类健康、具有医学重要性的无脊椎动物。

2.27

隐性感染  suppressive infection

人体感染寄生虫后,既无明显的临床表现,又不易用常规方法检获病原体的一种寄生现象。

2.28

多寄生现象  polyparasitism

人体同时感染两种或两种以上寄生虫的现象。

2.29

寄生虫病  parasitic disease

由寄生虫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2.30

机会性寄生虫病  opportunistic parasitosis

某些寄生虫感染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时,宿主无临床症状,而当宿主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时可使人体致病的一类寄生虫引起的寄生虫病。

2.31

食源性寄生虫病  foodborne parasitosis

因摄入含有感染期寄生虫的食物而引起的寄生虫病。

2.32

水源性寄生虫病  waterborne parasitosis

因饮用或接触被寄生虫污染的水而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33

土源性线虫病  soil-transmitted nematodiasis

由土源性线虫[主要为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 denale)、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和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的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34

蠕虫病  helminthiasis

由各种蠕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寄生虫病的统称。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35

生物源性线虫病  bio-source nematodiasis

由生物源性线虫[主要为丝虫(filaria)、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广州管网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的成虫和(或)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与血液引起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36

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parasitic zoonosis

可以在人和脊椎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37

虫媒病  arbo-disease

病原体在节肢动物体内经过发育和(或)繁殖后再由该节肢动物传播的疾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38

虫媒寄生虫病  arbo-parasitosis;vector-borne parasitosis

医学节肢动物携带寄生虫,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寄生虫病。

2.39

新现寄生虫病  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

新出现的人体寄生虫病或疾病本身已存在,但病原体被重新认识或确定的寄生虫病。

2.40

再现寄生虫病  re-emerging parasitic disease

一些已被人们所认识且发病率已降至很低,但又重新流行的寄生虫病。

2.41

线虫病  nematodiasis

由线虫( nematodes)寄生于人体肠道或组织中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2.42

机械性传播  mechanical transmission

医学节肢动物对病原体的传播仅起携带、输送的作用,病原体附在节肢动物的体表、口器或消化道内,其形态和数量均不发生变化的传播方式。

2.43

生物性传播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病原体必须在医学节肢动物体内经历发育和(或)繁殖后才能传播到新的宿主的传播方式。

2.44

媒介生物  vector

直接或间接传播人类疾病的生物。通常指医学节肢动物和啮齿类动物,常见的媒介生物有蚊、蝇、蠓、蚋、虻、白蛉、蜚蠊、虱、蚤、蜱、螨、鼠等。在医学界,媒介生物为在传播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的疾病中起作用的生物,主要指吸血昆虫。

2.45

疟疾的复发  relapse of malaria

经过抗疟治疗或免疫作用,疟疾初发患者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已被消灭,疟疾发作停止,在未经按蚊传播感染的情况下,迟发型子孢子在肝细胞中形成的休眠体,经较长时间休眠后进行裂体增殖,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发育,引起的发作。恶性疟原虫和三日疟原虫无迟发型子孢子,因而只有间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可引起复发。

2.46

疟疾的再燃  recurrence of malaria

疟疾初发停止后,患者若无再感染,仅由于体内残存的少量红细胞内期疟原虫在一定条件下重新大量繁殖而引起的疟疾发作。间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三日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均可引起再燃。

2.47

夜现周期性  nocturnal periodicity

淋巴丝虫微丝蚴在外周血中夜多昼少的现象。

6.3 3 寄生虫病术语

3.1

阿米巴病  amoebiasis

由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寄生于人体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株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2

脆弱双核阿米巴病  dientamoebiasis fragilis

由脆弱双核阿米巴(Dientamoeba fragilis)滋养体寄生于人体结肠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腹泻和疲乏。

3.3

利什曼病  leishmaniasis

经白蛉或罗蛉传播,由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的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spp.)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包括内脏利什曼病和皮肤利什曼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4

内脏利什曼病  visceral leishmaniasis

黑热病  kala-azar

经白蛉或罗蛉传播,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婴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infantum)或恰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chagasi)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以长期不规则发热、肝脾大、贫血、白细胞下降和高丙种球蛋白血症为特征。

3.5

皮肤利什曼病  cutaneous leishmaniasis

经白蛉或罗蛉传播,由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寄生于人体皮肤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包括流行于亚洲、非洲及沿地中海地区的旧大陆型利什曼病及流行于拉丁美洲的新大陆型利什曼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损害(丘疹、斑疹、溃疡、结节)。

3.6

旧大陆型利什曼病  old world leishmaniasis

东方疖  oriental sore

经白蛉传播,由热带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tropica)、硕大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major)和埃塞俄比亚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aethiopica)寄生于白蛉叮咬部位皮肤的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身体外露部位的结节和溃疡。

3.7

新大陆型利什曼病  new world leishmaniasis

采胶工溃疡  chiclero ulcer

经罗蛉传播,由墨西哥利什曼原虫复合体(Leishmania mericana complex)、巴西利什曼原虫复合体(Leishmania braziliensis complex)和圭亚那利什曼原虫复合体(Leishmania guyanensis complex)寄生于罗蛉叮咬部位皮肤的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为单一、白限性的皮肤丘疹、结节或无痛性溃疡,皮损常见于面部和耳部。

3.8

锥虫病  trypanosomiasis

经舌蝇传播,由锥虫(trypanosomes)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包括非洲锥虫病和美洲锥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锥虫虫种不同而异。

3.9

非洲锥虫病  African trypanosomiasis

睡眠病  sleeping sickness

经舌蝇传播,由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se)和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寄生于人体血液、淋巴液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伴有长期不规则发热、淋巴结肿大等。

3.10

美洲锥虫病  American trypanosomlasis

恰加斯病  Chagas' disease

经锥蝽传播,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寄生于人体血液和心脏、脑、食管、结肠等器官组织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急性期主要临床表现为美洲锥虫肿和罗马尼亚征以及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痛、心肌炎、全身淋巴结肿大、肝脾大和嗜睡等;慢性期以心脏肥大、巨食管和巨结肠为主要临床表现。

3.11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  giardiasis lamblia

贾第虫病  giardiasis

由蓝氏贾第鞭毛虫(Giardia lamblia)滋养体寄生于人体小肠(主要在十二指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和消化不良。

3.12

滴虫病  trichomoniasis

由毛滴虫(Trichomonas)寄生于人体阴道、泌尿道或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包括阴道毛滴虫病和人毛滴虫病等。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3

阴道毛滴虫病  trichomoniasis vaginalis

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寄生于女性的阴道和尿道或男性的尿道、附睾、前列腺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白带增多、外阴瘙痒或烧灼感,或有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

3.14

人毛滴虫病  trichomoniasis hominis

由人毛滴虫(Trichomonas hominis)滋养体寄生于人体的盲肠和结肠(多见于回盲部)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伴低热、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

3.15

蠊缨滴虫病  Lophomomas blattarum disease

蠊缨滴虫(Lophomomas blattarum)寄生于人体肺部和上呼吸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闷、气短、咳嗽、咳白色黏液丝样痰。

3.16

疟疾  malaria

经按蚊传播,由疟原虫[包括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三日疟原虫(Plasmodium malariae)和卵形疟原虫(Plasmodium ovale)]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间日疟、恶性疟、三日疟、卵形疟)。主要临床表现为周期性寒热发作、贫血和脾大。

3.17

恶性疟  subtertian malaria

经按蚊传播,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作热型不规则,脾大、贫血,并发症多见,若不及时治疗可危及生命。

3.18

三日疟  quartan malaria

经按蚊传播,由三日疟原虫(Plamodium malariae)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隔两日发作一次,脾大和贫血均较轻,常有蛋白尿,尤其是儿童感染者。

3.19

卵形疟  ovale malaria

经按蚊传播,由卵形疟原虫(Plamodium ovale)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隔日发作,但热度较低,无明显寒战,症状缓和。

3.20

间日疟  tertian malaria

经按蚊传播,由间日疟原虫(Plamodium vavix)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典型者隔日发作一次,多见于中午前后,发作数次后脾大、贫血,但贫血不明显。

3.21

弓形虫病  toxoplasmosis

由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寄生于人体的有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包括先天性弓形虫病和获得性弓形虫病。主要临床表现轻者多为隐性感染,重者有多器官损害的严重症状。

3.22

先天性弓形虫病  congenital toxoplasmosis

女性在妊娠期感染了刚地弓形虫(Toroplasma gondii),母体中的虫体经胎盘感染胎儿的有核细胞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以神经系统和眼部病变为常见,可有脑积水、大脑钙化灶、小头畸形、视网膜脉络膜炎、精神或运动障碍等。

