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T 107.1—2016 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 分光光度法

目录

1 拼音

WS/T 107.1—2016 niào zhōng diǎn de cè dìng dì 1bù fēn :shēn shì cuī huà fēn guāng guāng dù fǎ

2 英文参考

Determination of iodine in urine——Part l:As3+-Ce4+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y

3 标准基本信息

ICS 11.020

C 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 107.1—2016《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 分光光度法》(Determination of iodine in urine——Part l:As3+-Ce4+ catalytic spectrophotometr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于2016年04月28日发布,自2016年10月31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WS/T 107—2006。

4 前言

WS/T 107《尿中碘的测定》拟分部分发布,分为以下两个部分: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

——第2部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本部分为WS/T 107的第1部分。

本部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部分代替WS/T 107—2006《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

本部分与WS/T 107—2006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亚砷酸溶液和硫酸铈铵溶液的使用浓度,三氧化二砷使用量减少至原方法的四分之一;

——增加了直接取样消化测定300 μg/L~1200μg/L浓度范围尿碘的方法步骤;

——修改了0μg/L~300μg/L浓度范围尿碘测定方法的测定波长;

——修改、增加了方法特性、质量保证和控制要点;

——增加了附录A,其中增加了300μg/L~1200μg/L范围尿碘测定的不同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表。

本部分起草单位:福建省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天津医科大学内分泌研究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安徽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陕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张亚平、阎玉芹、刘列钧、孙毅娜、李卫东、华基礼、黄嫣红、李秀维、赵立胜。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WS/T 107—1999;

——WS/T 107—2006。

5 标准正文

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

分光光度法

警告:三氧化二砷试剂是剧毒品!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5.1 1  范围

WS/T 107的本部分规定了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尿中总碘浓度的测定。

5.2 2  原理

采用过硫酸铵溶液在100℃条件下消化尿样,利用碘对砷铈氧化还原反应的催化作用:

H3AsO3+2Ce4++H2O→H3AsO4+2Ce3++2H+

反应中黄色的Ce4+被还原成无色的Ce3+,碘含量越高,反应速度越快,所剩余的Ce4+则越少;控制反应温度和时间,比色测定体系中剩余Ce4+的吸光度值,利用碘的质量浓度与相应测得的吸光度值的对数值的线性关系计算出碘含量。

5.3 3  仪器

3.1  消化控温加热装置:恒温消解仪(孔间温差≤1℃)。

3.2  数显式分光光度计,1 cm比色杯。

3.3  超级恒温水浴:控温精度±0.3℃。

3.4  玻璃试管:15 mm×150 mm。

3.5  秒表。

5.4 4  试剂

4.1  试剂规格:除另有指明外,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试剂,实验用纯水应符合GB/T 6682二级水规格。

4.2  过硫酸铵[(NH42S2O8,Mt=228.2]。

4.3  硫酸(H2SO4,ρ20℃=1.84 g/mL),优级纯。

4.4  三氧化二砷(As2O3,Mr=197.8)。

4.5  氯化钠(NaCl,Mr=58.4),优级纯。

4.6  氢氧化钠(NaOH,Mr=40.0)。

4.7  硫酸铈铵[Ce(NH44(SO44·2H2O,Mr=632.6]或四水合硫酸铈铵[Ce(NH44(SO44·4H2O, Mr=668.6]。

4.8  碘酸钾(KIO3,Mr=214.0),基准试剂或标准物质。

5.5 5  溶液配制

5.1  过硫酸铵溶液{c[(NH42S2O8]=1.0 mol/L}:称取114.1 g过硫酸铵(4.2)溶解于约400 mL纯水后,再加纯水至500 mL,置冰箱(4℃)可保存1个月。

5.2  硫酸溶液[c(H2SO4)=2.5 mol/L]:取140 mL硫酸(4.3)缓慢加入到700 mL纯水中,边加边搅拌,冷却后用纯水稀释至1000 mL。

5.3  亚砷酸溶液[c(H3AsO3)=0.025 mol/L]:称取2.5 g三氧化二砷(4.4)、40 g氯化钠(4.5)和1.0 g氢氧化钠(4.6)置于1 L的烧杯中,加纯水约500 mL,加热至完全溶解后,冷至室温,再缓慢加入200 mL硫酸溶液(5.2),冷至室温,用纯水稀释至1000 mL,储存于棕色瓶,室温放置可保存6个月。

注:此溶液剧毒!

