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421—2013 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肉汤稀释法

目录

1 拼音

WS/T 421—2013 kàng jiào mǔ yàng zhēn jūn yào wù mǐn gǎn xìng shì yàn ròu tāng xī shì fǎ

2 英文参考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Broth dilution method

ICS 11.020

C 50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421—2013《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肉汤稀释法》(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Broth dilution method)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3年07月16日发布,自2013年12月01日起实施。

3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卫生部北京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继红、李若瑜、张楠、王辉、苏建荣、徐英春、胡云建、孙自镛。

抗酵母样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

肉汤稀释法

4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用经典的宏量肉汤稀释方法(Broth Macrodilution method)检测抗酵母样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的参考方法,并推荐了与本参考方法的结果具有良好一致性的微量肉汤稀释方法(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

本标准适用于酵母及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的药物敏感性试验,包括念珠菌属Candida spp.(含光滑念珠菌C. glabrata)和新生隐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ens。不适用双相真菌,如皮炎芽生菌Blastomyces dermatitidis荚膜组织胞浆菌Histoplasma capsulatum荚膜亚种。

5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抗真菌药物 antifungal agents

用于人体内对真菌具有抑制生长或杀灭作用的生物物质、半合成或合成物质,不包括消毒剂、灭菌剂和防腐剂。

2.2

最小抑菌浓度 minimal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

在琼脂或肉汤稀释法中,抗菌药物能抑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浓度。

2.3

折点 breakpoint

临床上能将真菌分为敏感、中介、耐药的特定MIC值。

折点系综合体外MIC值、PK/PD数据、临床疗效而得出,还可随环境改变而变化(如感染部位、常规药物剂量的改变、使用途径及次数的改变)。

2.4

敏感 susceptible;S

此浓度在体外检测中能抑制真菌生长,当使用推荐剂量时在临床治疗中很有可能取得成功。

2.5

中介 intermediate,I

菌株对常规用药时体液和组织中能达到的药物浓度反应率低于敏感株,和(或)不能被清楚地划分为“敏感”或“耐药”。在体外真菌可被抑制生长,此浓度临床治疗效果不肯定。如为药物聚集部位或高剂量使用,则临床治疗有效。该范围可作为一缓冲区,避免由于微小、不可控的技术因素导致严重解释偏差。

2.6

耐药 resistant;R

当使用推荐剂量时在临床治疗中很有可能失败。

2.7

剂量依赖性敏感 susceptible-dose dependent;S-DD

当使用比常规用药更高剂量或更高血药浓度时能够取得疗效。

2.8

非敏感 non-susceptible;NS

当前仅有敏感解释,但无中介或耐药解释类型的微生物,多用于仍未遇到耐药菌株的新抗菌药物。

2.9

效价 potency

抗菌药物巾具有抗菌活性的部分,通过同类标准物质测定得出。单位表示为mg/g、IU/g.或用百分比表示。

2.10

质量控制 quality control;QC

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而采取的方法或技术。

6 3 抗真菌药物

6.1 3.1 抗真菌药物标准品或参考品

抗真菌药物标准品或参考品可从药物生产厂家直接购买得到。使用有效期内的标准品,在厂家推荐的条件下贮存。当从低温下取出药物对,需恢复到室温后再开瓶。药物称量按照配制贮存液的浓度计算.浓度为检测时使用浓度的100倍。称量应在分析天平上进行,天平应定期校准。

6.2 3.2 称量药物

计算药物质量及稀释液体积见式(1)、式(2):

式中:

m——药物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ρ——药物的浓度·单位为微克每毫升(μg/mL);

τ——药物的效价。单位为微克每毫克(μg/mg):

V一一一药物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6.3 3.3 药物储存液(母液)

6.3.1 3.3.1 溶剂

溶解时,一些药物需使用非水溶剂溶解(见表1)。溶剂的信息可参考厂家说明书。溶剂包括(分析级别):二甲基亚砜(DMSO)、乙醇、聚乙二醇、羧甲基纤维素。

表1 抗真菌药物储存液使用的溶剂、稀释液和检测范围

抗真菌药物

溶剂a

稀释液

检测范围μg/mL

两性霉索B

DMSOb

培养基

0.0312~16

氟康唑

培养基

0.125~64

伊曲康唑

DMSOb

培养基

0.0156~8

表1(续)