3.23

获得性弓形虫病  acquired toxoplasmosis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经消化道及损伤的皮肤、黏膜,输血和器官移植等感染人体,并随淋巴和血液循环至人体组织、器官的有核细胞内寄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肿大,累及脑、眼时可引起脑炎、脑膜炎、脑膜脑炎、癫痫、精神失常以及视网膜脉络膜炎等。

3.24

肉孢子虫病  sarcosporidiasis

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pp.)寄生于人体小肠固有层或肌肉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包括人肠肉孢子虫病和人肌肉肉孢子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虫种不同而异。

3.25

人肠肉孢子虫病  human intestinal sarcocystosis

牛-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bovihominis)和猪-人肉孢子虫(Sarcocystis suihominis)寄生于人小肠固有层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感染者多不表现明显症状(呈白限性),严重者的临床表现有腹痛、腹胀、腹泻、食欲缺乏、恶心、呕吐,甚至可发生贫血和环死性肠炎。

3.26

人肌肉孢子虫病  human muscle sarcosporidiasis

林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lindemanni)寄生于人体肌肉细胞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酸痛、皮下肿胀等。

3.27

圆孢子虫病  cyclosporiasis

由卡耶塔圆孢子虫(Cyclospora cayetanenis)寄生于人体空肠和十二指肠下段的肠上皮细胞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贫血、营养不良等。免疫功能缺陷或受损者病情严重。

3.28

巴贝虫病  babesiasis

经蜱传播,由微小巴贝虫(Babesia microti)和分歧巴贝虫(Babesia divergens)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寒战、间歇发热、出汗、头痛、肌肉和关节疼痛、溶血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等症状,严重者可引起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免疫功能低下者病情严重。

3.29

隐孢子虫病  cryptosporidiosis

由隐孢子虫属(Cryptosporidium)中的微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和人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hominis)寄生于人体小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自限性腹泻,免疫功能低下者尤为严重。

3.30

等孢球虫病  isosporiasis

由贝氏等孢球虫(Isospora belli寄生于人体十二指肠及空肠黏膜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慢性腹泻、腹痛、发热、体重减轻等。免疫功能受累者可出现持续性腹泻,易并发肠外感染。

3.31

人芽囊原虫病  blastocystis hominis disease

由人芽囊原虫(Blastocystis hominis)寄生于人体回盲部肠黏膜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

3.32

结肠小袋纤毛虫病  balantidiasis coli

结肠小袋纤毛虫痢疾  balantidial dysentery

由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滋养体侵入结肠黏膜和黏膜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痢疾症状。

3.33

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由血吸虫(Schistosoma spp.)成虫寄生于人体门脉肠系膜静脉系统或痔静脉丛或膀胱静脉及骨盆静脉丛等部位的静脉血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34

日本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japanica

由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下静脉、门脉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肝脾大等;晚期血吸虫病的临床分型有巨脾型、腹水型、侏儒型、结肠肥厚型。

3.35

急性血吸虫病  acute schistosomiasis

由于在短期内一次性感染或再感染大量血吸虫尾蚴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肝大及外周血液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3.36

慢性血吸虫病  chronic schistosomiasis

由于经常接触疫水或少量多次感染血吸虫尾蚴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急性血吸虫病未治愈者可演变为慢性血吸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可有腹痛、间歇性慢性腹泻、黏液血便、肝脾大等,轻者可无明显症状。

3.37

晚期血吸虫病  advanced schistosomiasis

由于反复或大量感染血吸虫尾蚴,未经及时、彻底的治疗,经过2~10年的病理发展过程而演变成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规则的腹痛、腹泻或大便不规则、食欲缺乏、食后上腹部饱胀感及低热、消瘦、面色萎黄等症状。

3.38

曼氏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mansoni

由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下静脉、痔静脉丛静脉血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血性腹泻、肝脾大等,一般无明显症状。

3.39

埃及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haematobium

由埃及血吸虫(Schistosoma haematobium)成虫寄生于人体膀胱静脉、骨盆静脉丛、直肠小静脉等静脉血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痛、血尿等。

3.40

湄公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mekongi

由湄公血吸虫(Schistosoma mekongi)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上静脉及门脉血管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血便等。

3.41

间插血吸虫病  schistosomiasis intercalata

由间插血吸虫(Schistosoma intercalata)成虫寄生于人体肠系膜静脉及门静脉血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粪便带血、直肠下坠感、肝脾大等。

3.42

异形吸虫病  heterophydiasis

由异形科(Heterophyidae)的一类小型吸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稀便等;虫卵随血液循环散播至心、脑等时,出现心悸、头痛等症状。

3.43

横川后殖吸虫病  metagonimiasis yokogawai

由横川后殖吸虫(Metagonimus yokogawai)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不定位腹痛、恶心、间歇性腹泻等,少量寄生时可无明显症状。

3.44

异形异形吸虫病  heterophydiasis heterophyes

由异形异形吸虫(Heterophyes heterophyes)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稀便等;虫卵随血液循环散播至心、脑等时,出现心悸、头痛等症状。轻度感染可无症状。

3.45

双腔吸虫病  dicrocoeliasis

由双腔吸虫属(Dicrocoelium)中的矛形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lanceatum)、中华双腔吸虫(Di crocoelium chinensis)、支双腔吸虫(Dicrocoelium dendriticum)等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呕吐、肝大等症状。虫卵随血液循环散播到心、脑等时,出现心悸、头痛等症状。

3.46

胰阔盘吸虫病  eurytremiasis

由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成虫寄生于人体胰管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瘦、水肿、下痢。

3.47

棘口吸虫病  echinostomiasis

由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在轻度感染者为腹痛、腹泻或其他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有厌食、下肢水肿、贫血等。

3.48

姜片虫病  fasciolopsiasis

由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不良、上腹痛、腹泻,排便量多、稀薄而臭等,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3.49

肝片吸虫病  fascioliasis hepatica

由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突发高热、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乏力、右上腹痛、贫血、黄疸及肝大等。

3.50

巨片形吸虫病  fascioliasis gigantica

由巨片形吸虫(Fasciola gigantica)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疼痛、肝大、肝区触痛等;轻度感染者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

3.51

华支睾吸虫病  clonorchiasis slnensis

由华支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成虫寄生于人体肝胆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食欲不振、乏力、上腹部不适、腹泻、腹胀、消化不良、肝大等;严重者有消瘦、贫血、肝硬化等。

3.52

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肺吸虫病  pulmonary paragonimiasis

由并殖吸虫(Paragonimus)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包括卫氏并殖吸虫病和斯氏并殖吸虫病等。主要临床表现因虫种、成虫寄生部位及童虫移行、窜扰器官与途径不同而异。

3.53

卫氏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westermani

由卫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westermani)童虫在组织器官中移行、窜扰和成虫在人体肺部定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因移行途径及侵犯器官不同而异,可有全身症状如发热、乏力、荨麻疹、腹痛、腹泻、咳嗽、胸痛、铁锈色痰、皮下包块及阵发性剧烈头痛等症状。

3.54

斯氏并殖吸虫病  paragonimiasis skrjabini

由斯氏并殖吸虫(Paragonimus skriabini)童虫在人体的皮肤和(或)内脏内移行、窜扰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型或内脏型幼虫移行症,可有低热、乏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以及游走性皮下包块、结节或咳嗽、胸腔积液、肝区疼痛、肝大等症状。

3.55

绦虫病  cestodiasis

绦虫(cestodes)成虫或幼虫寄生于人体不同的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虫种、寄生阶段和寄生部位的不同而异。

3.56

带绦虫病  taeniasis

由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肥胖带绦虫(Taenia saginata)及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不适、腹痛、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症状,但一般无明显症状。

3.57

猪带绦虫病  taeniasis solium

链状带绦虫病

猪肉绦虫病

有钩绦虫病

由链状带绦虫(Taenia solium)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隐痛、恶心、呕吐、食欲亢奋或减退、腹泻或便秘、头痛、体重减轻等症状,但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度腹部不适。

3.58

牛带绦虫病  taeniasis saginata

肥胖带绦虫病

牛肉绦虫病

无钩绦虫病

由肥胖带绦虫(Taenia s aginata)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孕节片白肛门逸出、肛门瘙痒及不适、体重减轻、腹痛、腹泻、恶心、呕吐、食欲亢奋或减退、头痛、头晕等,但一般无明显症状。

3.59

亚洲带绦虫病  taeniasis asiatica

由亚洲带绦虫(Taenia asiatica)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孕节片白肛门逸出、肛门瘙痒、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痛、头晕等,但一般无明显症状。