5.4  硫酸铈铵溶液[c(Ce4+)=0.025 mol/L]:称取15.8 g硫酸铈铵(4.7)或16.7 g四水合硫酸铈铵[Ce(NH4)4(SO4)4·4H2O]溶于700 mL硫酸溶液(5.2),用纯水稀释至1000 mL,储存于棕色瓶,室温放置可保存6个月。

5.5  碘标准储备溶液[ρ(I)=100μg/mL]:准确称取0.1686 g经105℃~110℃烘干至恒重的碘酸钾(4.8),加纯水溶解,并用纯水定容至1000 mL。储存于具塞严密的棕色瓶,置冰箱(4℃)可保存6个月。

5.6  碘标准中间溶液[ρ(I) =10μg/mL]:吸取10.00 mL碘标准储备溶液(5.5)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储存于具塞严密的棕色瓶,置冰箱(4℃)内可保存1个月。

5.7  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I[ρ(I)=0μg/L~300μg/L]:临用时吸取碘标准中间溶液(5.6)0 mL、0.50 mL、1.00 mL、1.50 mL、2.00 mL、2.50 mL、3.00 mL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系列溶液的碘浓度分别为0μg/L、50μg/L、100μg/L、150μg/L、200μg/L、250μg/L、300μg/L。5.8  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Ⅱ[ρ(I)=300μg/L~1200μg/L]:临用时吸取碘标准中间溶液(5.6)3.00 mL、4.00 mL、6.00 mL、8.00 mL、10.00 mL、12.00 mL分别置于100 mL容量瓶中,用纯水定容至刻度,此标准系列溶液的碘浓度分别为300μg/L、400μg/L、600μg/L、800μg/L、1000μg/L、1200μg/L。

5.6 6  尿样的收集、运输和保存

收集不少于5 mL尿液,置于聚乙烯塑料或玻璃试管中,严密封口以防蒸发。尿样在现场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与加碘物品接触;无需考虑特殊保存条件,在室温下可保存2周;在4℃下可保存2个月;采用聚乙烯塑料管保存样品,密封后在-20℃可保存4个月。

5.7 7  分析步骤

5.7.1 7.1  0μg/L~300μg/L浓度范围尿碘的测定

7.1.1  分别取0.25 mL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I(5.7)及尿样(取样前摇匀尿液,使沉淀物混悬;如果尿样中碘浓度超过标准曲线的碘浓度范围,则按7.2测定)各置于玻璃试管(3.4)中,各管加入1.0 mL过硫酸铵溶液(5.1),混匀后置于控温100℃的消化控温加热装置中,消化60 min,取下冷却至室温。可在20℃~35℃之间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下(室温或控温)进行7.1.2~7.1.4分析,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0.3℃。

7.1.2  各管加入2.5 mL亚砷酸溶液(5.3),充分混匀后放置15 min;注意将标准系列管按碘浓度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7.1.3  秒表计时,依顺序每管间隔相同时间(均30 s或均20 s)向各管准确加入0.30 mL硫酸铈铵溶液(5.4),立即混匀。

7.1.4  待第一管(即标准系列中300μg/L碘浓度管)的吸光度值达到0.15~0.18之间时,依顺序每管间隔同样时间(与7.1.3的间隔时间一致)于400 nm波长下,用1 cm比色杯,以纯水作参比,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砷铈反应不同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参考值参见附录A表A.1。

5.7.2 7.2  300μg/L~1200μg/L浓度范围尿碘的测定

7.2.1  分别取0.20 mL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Ⅱ(5.8)及尿样(取样前摇匀尿液,使沉淀物混悬;如果尿样的碘浓度超过标准曲线的碘浓度范围,则作适当稀释后取样)各置于玻璃试管(3.4)中,按与7.1.1的消化处理相同操作后,冷却至室温。可在20℃~30℃之间一个稳定的温度环境下(室温或控温)进行7.2.2~7.2.4分析,要求温度波动不超过±0.3℃。