抗真菌药物

溶剂a

稀释液

检测范围μg/mL

伏立康唑

DMSOb

培养基

0.0156~8

泊沙康唑

DMSOb

培养基

0.0156~8

氟胞嘧啶

培养基

0.125~64

卡泊芬净

培养基

0.0312~16

米卡芬净

培养基

0.0312~16

安尼芬净

DMSOb

培养基

0.0312~16

a某些溶剂存在潜在毒性,使用前应咨询制造商。

bDMSO表示二甲基亚砜。

c培养基指RPMI-1640肉汤培养基,配制见表2。

表2 RPMI-1640肉汤培养基1 L制备步骤

步骤

过程

1

10.4 g RPMI-1640肉汤干粉,34.53 g MOPSa缓冲液,溶解于900 mL蒸馏水

2

加入MOPS(终浓度为0.165 mol/L),搅拌至溶解

3

使用1 mol/L氢氧化钠调pH至7.0(25℃)

4

补水至1L

5

过滤消毒储存在4℃备用

aMOPS表示3-(N-吗啡啉)丙磺酸(3-N-morpholino propane sulfonic acid)。

6.3.2 3.3.2 过滤

通常认为储存液是无菌的,当有特殊要求时应进行膜过滤,但应避免使用纸张、石棉和玻璃滤器等具有吸附抗真菌药物的材质。

6.3.3 3.3.3 保存

储存液应分装在塑料管中密封保存在-60℃环境中,保存温度不能高于-20℃。应在从冰箱中取出的当天使用,现用现取,未用完的应丢弃。大多数药物的储存液在-60℃可保存6个月。

6.4 3.4 药物稀释液

6.4.1 3.4.1 水溶性抗真菌药物

对于溶于水的抗真菌药物,用稀释液(RPMI-1640肉汤)将100倍终浓度储存液10倍稀释,最后与菌液1:9混合,步骤见表3。

表3 水溶性抗真菌药物稀释步骤

步骤

浓度

μg/mL

来源

体积

mL

培养基

mL

中间浓度

μg/mL

终浓度1:10

μg/mL

lOg2

1

5120

储存液

1.0

7

640

64

6

2

640

步骤1

1.0

1.0

320

32

5

3

640

步骤1

1.0

3.0

160

16

4

4

160

步骤3

1.0

1.0

80

8

3

5

160

步骤3

0.5

1.5

40

4

2

6

160

步骤3

0.5

3.5

20

2

1

7

20

步骤6

1.0

1.0

10

1

0

8

20

步骤6

0.5

1.5

5

0.5

-1

9

20

步骤6

0.5

3.5

2.5

0.25

-2

10

2.5

步骤9

1.0

1.0

1.25

0.125

-3

11

2.5

步骤9

0.5

1.5

0.625

0.0625

-4

12

2.5

步骤9

0.5

3.5

0.3125

0.03125

-5

6.4.2 3.4.2 非水溶性抗真菌药物

对于不溶于水的抗真菌药物(如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伏立康唑、泊沙康唑、阿尼芬净),需先用合适的溶剂配制终浓度100倍的储存液,再用RPMI-1640肉汤10倍稀释成终浓度的10倍后,最后与菌液1:9混合,步骤见表4。