3.60

猪囊尾蚴病  cysticercosis celulosae

囊尾蚴病  cysticercosis

囊虫病  cysticercus disease

由链状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cysticercus cellulosae)寄生于人体皮下与肌肉、脑、眼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因囊尾蚴寄生部位和数量的不同而异,可有高热、肌肉酸痛、乏力、食欲不振、皮内结节、心悸、心慌、胸闷气短、咯逆、癫痫、头晕、头痛、颅内压增高、精神障碍等。

3.61

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

包虫病  hydatid disease;hydatidosis

由棘球属(Echinococcus)绦虫的幼虫——棘球蚴(echinococcus)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主要引起肝、肺、脑、骨等部位的病变,其主要临床表现有发热、头痛、食欲不振、腹泻、消瘦、呕吐、干咳或咳出棘球蚴碎片、少量咯血、肝区疼痛、肝区有无痛包块、胸痛、癫痫、骨折等。

3.62

细粒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 granulosis

囊型棘球蚴病  cystic echinococcosis

囊型包虫病  cystic hydatid disease

由细粒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granulosus)的幼虫——细粒棘球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与棘球蚴的寄生部位、大小、数目、机体反应及合并症有关,如有发热、食欲不振、腹泻、消瘦、肝区疼痛、肝区有无痛包块、胸痛、干咳或咳出棘球蚴碎片、少量咯血等。

3.63

多房棘球蚴病  echinococcosis multilocularis

泡型棘球蚴病  alveolar echinococcosis

泡球蚴病  alveococcosis

泡型包虫病  alveolar hydatid disease

由多房棘球绦虫(Echinococcus multilocularis)的幼虫——多房棘球蚴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有肝区疼痛、肝大、食欲不振、消化不良、黄疸、腹水、食管静脉曲张、咯血、癫痫、恶病质等。

3.64

膜壳绦虫病  hymenolepiasis

由膜壳属(Hymenolepis)绦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3.65

微小膜壳绦虫病  hymenolepiasis nana

短膜壳绦虫病

由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成虫/幼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与神经系统症状,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3.66

缩小膜壳绦虫病  hymenolepiasis diminuta

长膜壳绦虫病

由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成虫/幼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与神经系统症状,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3.67

复孔绦虫病  dipylidiasis

由犬复孔绦虫(Dipylidium caninum)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在轻度感染者可不明显,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胃肠道症状或因孕节自动从肛门逸出而引起肛门瘙痒和烦躁不安等。

3.68

迭宫绦虫病  spirometriasis

由迭宫属(Spirometra)绦虫中的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与拟曼氏迭宫绦虫(Spi rometra mansonoides)的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临床症状。

3.69

曼氏迭宫绦虫病  spirometriasis mansoni

由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轻微的胃肠道症状。

3.70

裂头蚴病  sparganosis

由迭宫属绦虫幼虫——裂头蚴(sparganum或plerocercoid)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71

曼氏裂头蚴病  sparganosis mansoni

由曼氏迭宫绦虫幼虫——曼氏裂头蚴(sparganum mansoni)寄生于人体皮下、眼、口腔、颌面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等组织、器官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异,可分为眼裂头蚴病、皮下裂头蚴病、口腔颌面部裂头蚴病、脑裂头蚴病和内脏裂头蚴病。

3.72

增殖裂头蚴病  proliferative sparganosis

由增殖迭宫绦虫(Spirometra proliferatum)的幼虫——增殖裂头蚴(sparganum proliferatum)或曼氏裂头蚴(sparganum mansoni)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分化不全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四肢广泛性肿胀、衰弱、消瘦和虚脱等。

3.73

裂头绦虫病  diphyllobothriasis

由裂头属(Diphyllobothrium)绦虫[主要为阔节裂头绦虫(Diphyllobothrium  latus)]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可偶有肠梗阻或恶性贫血等,在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3.74

瑞列绦虫病  raillietiniasis

由瑞列属(Raillietina)绦虫中的西里伯瑞列绦虫(Raillietina celebensis)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常有排节片史,偶有胃肠道症状及肛门瘙痒等;在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3.75

假裸头绦虫病  pseudanoplocephaliasis

由假裸头属(Pseudanoplocephala)绦虫中的克氏假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 crawfordi)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轻度感染者可无明显症状。

3.76

伯特绦虫病  bertielliasis

由伯特属(Bertiella)绦虫中的司氏伯特绦虫(Bertiella studeri)或短尖伯特绦虫(Bertiella mucronata)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轻度感染者常无明显临床症状。

3.77

中殖孔绦虫病  mesocestoidiasis

由中殖孔属(Mesocestoides)绦虫[主要为线中殖孔绦虫(Mesocestoides lineatus)]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3.78

细颈囊尾蚴病  cysticercosis tenuicollis

由泡状带绦虫(Taenia hydatigena)的幼虫——细颈囊尾蚴(cysticercus tenuicollis)寄生于人体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79

多头蚴病  coenurosis

由多头属(Multiceps)绦虫中的链形多头绦虫(Multiceps serialis)、多头多头绦虫(Multiceps multiceps)幼虫——多头蚴(coenurus)寄生于人体脑、眼、皮下与肌肉等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80

棘头虫病  acanthocephaliasis

棘头动物门(Acanthocephala)中的一些虫种[主要为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念珠棘头虫Moniliformis moniliformis)]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3.81

巨吻棘头虫病  macracanthorhynchiasis

由巨吻棘头属(Macracanthorhynchus)虫种[主要为猪巨吻棘头虫(Macracanthorhynchus hirudinaceus)]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可分为腹膜炎型、肠梗阻型、脓肿型和出血型等。

3.82

念珠棘头虫病  moniliformiasis

由念珠棘头虫(Moniliformis moniliformis)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常并发肠穿孔。

3.83

铁线虫病  gordiasis

由铁线虫(gordian worms,Gordiacea aquqticus或gordiids)寄生于人体胃肠道或泌尿道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与泌尿系统症状。

3.84

水蛭病  hirudiniasis

由白生生活的水蛭(leech)寄生于人体鼻咽喉部、声门下区、阴道、尿道与膀胱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瘙痒、异物感或虫爬感、间断性鼻出血、咯血、阴道或尿道出血等。

3.85

蛔虫病  ascariasis

由似蚓蛔线虫(Ascaris lumbricoides,简称人蛔虫或蛔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少数病人可出现胆道蛔虫症、蛔虫性阑尾炎、肠梗阻、肠穿孔等并发症。

3.86

弓首线虫病  toxocariasis

弓蛔虫病  toxocariasis

由弓首线虫[主要为犬弓首线虫(Toxocara canis)和猫弓首线虫(Toxocara cati)]的幼虫在人体内游移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幼虫在内脏和眼等组织、器官内移行所引起的损伤。

3.87

鞭虫病  trichuriasis

由毛首鞭形线虫(Trichuris trichiura,简称鞭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盲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及直肠脱垂等。

3.88

蛲虫病  enterobiasis

由蠕形住肠线虫(Enterobius vermicularis,简称蛲虫)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末端、盲肠和结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及肛门周围皮肤瘙痒,异位寄生时可引起阑尾及泌尿生殖系统炎症等。

3.89

钩虫病  hookworm disease

由钩虫[主要为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和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缺铁性贫血。

3.90

十二指肠钩虫病  ancylostomiasis duodenale

由十二指肠钩口线虫(Ancylostoma duodenale,简称十二指肠钩虫)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缺铁性贫血。

3.91

美洲钩虫病  necatoriasis americanus

由美洲板口线虫(Necator americanus,简称美洲钩虫)成虫寄生于在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和缺铁性贫血。

3.92

旋毛虫病  trichinellosis

由旋毛虫(Trichinella)成虫和幼虫寄生于人体小肠与骨骼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及发热、眼睑或面部水肿、肌肉疼痛、皮疹等。

3.93

丝虫病  filariasis

经吸血昆虫传播,由丝虫总科中的某些虫种(统称为丝虫,filaria)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类寄生虫病的总称。临床表现因寄生虫种和部位不同而异。

3.94

淋巴丝虫病  lymphatic filariasis

经蚊传播,由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简称马来丝虫)及帝汶布鲁线虫(Brugia timori,简称帝汶丝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象皮肿等。

3.95

班氏丝虫病  bancroftian filariasis;filariasis bancrofti

吴策线虫病  wuchereriasis

经蚊传播,由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简称班氏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浅部与深部淋巴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炎、淋巴管炎、象皮肿、乳糜尿等。

3.96

马来丝虫病  malayian filariasis; filariasis malayi

布鲁线虫病  brugiasis

经蚊传播,由马来布鲁线虫(Brugia malayi,简称马来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浅部淋巴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淋巴结炎、淋巴管炎、下肢象皮肿等。

3.97

盘尾丝虫病  onchocerciasis

河盲症  river blindness

经蚋传播,由旋盘尾线虫(Onchocerca volvulus,简称盘尾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而微丝蚴寄生于结缔组织和皮肤淋巴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盘尾丝虫型结节、皮肤损害、淋巴结炎、眼部损害及失明。