7.2.2  各管加入2.5 mL亚砷酸溶液(5.3),充分混匀后放置15 min;注意将标准系列管按碘浓度由高至低顺序排列。

7.2.3  秒表计时,依顺序每管间隔相同时间(均30 s或均20 s)向各管准确加入0.50 mL硫酸铈铵溶液(5.4),立即混匀。

7.2.4  待第一管(即标准系列中1200μg/L碘浓度管)的吸光度值达到0.05~0.08之间时,依顺序每管间隔同样时间(与7.2.3的间隔时间一致)于380 nm波长下,用1 cm比色杯,以纯水作参比,测定各管的吸光度值。砷铈反应不同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参考值参见附录A表A.2。

5.8 8  分析结果计算

8.1  回归方程法:碘质量浓度c(μg/L)与吸光度值A的对数值成线性关系:见式(1),求出标准曲线的回归方程,将样品管的吸光度值代入式(1),求出所测样品中碘质量浓度,再按式(2)计算尿中碘的质量浓度。

c=a+blgA  或  c=a+b lnA…………(1)

式中:

c——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或所测样品)中碘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A——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或所测样品)测定的吸光度值;

a——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截距;

b——标准曲线回归方程的斜率。

8.2  标准曲线法:以碘标准使用系列溶液Ⅰ(5.7)或Ⅱ(5.8)的碘浓度为横坐标和吸光度值为对数纵坐标,在半对数坐标系中绘制标准曲线,以样品管的吸光度值在标准曲线上查得所测样品中碘质量浓度,再按式(2)计算尿中碘的质量浓度。

8.3  尿中碘的质量浓度,按式(2)计算:

ρ(I)=c×K    ………(2)

式中:

ρ(I)——尿中碘(I)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K——尿样稀释倍数;

c——由标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得的或由标准曲线查得的所测样品中碘的质量浓度,单位为微克每升(μg/L)。

5.9 9  方法特性

5.9.1 9.1  检出限和测定范围

本方法检出限为2μg/L(取尿样0.25 mL),可直接取样消化测定0μg/L~300μg/L低浓度范围和300μg/L~1200μg/L高浓度范围尿碘。

5.9.2 9.2  精密度

7个实验室对含碘35.6μg/L~265.5μg/L的尿样各做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5%~3.4%,平均为1.7%;对含碘330μg/L~1112μg/L的尿样各做6次重复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0.4%~2.2%,平均为1.2%。

5.9.3 9.3  准确度

8个实验室对含碘33.7μg/L~203μg/L的尿样做加标回收,加入碘标准溶液,使加标回收样品浓度增加32μg/L~150μg/L,回收率为93.0%~104.0%,平均为99.2%;对含碘312μg/L~783μg/L的尿样做加标回收,加入碘标准溶液,使加标回收样品浓度增加200μg/L~550μg/L,回收率为91.2%~103.2%,平均为98.6%。

8个实验室测定含碘73.0μg/L~212μg/L的5个尿碘标准物质,相对误差为-2.8%~3.9%;测定含碘556μg/L和883μg/L的尿碘标准物质,相对误差为-1.6%~1.5%。

在本法条件下,20 g/L NaCl,3.7 g/L HPO42-,1.3g/L NH4+,1 g/L KNO3,500 mg/L Ca2+、 Mg2+,100 mg/L SCN-,10 mg/L F-,5 mg/L Fe2+,1 mg/L Mn2+、Cu2+、Cr6+、Co2+,0.1 mg/L Hg2+,25 g/L尿素,1.5 g/L肌酐,5g/L甘氨酸,不干扰测定。