表4 非水溶性抗真菌药物稀释步骤

步骤

浓度μg/mL

来源

体积mL

溶剂(如DMSOa

mL

中间浓度μg/mL

终浓度1: 100

μg/mL

Log2

1

1600

储存液

1600μg/mL

16

4

2

1600

储存液

0.5

0.5

800

8

3

3

1600

储存液

0.5

1.5

400

4

2

4

1600

储存液

0.5

3.5

200

2

1

5

200

步骤4

0.5

0.5

100

1

0

6

200

步骤4

0.5

1.5

50

0.5

-1

7

200

步骤4

0.5

3.5

25

0.25

-2

8

25

步骤7

0.5

0.5

12.5

0.125

-3

9

25

步骤7

0.5

1.5

6.25

0.0625

-4

10

25

步骤7

0.5

3.5

3.13

0.0313

-5

aDMSO表示二甲基亚砜。

7 4 培养基

7.1 4.1 RPMI-1640肉汤培养基

推荐使用RPMI-1640肉汤培养基,若无RPMI-1640干粉,配方见附录A。

7.2 4.2 含2%葡萄糖的RPMI-1640肉汤培养基

微量肉汤稀释法推荐使用葡萄糖含量为2%的RPMI-1640肉汤培养基,配方见表5。

表5 含2%葡萄糖改良RPMI-1640肉汤培养基配方表

组分

1倍浓度

2倍浓度

蒸馏水

900 mL

900 mL

RPMI-1640干粉

10.4 g

20.8 g

MOPS

34.53 g

69.06 g

葡萄糖

18 g

36 g

7.3 4.3 特殊改良培养基

两性霉素B可使用Antibiotic Medium 3(AM3)培养基,并补充葡萄糖终浓度至2%,可提高耐药检出率,但此培养基未经标准化并存在批间差异。新生隐球菌使用Yeast Nitrogen Base可促进新生隐球菌生长,并提高抗菌药物的MIC值。

8 5 宏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步骤

8.1 5.1 菌悬液的制备

酵母样真菌应在沙氏培养基(SDA),或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 35℃培养24 h.新生隐球菌应培养48 h。挑选直径1 mm左右的几个相似菌落,用5 mL 0.85%盐水制成0.5麦氏单位菌悬液(用于对照的0.5麦氏单位硫酸钡浊度标准管配制见附录B),或使用浊度仪配制浓度为1×106CFU/mL~5×106CFU/mL菌悬液,振荡器上持续混匀15 s,再用0.85%生理盐水进行1:100倍稀释,然后用RPMI-1640肉汤进行1: 20倍稀释,得到终浓度为5×102CFU/mL~2.5×103CFU/mL。

8.2 5.2 接种

在15 min内(在4℃可延长至2 h)将0.9 mL配制好的菌悬液和0.1 mL稀释药液加入管中。对照管加入0.9 mL菌悬液和0.1 mL使用的稀释液(RPMI-1640肉汤培养基)。

8.3 5.3 培养

将培养管置于35℃温箱中培养,酵母样真菌应培养24 h~48 h,新生隐球菌则应70 h~74 h。注意培养过程中避免震摇试管。

8.4 5.4 结果判读

8.4.1 5.4.1 评分标准

判读结果时,将各浓度管内的真菌生长情况与对照管比较,通过评分得出MIC值,评分标准:

——0完全清亮;

——1轻微模糊;

——2浊度显著降低;

——3浊度轻微降低;

——4浊度没有变化。

8.4.2 5.4.2 两性霉素B

生长终点判断标准为100%抑制(评分为0,完全清亮)。

8.4.3 5.4.3 氟胞嘧啶和吡咯类

氟胞嘧啶5-Flucytosine和吡咯类azoles抗真菌药物的生长终点判读标准为抑制50%的生长(评分为2,浊度显著降低)。

8.4.4 5.4.4 棘白菌素类

棘白素类Echinocandin抗真菌药物的生长终点判读标准为50%抑制(评分为2,浊度显著降低)。

8.5 5.5 结果解释

氟康唑Fluconazole、伏立康唑Voriconazole、两性霉素B、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安尼芬净、卡泊芬净Caspofungin以及米卡芬净Micafungin结果解释见附录C。

9 6 微量肉汤稀释法操作步骤

9.1 6.1 菌悬液的制备

按5.1方法培养和制备0.5麦氏单位菌悬液,得到浓度为1×106CFU/mL~5×106CFU/mL。之后震荡混匀15 s,用含2%葡萄糖的RPMI-1640肉汤按1:10倍稀释得到1×105CFU/mL~5×105CFU/mL(2倍终浓度)菌悬液。菌悬液应在配制后30 min内完成接种。