3.98

罗阿丝虫病  loaiasis

经虻传播,由罗阿罗阿线虫(Loa loa,简称罗阿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皮肤游走性肿块、眼结膜炎、眼球水肿及球结膜肉芽肿等。

3.99

恶丝虫病  dirofilariasis

经蚊传播,由恶丝虫[主要为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和匍行恶丝虫(Diroilaria repens)]幼虫游移到人体肺和皮下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哮喘、咳嗽、胸闷、胸痛、气促、低热、皮下结节等。

3.100

犬恶丝虫病  dirofilariasis immitis

经蚊传播,由犬恶丝虫(Dirofilaria immitis)幼虫游移到人体肺和皮下组织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肺部症状(哮喘、咳嗽、胸闷、胸痛、气促)或皮下结节。

3.101

匍行恶丝虫病  Dirofilariasis repens

经蚊传播,匍行恶丝虫(Dirofilaria repens)寄生于人体眼睑、结膜下、眼眶内软组织及其他部位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下结节。

3.102

粪类圆线虫病  strongyloidiasis

由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成虫寄生于人体小肠,幼虫可侵入肺、脑、肝等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机会性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风疹、肛周匍行疹;间歇性上腹疼痛、腹泻、发热、咳嗽、哮喘、咯血及头痛、头晕等。

3.103

管圆线虫病  angiostrongyliasis

由管圆线虫[主要为广州管网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和哥斯达黎加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ostaricesis)]幼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04

广州管圆线虫病    angiostrongyliasis cantonensis

由广州管圆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幼虫寄生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嗜酸粒细胞增多性脑膜脑炎或脑膜炎。

3.105

哥斯达黎加管圆线虫病  angiostrongyliasis costaricensis

腹部管圆线虫病  abdominal angiostrongyliasis

由哥斯达黎加管网线虫(Angiostrongylus costaricesis)幼虫寄生于人体肠道(主要在回盲部)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痛并可触及肿块、厌食、呕吐、便秘等。

3.106

吸吮线虫病  thelaziasis

由吸吮线虫[主要为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和加利福尼亚吸吮线虫(Thelazia californiensis)]成虫寄生于人体眼部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痒感、疼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

3.107

结膜吸吮线虫病  thelaziasis callipaeda

东方眼虫病  eastern eye worm disease

由结膜吸吮线虫(Thelazia callipaeda)成虫寄生于人体眼部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异物感、痒感、疼痛、流泪、畏光、分泌物增多等。

3.108

筒线虫病  gongylonemiasis

由美丽筒线虫(Gongylonema pulchrum)成虫寄生于人体口腔与食管等处的黏膜及黏膜下层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痒感、刺痛感、异物感或虫样蠕动感。

3.109

毛圆线虫病  trichostrongyliasis

由毛圆线虫[主要为东方毛圆线虫(Trichostrongylus orientalis)]成虫寄生于人体胃及小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严重感染者可出现贫血。

3.110

颚口线虫病  gnathostomiasis

由颚口线虫[主要为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和刚刺颚口线虫(Gnathostoma hispidium)]幼虫游移于人体皮肤、皮下组织以及深部组织器官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皮肤或内脏幼虫移行症状。

3.111

小杆线虫病  rhabdiasis

同杆线虫病  rhabditelliasis

由小杆线虫[主要为艾氏小杆线虫(Rhabditis axei)]成虫寄生于人体消化道或泌尿道而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或泌尿道刺激症状。

3.112

兽比翼线虫病  mammomonogamosis

人兽比翼线虫病  human mammomonogamosis

人比翼线虫病  human syngamiasis

比翼线虫病  syngamiasis

由兽比翼线虫[主要为喉兽比翼线虫(Mammomonogamus laryngeus)和港归兽比翼线虫(Mammornonogamus gangguiensis)]成虫寄生于人体咽喉、气管、支气管等部位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咽喉部刺激感或咳嗽、咯血及哮喘等呼吸道症状。

3.113

肾膨结线虫病  dioctophymiasis renale

由肾膨结线虫(Dioctophyma renale)成虫寄生于人体肾盂和腹腔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腰痛、肾绞痛、反复血尿、尿频等。

3.114

龙线虫病  dracunculiasis

由龙线虫属(Dracunculus)中的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和微记龙线虫(Dracunculus insignis)成虫寄生于人体皮下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15

麦地那龙线虫病  dracunculiasis medinensis

由麦地那龙线虫(Dracunculus medinensis)成虫寄生于人体皮下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荨麻疹、局部水肿、皮下肿块、皮肤水疱及破溃,可伴有发热、头晕等全身症状。

3.116

毛细线虫病  capillariasis

由毛细线虫[主要为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与菲律宾毛细线虫(Capillaria philippinensis)]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虫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17

肝毛细线虫病  hepatic capillariasis

由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成虫寄生于人体肝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肝大及嗜酸粒细胞增多。

3.118

肠毛细线虫病  intestinal capillariasis

菲律宾毛细线虫病  capillariasis filippinesis

由菲律宾毛细线虫(Capillaria filippinesis)成虫寄生于人体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腹泻和吸收不良综合征。

3.119

异尖线虫病  anisakiasis

由异尖科(Anisakidae)线虫的幼虫寄生于人体胃肠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3.120

后圆线虫病  metastrogylosis

由长后圆线虫(Metastrongylus elongates)成虫寄生于人体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道或胃肠道症状。

3.121

结节线虫病  oesphagostomiasis

由结节线虫属(Oesophagostomum)中的双叉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bifurcum)、尖形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aculeatum)、猴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apiostomum)的成虫寄生于人体结肠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右下腹疼痛伴一个或多个腹部肿块。

3.122

四棱线虫病  tetrameriasis

裂刺四棱线虫(Tetrameres fissispinus)成虫偶可寄生于人体消化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消化道症状。

3.123

血矛线虫病  haemonchosis

由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成虫咬附于人体胃黏膜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

3.124

蝇蛆病  myiasis

由蝇类幼虫寄生于人体组织或器官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因蝇种和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25

虱病  pediculosis

由虱[人虱(Pediculus humanus)与耻阴虱(Pthirus pubis)]寄生于人体体表引起的一种疾病。临床表现因虱的种类与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26

头虱病  pediculosis capitis

由寄生于人体头皮毛发覆盖部位的头虱(Pediculus capitis)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被叮咬处有红色斑丘疹,发痒、抓痕、表皮剥脱、出血、结痂,甚至化脓等。

3.127

体虱病  pediculosis humanus; pediculosis corporis

由人体虱(Pediculus humanus或Pediculus capitis)寄生于贴身衣物的缝隙、衣领和腰带处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瘙痒,被叮咬处有小红斑点,通常伴有线状抓痕,荨麻疹或浅部细菌感染。偶尔伴发疖病。

3.128

阴虱病  pediculosis pubis

由寄生于人体阴毛、腋毛和肛毛上的耻阴虱(Pthirus pubis)叮咬附近皮肤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瘙痒。

3.129

睫虱病  (pediculosis palpebrarum)

由寄生于人体睫毛上的耻阴虱(Pthirus pubis)叮咬局部皮肤而引起的一种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睑奇痒。

3.130

潜蚤病  tungiasis

由某些蚤类[主要为潜蚤属(Tunga)、蠕形蚤属(Vermipsylla)及角头蚤属(Echidnophaga)]寄生于人体皮下引起局部皮肤(常见于足底、脚趾及手指间等部位)损伤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痛痒、行走困难、伤口可发生继发感染等。

3.131

松毛虫病    dendrolimus disease;pinemoth caterpillar disease

人体皮肤直接或间接接触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毒毛或毒液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炎、骨关节炎及软组织肿块,严重者可有骨关节畸形、僵直和功能障碍。

3.132

疥疮  scabies

疥螨病

由疥螨属(Sarcoptes)虫种[主要为人疥螨(Sarcoptes scabiei)]寄生于人体皮肤角质层内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奇痒,白天较轻,夜晚加剧,睡后更甚。

3.133

螨病  acariasis

通过接触、吸入或误食,使螨类[主要为粉螨(acaridmite或flourmites)与尘螨(dustmite)]侵入人体,作为变应原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过敏性哮喘、鼻炎、皮炎或肠炎等。

3.134

肺螨病  pulmonary acariasis

粉螨(flour mites)经呼吸道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和哮喘等。

3.135

肠螨病    intestinal acariasis

粉螨(flour mites)经污染的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肠道症状。

3.136

蠕形螨病  demodicosis;demodicidosis

蠕螨病

囊螨病

毛囊虫病  demodicosis;demodicidosis

由蠕形螨属(Demodex)中的毛囊蠕形螨(Demoder folliculorum)与皮脂蠕形螨(Demodex brevis)寄生于人体皮肤毛囊和皮脂腺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毛囊炎、脂溢性皮炎、痤疮、酒渣鼻或外耳道瘙痒等。