5.10 10  质量保证和控制要点

10.1  实验环境、器皿及试剂应避免碘污染。

10.2  每批样品消化、测定应同时设置标准系列。

10.3  在分析步骤7.1.2~7.1.4和7.2.2~7.2.4中,如果室温不稳定或室温较低时,应采用控温条件(使用超级恒温水浴)进行测定。

10.4  测定前应检查比色皿空白吸光度的一致性,样品皿与参比皿盛纯水在测定波长下比较,吸光度值差异不超过±0.002。

10.5  标准曲线回归方程c=a+blgA(或c=a+b lnA)的相关系数绝对值应≥0.999。

10.6  宜采用尿碘有证标准物质作为准确度控制手段。

6 附录

6.1 附录A(资料性附录)砷铈反应不同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

A.1  对0μg/L~300μg/L范围尿碘的测定,为方便操作,提供在不同温度下7.1.4中所测第一管(即标准系列中300μg/L碘浓度管)吸光度值达到0.15~0.18时砷铈反应所需时间的参考值,见表A.1。

表A.10μg/L~300μg/L范围尿碘的不同温度测定对应的反应时间

温度

反应时间

min

温度

反应时间

min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53

50

47

45

42

40

38

36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4

32

30

29

27

26

24

23

A.2  对300μg/L~1200μg/L范围尿碘的测定,为方便操作,提供在不同温度下7.2.4中所测第一管(即标准系列中1200μg/L碘浓度管)吸光度值达到0.05~0.08时砷铈反应所需时间的参考值,见表 A.2。

表A.2  300μg/L~1200μg/L范围尿碘的不同温度测定对应的反应时间

温度

反应时间

min

温度

反应时间

min

20

21

22

23

24

25

33

31

30

28

27

25

26

27

28

29

30

24

23

21

20

19

7 标准下载

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pdf

8 《尿中碘的测定 第1部分: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解读

尿碘是碘缺乏病防治监测和碘营养评价的重要指标,开展尿碘检测是碘缺乏病防治的重要工作。2006年,我国发布了《尿中碘的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方法》(WS/T 107—2006),标准规定了尿中碘含量的测定方法,为我国评价人碘营养状况的尿碘检测提供了方法依据,在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该标准方法发布后,在应用过程中,发现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1)WS/T107-2006标准方法利用碘催化砷铈反应测定尿碘,虽然其抗尿样组分干扰、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和准确度好,是检测尿碘的优良方法,但其最大的缺点是需使用剧毒的三氧化二砷配制亚砷酸溶液用于砷铈反应,而砷是危害较大的环境毒物,检测尿碘后含砷废液的排放潜在污染环境问题。

(2)WS/T 107-2006 方法检测尿碘标准曲线碘浓度范围为0~300μg/L,方法中如果尿样碘浓度超过标准曲线的300μg/L碘浓度范围,需作适当稀释后再取样测定。这样操作工作量大且需增加大量的稀释容器和器材,还增加了样品受污染的机会。

我国碘缺乏病防治监测区域广阔,开展尿碘检测的实验室很多,并且我国高碘区域多省市分布,需应对高碘地区监测及高碘尿样检测的实验室也很多。修订尿中碘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测定标准方法,较大地减少含砷剧毒试剂的用量,以减少含砷废液对环境的污染,并扩展标准方法检测尿碘的浓度范围,使标准方法能更适合于测定低碘和高碘尿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意义。

本次标准修订减少测定中三氧化二砷的使用量,且新改进法仍具良好的尿碘测定精密度和准确度;考虑到对高碘地区监测及高碘尿样检测的需要,进一步扩展现行方法的检测尿碘浓度范围,在标准方法中增加可直接取样测定高浓度范围碘的方法步骤。

新修订标准方法具有检测尿碘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线性关系和精密度与准确度好,仪器设备简单,检测费用低,试剂废液对环境污染少的特点,易于施行使用,适于普通实验室常规应用。

新修订方法与WS/T 107-2006标准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亚砷酸溶液和硫酸铈铵溶液的浓度,三氧化二砷使用量减少至原方法的四分之一。

——增加了直接取样消化测定300~1200μg/L浓度范围尿碘的方法步骤。

——修改了0~300μg/L浓度范围尿碘测定方法的测定波长。

——修改、增加了方法特性、质量保证和控制要点。

——增加了附录A,其中增加了300~1200μg/L范围尿碘测定的不同温度对应的反应时间表。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