9.2 6.2 药物稀释液

按3.3配制200倍终浓度的药物储存液。使用时按3.4将储存液1:100倍稀释。

示例:在9.9 mL 2倍终浓度的含2%葡萄糖的RPMI-1640肉汤中加入100 μL药物储存液,经100倍稀释得到2倍终浓度的工作液,详见表6。

表6 微量肉汤稀释法抗真菌药物稀释步骤(0.125μg/mL~64μg/mL)

步骤

浓度μg/mL

来源

药物溶液体积μL

溶剂体积a

μL

中间浓度μg/mL

使用2倍含2%葡萄糖RPMI-1640肉汤1: 100稀释后终浓度μg/mL

1

12800

储存液

200

0

12800

128

2

12800

储存液

100

100

6400

64

3

12800

储存液

50

150

3200

32

4

12800

储存液

50

350

1600

16

5

1600

步骤4

100

100

800

8

表6(续)

步骤

浓度

μg/mL

来源

药物溶液体积

μL

溶剂体积a

μL

中间浓度

μg/mL

使用2倍含2%葡萄糖RPMI-1640

肉汤1: 100稀释后终浓度

μg/mL

6

1600

步骤4

50

150

400

4

7

1600

步骤4

50

350

200

2

8

200

步骤7

100

100

100

1

9

200

步骤7

50

150

50

0.5

10

200

步骤7

25

175

25

0.25

a参照表1使用适合的溶剂。

9.3 6.3 接种

在96孔微孔板上,第11列作为菌株的阳性生长对照孔,只加肉汤和菌液不加药物。生长对照孔中先加100μL不含药的2%葡萄糖RPMI-1640肉汤,之后再加100μL 2倍接种量的菌悬液。第12列为无菌对照孔,只加肉汤,不加菌液和药物。

从96孔板的第1列至第10列,每孔分别加入100μL来自表6步骤1至10的2倍终浓度药物稀释液。第1列为最高浓度(64μg/mL或16μg/mL),第10列为最低浓度(0.12μg/mL或0.03μg/mL)。然后每孔加入100μL 2倍终浓度的菌悬液,最终接种量为5×104CFU/mL~2.5×105CFU/mL。

9.4 6.4 培养

将96孔微孔板在35℃±2℃培养24 h±2h。若近平滑念珠菌和季也蒙念珠菌生长不充分,继续培养12 h~24 h再观察结果。

9.5 6.5 结果判读

9.5.1 6.5.1 评分标准

判读结果时通过与生长对照孔比较观察生长抑制情况。通过0-4的评分区分孔内生长抑制情况的程度:同5.4.1。

9.5.2 6.5.2 生长终点的判断标准

两性霉素B为100%抑制(评分为0,完全清亮),氟胞嘧啶和吡咯类为50%抑制(评分为2,浊度显著降低)。

9.6 6.6 结果解释

氟康唑、伏立康唑结果解释见附录C。

9.7 6.7 低浓度接种量微量肉汤稀释法

伊曲康唑、氟胞嘧啶、安尼芬净、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培养基推荐使用RPMI-1640肉汤,接种过程按照5-1操作,得到1×103CFU/mL~5×103CFU/mL(2倍终浓度菌悬液)。接种过程按6.3操作,但最终接种量为5×102CFU/mL~2.5×103CFU/mL,结果解释见附录C。

10 7 质量控制

10.1 7.1 目的

为了保证实验人员操作和读取结果的正确性,应对试剂、环境和仪器进行质量控制。

10.2 7.2 质控菌株的保存

10.2.1 7.2.1 保存

保存时应尽可能保持菌株的稳定性,减少突变。酵母菌可在沙氏培养基或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生长后进行药敏试验。若MIC值在质控范围内,进行传代培养后用10%甘油制成菌悬液,滴1~2滴到冻存管中-70℃冻存。若短期内使用也可在沙氏培养基或蛋白胨斜面培养后2℃~8℃保存。

每次使用时,酵母菌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上35℃培养24 h,新生隐球菌培养48 h后使用,同时再进行传代过夜培养保存在2℃~8℃备用。