3.137

蜱瘫痪  tick paralysis

蜱(tick)叮咬人后引起的上行性肌萎缩性瘫痪或麻痹。主要临床表现为肌肉麻痹、无力和毒血症样症状。

3.138

舌形虫病    pentastomiosis;linguatulosis;tongueworm disease

由舌形虫(pentastoma)中的锯齿舌形虫(Linguatulosis serrata)、尖吻蝮蛇舌状虫(Armillifer agkistrodontis)、串珠蛇舌状虫(Armillifer moniliformis)的幼虫、若虫或成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临床表现因舌形虫的种类与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3.139

内脏舌形虫病  visceral pentastomiosis

由舌形虫幼虫侵入人体内脏、发育为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舌形虫性肉芽肿等。

3.140    鼻咽舌形虫病  nasopharyngeal pentastomiosis

由舌形虫[主要为锯齿舌形虫(Linguatulosis serrata)]的若虫或成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鼻咽部病变为主的疾病。

6.4 4 临床表现术语

4.1

异位寄生  ectopic parasitism

有些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的现象。

4.2

异位损害  ectopic lesion

寄生虫在常见寄生部位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内寄生引起的损害。

4.3

阿米巴瘤  amoeboma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侵入结肠黏膜(主要在盲肠和升结肠)后,引起黏膜的增生性反应,由于肠壁增厚,局部形成肉芽肿包块。患者可有肠梗阻及狭窄症状,并伴有不规则腹痛、腹胀。

4.4

肠阿米巴病  intestinal amoebiasis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侵入结肠黏膜引起的阿米巴病。包括阿米巴痢疾和阿米巴瘤。

4.5

阿米巴痢疾  amoebic dysentery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侵入结肠(多寄生在盲肠、阑尾或升结肠)黏膜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血性黏液腹泻、腹痛、里急后重等。

4.6

皮肤阿米巴病  cutaneous amoebiasis

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侵犯皮肤,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肛门、会阴部以及阿米巴肝脓肿在胸、腹壁穿通部位的皮肤溃疡。

4.7

阿米巴肝脓肿  amoebic liver abscess

由位于肠黏膜下的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经血行播散至肝,引起肝细胞坏死,形成的脓肿。主要临床表现为肝大、肝区痛伴发热等。

4.8

阿米巴肺脓肿  amoebic lung abscess

阿米巴肝脓肿中的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通过横膈扩散或从肠壁病灶经血行播散至肺,形成的脓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胸痛、咳嗽、咳褐色痰伴腥臭味等。

4.9

阿米巴脑脓肿  amoebic brain abscess

阿米巴肝脓肿或肺脓肿内的溶组织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滋养体经血循环进入脑,引起的脓肿。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呕吐、眩晕和精神异常等。

4.10

原发性阿米巴脑膜脑炎  primary amoebic meningoencephalitis

由福氏耐格里阿米巴(Naegleia fowleri)通过人体鼻黏膜经筛板侵入大脑(特别是嗅叶和大脑皮质),引起的一种侵袭性、迅速致死的阿米巴病。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颈项强直、癫痫和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咳嗽、恶心、呕吐)等。

4.11

肉芽肿性阿米巴脑炎  granulomatous amoebic encephalitis

由棘阿米巴[柯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culbertsoni)、皱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rhysodes)、卡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castellaxii)、多噬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polyphaga)和狒狒巴拉姆希阿米巴(Balamuthia mandrillaris)]侵入人体肺部或皮肤,经血行播散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癫痫、颈项强直、意识障碍等,患者可因高热、脑功能退化和呼吸衰竭而死亡。

4.12

棘阿米巴角膜炎  acanthamoeba keratitis

由棘阿米巴[卡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castellaxii)、柯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culbertsoni)、多噬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polyphaga)、皱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rhysodes)、葛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griffni)和哈氏棘阿米巴(Acanthamoeba hatchetti),以卡氏棘阿米巴和多噬棘阿米巴最常见]侵入和破坏人体角膜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眼部疼痛、异物感、畏光、流泪、结膜充血和视力模糊,严重者角膜溃疡、穿孔、失明。

4.13

淋巴结型黑热病  lymph gland visceral leishmaniasis

由杜氏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donovani)无鞭毛体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多处淋巴结肿大,多见于腹股沟和股部;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4.14

黑热病后皮肤利什曼疹  post-kala-azar dermal leishmanoid

多见于黑热病患者用锑剂治疗过程中或治愈后数年发生的皮肤病变(斑疹、丘疹、结节),主要出现在面、颈、四肢或躯干部,以面、颈部多见。

4.15

黏膜皮肤利什曼病  mucocutaneous leishmaniasis

由巴西利什曼原虫复合体[包括巴西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braziliensis)、圭亚那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guyanensis)和巴拿马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 panamensis)]寄生于人体巨噬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罗蛉叮咬部位皮肤及黏膜损害(丘疹、溃疡),严重者可有唇、鼻柔软部分及软腭缺损。

4.16

锥虫下疳  trypanosomal chancre

由布氏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rhodesience)或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在舌蝇叮咬部位引起的局部皮肤红肿。

4.17

温特博特姆征  Winterbottom's sign

布氏冈比亚锥虫(Trypanosoma brucei gambiense)感染人体,引起的颈后三角区淋巴结肿大。

4.18

锥虫性巨食管  cal megaesophagus

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寄生于人体食管引起的食管肥大和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胸痛和食管反流症状等。

4.19

锥虫性巨结肠  cal megacolon

由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寄生于人体结肠引起的结肠肥大和扩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长期便秘、排便困难等。

4.20

美洲锥虫肿  chagoma

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感染人体1周~2周后,在锥蝽叮咬部位繁殖,主要引起的面部皮肤红斑和皮下结节。

4.21

罗马尼亚征  Romana's sign

克氏锥虫(Trypanosoma cruzi)侵入人体眼结膜时所出现的单侧眼睑肿胀、同侧结膜炎及耳前淋巴结炎。此为急性美洲锥虫病的典型体征。

4.22

滴虫性阴道炎  trichomonas vaginitis

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寄生于女性阴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外阴瘙痒、阴道白带增多等。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4.23

滴虫性尿道炎  trichomonas urethritis

由阴道毛滴虫(Trichomonas vaginalis)寄生于人体尿道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和尿痛等。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疾病。

4.24

脑型疟  cerebral malaria

由按蚊传播,主要由恶性疟原虫(Plasmodium falciparum)[间日疟原虫(Plasmodium vivax)偶见]寄生于人体红细胞内而导致脑部微血管栓塞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高热、抽搐、烦躁、谵妄、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4.25

婴幼儿疟疾  infantile malaria

疟原虫感染5岁以下婴幼儿后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怠倦、精神不安、拒食、嗜睡、热型不规则、高热伴惊厥或抽搐、肝脾大。脑型疟患儿常有昏迷、低血糖、肺水肿、消化道出血等,死亡率极高。

4.26

输血性疟疾  transfusion malaria

血传疟疾

感染疟原虫的供血者血液,经输血造成的他人感染。此病具有潜伏期短和无复发的特点。

4.27

先天性疟疾  congenital malaria

出生后7d内在未经按蚊叮咬或输血的情况下由母体内疟原虫感染胎儿红细胞引起的疟疾。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拒食、贫血、黄疸、脾大、昏睡等,如不及时救治常致死亡。

4.28

疟疾肾病  malarial nephropathy

患三日疟但长期未愈者的肾受累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全身性水肿、腹水、蛋白尿和高血压。

4.29

黑尿热  blackwater fever

恶性疟患者突然发生的急性血管内溶血。主要临床表现为血红蛋白尿、黄疸、贫血和高热。

4.30

幼虫移行  larval migration

有些蠕虫(如似蚓蛔线虫、十二指肠钩口线虫和美洲板口线虫等)的感染期幼虫在人体内经过血管或组织等处移行,而后到达寄生部位发育为成虫的过程。

4.31

幼虫移行症  larva migrans

某些动物的蠕虫虫卵感染人体后,虽然可以在人体肠道内孵出幼虫,但是由于人不是其正常宿主,因此不能在人体内发育为成虫。这些幼虫可在人体内长期存活并移行,由此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性病变。分为皮肤幼虫移行症和内脏幼虫移行症。