当使用新批次的RPMI-1640肉汤、稀释管或培养皿时,需用质控菌株进行药敏试验,检测MIC是否在控。

10.2.2 7.2.2 来源

质控菌株可从美国典型菌种收藏库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ATCC)、英国致病真菌收藏库National Collection for PathogenicFungi(NCPF)、芬兰菌种收藏库Central Bureau for Schimmelcultures(CBS)或参考实验室以及商业机构获得。

10.3 7.3 质控的频率

10.3.1 7.3.1 质控(参考)菌株的MIC范围

质控(参考)菌株对相应抗真菌药物的MIC可接受范围见表7、表8和表9,最佳质控值最好处于可接受范围的中位数水平。

表7 宏量肉汤稀释法质控菌株MIC范围(μg/mL,48 h)

菌株名称

目的

药物名称

MIC范围

μg/mL

MIC在范围内的比例

%

近平滑念珠菌

ATCC 22019

质控菌株

两性霉素B

0.25~1

99.1

氟康唑

2.8~8.0

99.1

伊曲康唑

0.06~0.25

99.0

酮康唑

0.06~0.25

99.0

5氟胞嘧啶

0.12~0.5

98.6

克柔念珠菌

ATCC6258

质控菌株

两性霉素B

0.25~2.0

99.5

氟康唑

16~64

99.1

伊曲康唑

0.12~0.5

94.0

酮康唑

0.12~0.5

100

5氟胞嘧啶

4.O~16

96.8

表7(续)

菌株名称

目的

药物名称

MIC范围

μg/mL

MIC在范围内的比例

%

白念珠菌

ATCC 90028

参考菌株

两性霉素B

0.0~2.0

91.9

氟康唑

0.25~1.0

97.3

5氟胞嘧啶

0.5~2.0

95.0

白念珠菌

ATCC 24433

参考菌株

两性霉素B

0.25~1.0

99.5

氟康唑

0.25~1.0

95.9

5氟胞嘧啶

1.0~4.0

91.9

近平滑念珠菌

ATCC 90018

参考菌株

两性霉素B

0.5~2.0

96.4

氟康唑

0.25~1.0

98.2

5氟胞嘧啶

≤0.12~0.25

99.5

热带念珠菌

ATCC 750

参考菌株

两性霉素B

0.5~2.0

93.7

氟康唑

1.0~4.0

95.5

5氟胞嘧啶

≤0.12~0.25

99.5

表8 微量肉汤稀释法质控菌株MIC范围(一)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抗菌药物

克柔念珠菌

ATCC 6258

近平滑念珠菌

ATCC 22019

白色念珠菌

F 8555

克柔念珠菌

CL3403

氟康唑

16.0~64.0

0.5~2.0

32.0~128.0

16.0~64.0

伏立康唑

0.03~0.25

0.015~0.06

0.5~2.0

0.12~0.5

表9 微量肉汤稀释法质控菌株MIC范围(二)(24 h和48 h)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菌株名称

药物名称

MIC范围

24 h

在范围内比例%

MIC范围

48 h

在范围内的比例%

近平滑念珠菌

ATCC 22019

两性霉素B

0.25~2.0

0.5

97

0.5~4.0

2.0

92

5-氟胞嘧啶

0.06~0.25

0.12

99

0.12~0.5

0.25

98

伊曲康唑

0.12~0.5

0.25

96

0.12~0.5

0.25

98

酮康唑

0.03~0.25

0.06/0.12

98

0.06~0.5

0.12

98

里氟康唑

0.016~0.12

0.06

96

0.03~0.25

0.06

98

泊沙康唑

0.06~0.25

0.12

97

0.06~0.25

0.12

99

米卡芬净

0.5~2

1

100

0.5~4

1

100

安尼芬净

0.25~2.0

1.0

95.0

0.5~2.0

1.0

95.0

卡泊芬净

0.25~1.0

0.5

96.7

0.5~4.0

1.0

92.9

表9(续)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

菌株名称

药物名称

MIC范围

24 h

在范围内比例

%

MIC范围

48 h

在范围内的比例

%

克柔念珠菌

ATCC 6258

两性霉素B

0.5~2.0

1.0

100

1.0~4.0

2.0

100

5-氟胞嘧啶

4.0~16

8.0

98

8.0~32

16

99

伊曲康唑

0.12~1.0

0.5

96

0.25~1.0

0.5

100

酮康唑

0.12~1.0

0.5

96

0.25~1.0

0.5

99

里氟康唑

0.06~0.5

0.25

93

0.25~1.0

0.5

100

泊沙康唑

0.06~0.5

0.25

100

0.12~1.0

0.5

99.6

米卡芬净

0.12~0.5

0.25

99.6

0.12~0.5

0.25

99.0

安尼芬净

0.03~0.12

0.06

97.9

0.03~0.12

0.06

97.5

卡泊芬净

0.12~1.0

0.5

98.8

0.25~1.0

0.5

97.5

10.3.2 7.3.2 检测频率

7.3.2.1 若所有参考菌株连续检测30 d,每种药的30个MIC或MEC值超出参考范围≤3个,则实验室可减少为每周质控。对于半衰期短的药物,检测周期应更短。

7.3.2.2 当更换试剂或使用新批次药物储存液或使用新批次质控菌株时,应重新评价检测系统(连续检测30 d)。

7.3.2.3 运行稳定后(30个MIC值超出参考范围≤3个)应每周进行质控。但当发现MIC值不在控时,应进行每日质控直到找到失控原因并进行纠正。判断已纠正的标准为连续5d得到的质控结果(5个MIC值)都在控。

7.3.2.4 若无法找到失控原因(5个MIC值超过1个不在控)应进行每日质控。连续检测30 d运行稳定(30个MIC值超出参考范围≤3个)后再改为每周质控。

11 附录A(规范性附录)RPMI-1640肉汤培养基配方表

RPMI-1640肉汤培养基配方表见表A.1。

表A.1 RPMI-1640肉汤培养基配方表(含谷氨酰胺和酚红,不含碳酸氢盐)

组分

水g/L

组分

水g/L

组分

水g/L

L-精氨酸

0.200

L-脯氨酸

0.020

核黄素

0.0002

L-天冬酰胺(无水)

0.050

L-丝氨酸

0.030

硫胺素HCl

0.001

L-天冬氨酸

0.020

L-苏氨酸

0.020

维生素B12

0.000005

L-胱氨酸·2HCl

0.0652

L-色氨酸

0.005

硝酸钙×H20

0.100

L-谷氨酸

0.020

L-酪氨酸·2Na

0.02883

氯化钾

0.400

L-谷氨酰胺

0.300

L-缬氨酸

0.020

硫酸镁(无水)

0.04884

甘氨酸

0.010

生物素

0.0002

氯化钠

6.000

L-组氨酸(自由基)

0.015

D-泛酸钙

0.00025

磷酸钠,二价(无水)

0.800

L-羟脯氨酸

0.020

氯化胆碱

0.003

D-葡萄糖

2.000

L-异亮氨酸

0.050

叶酸

0.001

谷胱甘肽

0.001

L-亮氨酸

0.050

肌醇

0.030

酚红,Na

0.0053

L-赖氨酸·HCl

0.040

烟酰胺

0.001

维生素B12

0.000005

L-蛋氨酸

0.015

对氨基苯甲酸

0.001

-

-

L-苯丙氨酸

0.015

毗哆醇HCl

0.001

-

-

12 附录B(规范性附录)0.5麦氏单位硫酸钡浊度标准管制备步骤

0.5麦氏单位硫酸钡浊度标准管制备步骤见表B.1。

表B.10.5麦氏单位硫酸钡浊度标准管制备步骤

步骤

过程

1

在99.5 mL 0.18 mol/L H2SO4(1%,体积分数)中加入0.5 mL 0.048 mol/L BaCl2

2

使用分光光度计调节浊度,在625 nm波长吸光度应在0.08~0.13之间

3

将4~6 mL液体分装在螺旋管中

4

室温密封避光储存

5

使用前将螺旋管内液体混匀

6

每3个月校准一次浊度

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酵母样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解释