4.32

皮肤幼虫移行症  cutaneous larva migrans

有些蠕虫幼虫寄生于人体后长期在皮肤或皮下组织中移行引起的疾病。有些蠕虫[主要为巴西钩口线虫(Ancylostoma brasiliense)和犬钩口线虫(Ancylostoma canimum)等]幼虫在皮肤组织中移行时,可出现缓慢弯曲前移的线状(蛇状)丘疹;有些蠕虫[如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斯氏并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及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幼虫在皮下深部组织中移行时可引起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

4.33

内脏幼虫移行症  visceral larva migrans

由于人不是某些动物蠕虫[主要为斯氏并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弓首线虫(Toxocara)、恶丝虫(Dirofilaria)、广州管网线虫(Angiostrongylus cantonensis)及异尖线虫(Anisakis)等]的正常宿主,这些蠕虫的幼虫虽然不能发育为成虫但可在人体内脏内长期存活并移行,引起有关脏器的损害。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肺部症状、肝大、嗜酸粒细胞增多等。

4.34

游走性皮下结节  migratory subcutaneous nodule

某些动物蠕虫[主要为斯氏并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曼氏迭宫绦虫(Spirometra mansoni)及棘颚口线虫(Gnathostorna apinigerum)等]的幼虫在人体皮下寄生时引起的游走性皮下结节或包块。

4.35

匍行疹  creeping eruption

某些动物线虫[主要为巴西钩口线虫(Ancylostoma brasiliense)和棘颚口线虫(Gnathostoma spinigerum)等]幼虫在皮肤组织中长期移行时出现的弯曲前移的线状(蛇状)丘疹。

4.36

何博礼现象  Hoeppli phenomenon

日本血吸虫成熟虫卵在人体组织内大量沉积,虫卵周围出现毛蚴分泌的可溶性虫卵抗原与宿主浆细胞所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呈放射状排列的嗜伊红物质的现象,最早由何博礼提出。

4.37

肝干线型纤维化  liver pipestem fibrosis

由于血吸虫卵在肝内大量沉积,特别是在门静脉干支系的小分支静脉内以及末梢分支内,引起的门静脉干支系统周围纤维化。主要见于晚期血吸虫病患者。

4.38

尾蚴性皮炎  cercarial dermatitis

由禽类或兽类血吸虫尾蚴钻入人体皮肤引起的超敏反应。在我国引起尾蚴性皮炎的主要是寄生于鸭的多种毛毕吸虫(Trichobilharzia)和寄生于牛的东毕吸虫(Orientobilharzia)。

4.39

微丝蚴血症  microfilaremia

人体感染丝虫后无明显临床表现或仅有发热和淋巴管炎的表现,但在外周血液中可查出微丝蚴者。

4.40

丝虫热  filarial fever

人体感染丝虫后引起的畏寒、发热等症状,伴有头痛、乏力、全身不适等全身症状。

4.41

丝虫性淋巴水肿  filarial lymphedema

淋巴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管阻塞与破裂后,淋巴液积聚在皮下组织引起的压凹性水肿。

4.42

丝虫性象皮肿  filarial elephantiasis

淋巴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淋巴系统导致淋巴管阻塞与破裂后,淋巴液积聚在皮下组织,刺激纤维组织增生引起局部皮肤和皮下组织显著增厚,皮肤弹性消失、变粗、变硬而形成的病变,为非压凹性水肿。上、下肢象皮肿可见于班氏丝虫病和马来丝虫病,外生殖器象皮肿仅见于班氏丝虫病。

4.43

丝虫性乳糜尿  filarial chyluria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成虫寄生于人体主动脉前或肠干淋巴结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从小肠吸收的乳糜液经腰淋巴干反流至泌尿系统的淋巴管引起肾乳头黏膜破损而流入肾盂,由尿道排出的呈乳白色尿液。如肾乳头部位的毛细血管同时破裂可出现粉红色的乳糜血尿(chylous hematuria,hemotochyluria)。

4.44

丝虫性睾丸鞘膜积液  filarial hydrocele testis

班氏吴策线虫(Wuchereria bancrofti)成虫寄生于人体精索或睾丸淋巴管导致淋巴液回流受阻,淋巴液流入睾丸鞘膜腔内引起的积液。

4.45

热带嗜酸粒细胞增多症  tropical eosinophilia

热带肺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tropical pulmonary eosinophilia

隐性丝虫病occult filariasis

人体感染淋巴丝虫后对微丝蚴抗原引起的Ⅰ型超敏反应。主要表现为夜间阵发性咳嗽、哮喘、持续性嗜酸粒细胞高度增多和IgE水平升高。胸部X线可见中下肺弥漫性粟粒样阴影。在外周血中很难检出微丝蚴,但在肺和淋巴结的活检中可查到微丝蚴。

4.46

桑毛虫皮炎  Euproctis similis dermatitis

人体皮肤或眼睛接触桑毛虫(Eurpoctis similis)幼虫毒毛后引起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瘙痒、水肿性斑疹或斑丘疹,有时毒毛可累及眼睑、结膜和角膜,引起炎症。

4.47

隐翅虫皮炎  Paederus dermatitis

线状皮炎  dematitis linearis

季节性大疱皮炎  seasonal bullous dermatitis

人体皮肤接触隐翅虫属(Paederus)昆虫[主要为褐足隐翅虫(P.fuscipes)、圆胸隐翅虫(P. gemellius)及黑足隐翅虫(P.tamulus)等]毒液而引起的急性红斑疱疹性损害的皮肤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线状、斑片状或混合型水肿性红斑、水疱、脓疱、溃烂、皮肤瘙痒或灼痛。触及眼睑可引起眼睑炎、角膜炎、虹膜炎、眼睑水肿,严重时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

4.48

卡拉巴肿  Calabar swelling

游走性肿胀  migratory swelling

游走性肿块

由罗阿罗阿线虫(Loa loa)成虫在人体皮下组织内移行及其代谢产物引起皮下结缔组织的炎症反应。常突然发生,表现为皮肤肿块、搔痒、蚁走感或疼痛等症状,经2 d~3 d虫体离去后肿块随之消失。

4.49

异位血吸虫病  ectopic schistosomiasis

血吸虫(Schistosoma)虫卵沉积于门脉系统以外的器官或组织、或童虫在门脉系统以外寄生并发育为成虫,由此造成的损害。异位损害常见于肺和脑,临床表现因寄生部位不同而异。

4.50

河盲症  river blindness

经蚋传播,由旋盘尾丝虫(Onchocerca volvulus,简称盘尾丝虫)成虫寄生于人体皮下组织而微丝蚴寄生于结蹄组织和皮肤淋巴管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盘尾丝虫型结节、皮肤损害、淋巴结炎、眼部损害及失明。

6.5 5 检查方法术语

6.5.1 5.1  病原学检查方法

6.5.1.1 5.1.1  粪便检查

5.1.1.1

直接涂片法  direct smear method

常用的检查寄生虫病的方法,可以针对检查蠕虫卵、原虫包囊和滋养体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染色法,方法简便,可连续3次涂片,提高检出率。

5.1.1.2

集卵透明法  egg concentration-transparency method

将粪便充分搅匀后,取5g加水调成粪液,经铜丝筛过滤,用分为内袋和外袋的尼龙袋收集,用药勺刮取外袋内全部沉渣,分作涂片。覆盖经甘油孔雀绿溶液浸渍24 h的亲水玻璃纸,以载玻片压匀,室温过夜,次日镜检。

5.1.1.3

厚涂片透明法(改良加藤法)  modified Kato's thick smear

取约50 mg[已用150 μm(100目)不锈钢筛除去粪渣]粪便,置于载玻片,覆以浸透甘油孔雀绿溶液的玻璃纸片,轻压,使粪便展开(20 mm×25 mm)。置于30℃~36℃温箱中30 min后镜检。

5.1.1.4

浓聚法  concentration method

利用原虫包囊和蠕虫卵比重大,可沉积于水底或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检获包囊或虫卵的方法。

5.1.1.5

沉淀法  sedimentation method

利用原虫包囊和蠕虫卵比重大,可沉积于水底的特点,检获虫卵的方法。常用的有重力沉淀法、离心沉淀法和汞碘醛离心沉淀法。

5.1.1.6

重力沉淀法  gravity sedimentation

自然沉淀法  natural sedimentation

主要用于蠕虫卵检查。蠕虫卵比重大于水可沉淀于水底,使虫卵浓集。取粪便20 g~30 g,加水制成混悬液,用金属筛[250μm~380μm(40孔~60孔)]或2层~3层湿纱布过滤,再加清水冲洗残渣;过滤后的粪液在容器中静置25 min,倒去上层液。重新加满清水,以后每隔15 min~20 min换水1次(共3次~4次),直至上层液清晰为止。最后倒去上层液。取沉渣做涂片镜检。如检查包囊,换水间隔时间宜延长至约6h。