酵母样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解释见表C.1和表C.2。

表C.1 酵母样真菌体外敏感试验结果解释(一)

折点(S≤或R>)

抗真菌药物名称

白念珠菌

热带念珠菌

近平滑念珠菌

光滑念珠菌

克柔念珠菌

氟康唑

2/4

2/4

2/4

IEa

b

伏立康唑

0.125/0.125

0.125/0.125

0.125/0.125

IEa

IEa

a治疗该菌疗效未知。

b克柔念珠菌对氟康唑天然耐药,不适用此标准。

表C.2 酵母样真菌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解释(二)

抗菌药物

敏感

(S)

剂量依赖性敏感

( S-DD)

中介

(I)

耐药

(R)

非敏感

(NS)

伊曲康唑a

≤0.125

0.25~0.5

-

≥1

-

氟胞嘧啶

≤4

-

8~16

≥32

-

安尼芬净

≤2

-

-

-

>2

卡泊芬净

≤2

-

-

-

>2

米卡芬净

≤2

-

-

-

>2

注:以上为酵母样真菌折点,若检测的MIC值处在两个浓度之间时,应报告高浓度。举例氟胞嘧啶MIC为

12.5μg/mL,则应报告为16μg/mL,判为剂量依赖性敏感(S-DD)。

a对伊曲康唑,折点适用粘膜感染,对酵母样真菌引起的深部真菌感染不适用。体外结果的敏感依赖体内应达

到的血药峰浓度。伊曲康唑血浆浓度应>0.5μg/mL。

14 参考文献

[1]  EUCAST.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Broth Dilution MICs of Antifungal Agents for Fermentative Yeasts, EUCAST document EDef 7.1,Clin Microbiol Infect.2008;14:398-405

[2]  CLSI. Reference Method for Broth Dilutio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CLSI document M27-A3,PA;CLSI.2008;4

[3]  CLSI. Reference Method for Broth Dilution Antifung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CLSI document M27-S3,PA: CLSI.2008;4

[4]  Pfaller MA,Rinaldi MG,Galgiani JN.et al. Clolaborative Investigation of Variables in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s. Antimicro Agents.1990;34:1648-1654

[5] Pfaller MA,Buschelman B,Bale MJ,et al. Multicenter Comparison of a Colorimetric Microdilution Broth Method with the Reference Macrodilution Method for in vitro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Yeast Isolates. 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1994;19:9-13

[6]  Pfaller MA.Grant C,Morthland V,et al. Comparative Evalu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for Broth Dilution Susceptibility Tesiing of Fluconazole Against Candida albicans. J Clin Microbiol.1994;32:506-509

[7]  Pfaller MA,Messer SA,Coffman S, et al. Comparison of Visual and Spectrophotometric Methods of MIC End Point Determinations using Broth Microdilution Methods to Test Five Antifungal Agents Including the New Triazole. J Clin Microbiol.1995 ; 33: 1094-1097

[8]  Lozano-Chiu M,Nelson PW,Lancaster M,et al. Variability of Antibiotic Medium 3 When Used for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Candida Isolates to Arnphotericin B. J Clin Microbiol.1997; 35:270-272

[9]  Ghannoum MA,Ibrahim AS,Fu Y,et 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 of Cryptococcus neoformans:a Microdilution Technique. J Clin Microbiol.1992;30:2881-2886

[10]  Pfaller MA,Bale M,Buschelman B,et al. Quality Control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Recommended Broth Macrodilution Testing of Amphotericin B, Fluconazole,and Flucytosine. J Clin Microbiol 1995;33:1104-1107

[11]  Rex JH,Pfaller MA,Lancaster M,et al. Quality Control Guidelines for National Committee for Clinical Laboratory Standards Recommended Broth Macrodilution Testing of Ketoconazole and Itraconazole. J Clin Microbiot 1996;34:816-817

[12] Barry AL,Pfaller MA,Brown SD,et al. Quality Control Limits for Broth Microdilution Susceptibility Tests of Ten Antifungal Agents. J Clin Microbiol.2000; 38:3457-345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