5.1.1.7

离心沉淀法  centrifuge sedimentation

将滤去粗渣的粪液离心(500 g)1 min~2 min,倒去上层液体,注入清水,再离心沉淀,如此反复沉淀3次~4次,直至上层液澄清为止,最后倒去上层液,取沉渣镜检。

5.1.1.8

汞碘醛离心沉淀法  merthiolate-iodine-formaldehyde centrifugation sedimentation method,MFC

本法适用于原虫包囊、滋养体及蠕虫卵和幼虫的检查。如准确称取1g粪便,即可做蠕虫卵的定量检查。取粪便1g,加适量(约10 mL)汞碘醛液,充分调匀,用2层脱脂纱布过滤,再加入乙醚4 mL,摇2 min,离心(500 g)1 min~2 min,即分成乙醚、粪渣、汞碘醛及沉淀物4层。吸弃上面3层,取沉淀镜检。

5.1.1.9

醛醚沉淀法  formalin-ether sedimentation

取粪便1 g~2 g置于小容器内,加水10 mL~20 mL调匀,将粪便混匀液经2层纱布[或150 μm(100目)金属筛网]过滤,离心(500 g)2 min;倒去上层粪液,保留沉渣,加水10 mL混匀,离心2 min;倒去上层液,加10%甲醛7 mL。5 min后加乙醚3 mL,塞紧管口并充分摇匀,取下管口塞,离心2 min;即可见管内白上而下分为4层。取管底沉渣涂片镜检。

本法不仅浓集效果好,而且不损伤包囊和虫卵的形态,易于观察和鉴定。对于含脂肪较多的粪便,本法效果优于硫酸锌浮聚法。但对布氏嗜碘阿米巴包囊、蓝氏贾第鞭毛虫包囊及微小膜壳绦虫卵等的检查效果较差。

5.1.1.10

浮聚法  flotation method

利用比重较大的液体,使原虫包囊或蠕虫卵上浮,集中于液体表面检获寄生虫的方法。常用方法有饱和盐水浮聚法、硫酸锌离心浮聚法、蔗糖溶液离心浮聚法。

5.1.1.11

饱和盐水浮聚法  brine flotation

用以检查钩虫卵效果最好,也可用于检查其他线虫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虫卵。但不适于检查吸虫卵和原虫包囊。用竹签取黄豆粒大小的粪便置于浮聚瓶中,加入少量饱和盐水调匀,再慢慢加入饱和盐水至液面略高于瓶口,以不溢出为止。此时在瓶口覆盖一载玻片,静置15 min后,将载玻片提起并迅速翻转,镜检。

5.1.1.12

硫酸锌离心浮聚法  zinc sulfate centrifuge flotation

适用于检查原虫包囊、球虫卵囊、线虫卵和微小膜壳绦虫卵。取粪便约1g,加入10倍~15倍的水,充分搅碎,按离心沉淀法过滤,反复离心(500g)3次~4次,至清水为止。最后倒去上清液,在沉淀中加入相对密度为1.18的硫酸锌(3301的溶液),调匀后再加硫酸锌溶液至距管口约1cm处,离心1 min。用金属环粘取表面的粪液置于载玻片上,加碘液1滴(查包囊),镜检。

5.1.1.13

蔗糖溶液离心浮聚法  flotation method with sucrose solution

适用于检查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取粪便约5g,加水15 mL~20 mL,以58μm(260目)尼龙袋或4层纱布过滤,取滤液离心(300g)5 min~10 min,吸弃上清液,加蔗糖溶液再离心,然后如同饱和盐水浮聚法,取其表面液镜检(高倍或油镜)。

5.1.1.14

毛蚴孵化法  miracidium hatching method

利用血吸虫卵内的毛蚴在适宜温度的清水中,可在短时间内孵出的特性而设计的方法。取粪便30 g,先经重力沉淀法浓集处理,再将粪便沉渣倒入锥形烧瓶内,加清水至瓶口,在20℃~30℃的条件下,经4 h~6 h后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结果,即可看到水面下有白色点状物作直线来往游动。

5.1.1.15

肛门拭子法  anal swab

用于检查肛周的蛲虫卵或常可在肛门附近发现带绦虫卵。常用方法有棉签拭子法和透明胶纸法。

5.1.1.16

棉签拭子法  cotton swab

先将棉签浸泡在生理盐水中,取出时挤去过多的盐水,在肛门周围擦拭,随后将棉签放入盛有饱和盐水的试管中,用力搅动,迅速提起棉签,在试管内壁挤干水分后弃去,再加饱和盐水至管口处,覆盖一载玻片,使其接触液面,5 min后取下载玻片镜检。

5.1.1.17

透明胶纸法  cellophane tape

用长约6 cm,宽约2 cm的透明胶纸胶面粘贴肛门周围的皮肤,然后将胶面平贴在载玻片上,镜检。

5.1.1.18

定量透明法  quantitative transparent method

适用于各种粪便内蠕虫卵的检查及计数。应用改良聚苯乙烯作定量板,大小为40 mm×30 mm×1.37 mm,模孔为一长圆定量板孔,大小为8 mm×4 mm,两端呈半圆形,所取的粪样平均为41.7 mg。将大小约4 cm×4 cm的150 μm(100目)尼龙网或金属筛网覆盖在粪便标本上,白筛网上用刮片刮取粪便,置定量板于载玻片上,用两指压住定量板的两端,将刮片上的粪便填满模孔,刮去多余粪便。掀起定量板,载玻片上留下一长形粪条,然后在粪条上覆盖含甘油孔雀绿溶液的玻璃纸条,展平后加压,使玻璃纸下的粪便铺成长椭圆形。经1 h~2 h透明后置镜下计数。将所得虫卵数×24,再乘上粪便性状系数,即为每克粪便虫卵数(egg per gram,EPG)。

5.1.1.19

淘虫检查法  amoylng and screening worm method

为了考核驱虫效果,常需从粪便中淘取驱除的虫体进行鉴定与计数。取患者服药后24 h~72 h的全部粪便,加水搅拌,用筛[375μm(40目)]或纱布滤出粪渣,经水反复冲洗后,倒在盛有清水的大型玻皿内。检查混杂在粪渣中的虫体时,应在玻皿下衬以黑纸。

5.1.1.20

钩蚴培养法    culture method for hookworm larvae

根据钩虫卵内幼虫在适宜条件下可在短时间内孵出而设计的方法。

加冷开水约1mL于洁净试管内(1 cm×10 cm),将滤纸剪成与试管等宽但较试管稍长的T字形纸条,用铅笔书写受检者姓名和编号于横条部分。取粪便0.2 g~0.4 g,均匀涂抹在纸条上2/3处,再将纸条插入试管,下端浸泡在水中。在20℃~30℃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期间每天沿管壁补充冷开水,以保持水面高度。3d后即可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试管底部,钩蚴在水中常作蛇行游动,虫体透明。

5.1.1.21

带绦虫孕节检查法  test for taenia proglottid

绦虫节片用清水洗净,置于两张载玻片之间,轻轻压平,对光观察内部结构,并根据子宫分支情况鉴定虫种。也可用注射器从孕节后端正中部插入子宫内徐徐注射碳素墨水或卡红,待子宫分支显现后计数。

6.5.1.2 5.1.2 血液涂片检查法

blood smear test

血液涂片检查主要是诊断疟疾、丝虫病的方法。检查疟原虫常用薄血膜和厚血膜,检查微丝蚴可用新鲜血片和厚血膜。

6.5.1.3 5.1.3  排泄物与分泌物检查

5.1.3.1

夏科—莱登结晶  Charcot-Leyden crystals

由嗜酸粒细胞裂解产物形成的双尖形、六角形或针样的结晶。常见于阿米巴痢疾患者粪便或卫氏并殖吸虫病患者的痰液或病变组织中。

5.1.3.2

肠检胶囊法  Entero-test capsule

检查贾第虫病的一种实验诊断方法。嘱患者禁食后吞入一特制的装有尼龙线的胶囊,将线的末端经胶囊一端的小孔引出,并固定在受检者的口外侧。吞下的胶囊在体内溶解后,尼龙线松开、伸展,经3 h~4 h可达十二指肠或空肠,含贾第虫滋养体的肠液即可黏附于尼龙线上,然后缓慢拉出尼龙线,取其远端的黏附物,滴在载玻片上,镜检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

6.5.1.4 5.1.4  其他器官组织检查

5.1.4.1

NNN培养液  Novy-McNeal-Nicolle medium

用于利什曼原虫的培养。配制方法:取1.4 g琼脂、0.6 g氯化钠、900 mL蒸馏水置烧瓶中加热熔化、分装,每试管30 mL。高压灭菌,待冷却后加入1 mL去纤维兔血,混匀、斜置,冷却。再加入0.5 mL洛克氏溶液,4℃冷藏。

5.1.4.2

杜氏利什曼原虫培养  culture method for Leishmania donovani

培养杜氏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的一种方法。在无菌条件下取受检者骨髓、淋巴结穿刺液或皮肤刮取物,与0.2 mL洛克液混合,迅速注入NNN培养基或Schneider培养基内,置22℃~28℃生化培养箱中培养,10 d~20 d后取试管底部混合液,涂片、镜检前鞭毛体。

5.1.4.3

利什曼素  leishmanin

在无菌条件下,取在NNN培养基中培养10 d~12 d的利什曼原虫前鞭毛体培养液,倒入离心管内,以1700g离心5 min,洗涤3次~4次,再用硫柳汞生理盐水稀释成浓度为107个/mL前鞭毛体悬液。

6.5.2 5.2  免疫学诊断技术

5.2.1

皮内试验  intradermal test;IDT

宿主在寄生虫变应原刺激后,体内产生亲细胞性抗体(IgE和IgG4)。当其与相应抗原结合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物质,引起注射抗原的局部皮肤出现皮丘及红晕,以此可判断体内是否有某种特异性抗体存在。

皮内试验用于多种蠕虫病,如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姜片吸虫病、囊尾蚴病、棘球蚴病等的辅助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本法简单、快速,尤其适用于现场应用,但假阳性率较高。

5.2.2

卡松尼皮内试验  Casoni intradermal test

卡松尼皮肤试验  Casoni skin test

卡松尼试验  Casoni test

用棘球蚴抗原进行的皮内试验,主要用于包虫病诊断的初筛。

5.2.3

利什曼素皮内试验  leishmanin;intractaneous test

蒙氏实验  Montenegro's test

将利什曼素皮内注射至受试者前臂曲侧后48 h观察结果。注射部位出现直径大于0.5 cm隆起于皮肤表面的硬结者为阳性反应。

5.2.4

免疫电泳  immunoelectrophoresis

将免疫扩散与蛋白质凝胶电泳相结合的一项技术。事先将抗原在凝胶板中电泳,之后在凝胶槽中加入相应抗体,抗原和抗体双相扩散后,在比例合适的位置,产生肉眼可见的弧形沉淀线。该法除可用于某些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外,还可用于寄生虫抗原鉴定和检测免疫血清的滴度。

5.2.5

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  indirect haemagglutination test;IHA

以红细胞作为可溶性抗原并使之致敏。致敏的红细胞与特异性抗体结合而产生凝集,即为阳性反应。

适用于寄生虫病的辅助诊断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用于诊断疟疾、阿米巴病、弓形虫病、血吸虫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和肝吸虫病等。

5.2.6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  indirect fluorescent antibody method;IFA

用荧光素标记第二抗体,可以进行多种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即可检测抗原又可检测抗体。可用于寄生虫病的快速诊断、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监测,还可用于组织切片中抗原定位以及在细胞和亚细胞水平观察和鉴定抗原、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主要用于诊断疟疾、丝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华支睾吸虫病、棘球蚴病及弓形虫病。

5.2.7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  counter-immunaoelectrophoresis;CIE

对流免疫电泳试验是以琼脂或琼脂糖凝胶为基质的一种快速、敏感的电泳技术。本法可用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阿米巴病、贾第虫病、锥虫病、棘球蚴病和旋毛虫病等的血清学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5.2.8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

该试验原理是将抗原或抗体与底物(酶)结合,使其保持免疫反应和酶的活性。把标记的抗原或抗体与包被于固相载体上的配体结合,再使之与相应的无色底物作用而显示颜色,根据显色深浅程度目测或用酶标仪测定OD值判定结果。本法可用于宿主体液、排泄物和分泌物内特异抗体或抗原的检测。已用于多种寄生虫感染的诊断和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5.2.9

免疫酶染色试验  immunoenzymic staining test;IEST

免疫酶染色试验以含寄生虫病原的组织切片、印片或培养物涂片为固相抗原,当其与待测标本中特异性抗体结合后,可再与酶标记的第二抗体反应形成酶标记免疫复合物,后者可与酶的相应底物作用而出现肉眼或光镜下可见的呈色反应。本法适用于血吸虫病、肺吸虫病、肝吸虫病、丝虫病、囊尾蚴病和弓形虫病等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5.2.10

免疫印迹试验  immunobloting technique;ELIB;Western blot

由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电转印及固相酶免疫试验三项技术结合为一体的一种特殊的分析检测技术。本法具有高度敏感性和特异性,可用于寄生虫抗原分析和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

5.2.11

弓形虫染色试验  Sabin-Feldman dye test

一种检测弓形虫感染的血清学方法。活的虫体与血清作用后,60%虫体不被亚甲蓝着色者为阳性,反之为阴性。本方法为经典的免疫学方法,其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均较好。

5.2.12

环卵沉淀试验  circumoval precipitin test;COPT

血吸虫卵内毛蚴分泌的抗原物质经卵壳微孔渗出后与待检测血清内的特异抗体结合,在虫卵周围形成镜下可见的带状或泡状免疫复合物沉淀,即为阳性反应。

5.2.13

旋毛虫环蚴沉淀实验  circumlarval precipitin test for trichina;CLPT

取50条~100条脱囊的旋毛虫活幼虫(冻干幼虫或空气干燥幼虫也可)放入待检血清中,37℃温育24 h,如1条以上幼虫体表出现泡状或袋状沉淀附着,即为阳性反应。

5.2.14

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McAb

用经特异性抗原刺激的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杂交、融合后分泌的一种单一的特异性抗体。用于寄生虫病种株分型与鉴定、虫体结构与功能分析、免疫病理研究、分析和纯化抗原以及制备保护性疫苗等。利用McAb检测循环抗原可诊断疟疾、弓形虫病、血吸虫病、肺吸虫病、棘球蚴病、丝虫病。

5.2.15

免疫扩散  immunodiffusion

在一定条件下,抗原与抗体在琼脂凝胶中相遇,在二者含量比例合适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白色沉淀。免疫扩散法除可用于某些寄生虫病的免疫诊断外,还可用于寄生虫抗原鉴定和检测免疫血清的滴度。

6.5.3 5.3 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

5.3.1

DNA探针技术  DNA probe

基因探针技术

用同位素、生物素、酶或其他半抗原标记的特定DNA片段。在其与DNA样本杂交过程中,借助上述标记物可探查出特异性或差异性DNA。目前,DNA探针已用于疟原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锥虫、巴贝虫、弓形虫、丝虫、血吸虫、棘球蚴、猪带绦虫、肝片吸虫等虫种的鉴定和相应疾病的诊断。

5.3.2

聚合酶链反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

PCR技术

在引物介导下特异性扩增DNA的一种技术。目前,PCR技术多用于寄生虫病的基因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种株鉴定、分析等领域。已应用的虫种包括利什曼原虫、疟原虫、弓形虫、阿米巴、巴贝虫、旋毛虫、锥虫、隐孢子虫、蓝氏贾第鞭毛虫、猪带绦虫和丝虫。

7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标准解读

7.1 一、标准制定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研究的深入、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不断推进以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新的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的专业名词不断出现。然而,国内对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尚无统一的标准,在各种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的教材、专著和文献中存在着不规范的表述与解释。此外,还有一些寄生虫存在同种异名。上述情况不仅影响科技信息的交流,而且影响对寄生虫病相关标准条款的正确理解以及标准的宣传和贯彻执行,导致各级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寄生虫病出现误诊误报,影响寄生虫病预防控制工作与信息管理的质量与效率。因此,有必要制订《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规定了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的定义,适用于寄生虫病诊断标准的编写与实施。该标准包括寄生虫病、临床表现、检查方法等的术语与定义。该标准将有助于各级医疗机构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对寄生虫病标准中的流行病学、临床诊断、血清学诊断、病原学诊断等相关名词术语的正确理解,为提高我国寄生虫病防治与科学研究水平奠定基础。此外,该标准对寄生虫病的相关学术论文、专著及教材质量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7.2 二、标准制定的主要方法和依据

该标准编制专家工作组认真调研了国际寄生虫病标准命名法则,学习与研究了卫生标准制订的相关文件与要求,结合新现的寄生虫病、寄生虫病诊断与防治的最新研究成果,参考了国内外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学专著、医学名词、医学寄生虫学词汇、已发布的寄生虫病标准,如《血吸虫病诊断标准》、《疟疾诊断标准》、《丝虫病诊断标准》、《包虫病诊断标准》、《黑热病诊断标准》、《广州管圆线虫病诊断标准》、《并殖吸虫病的诊断》、《旋毛虫病的诊断》等,对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进行了归纳、分析与解释,制订了《寄生虫病诊断名词术语》。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