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ézary综合征

目录

1 拼音

S ézary zōng hé zhēng

2 注解

3 疾病别名

Sézary网状细胞增生症

4 疾病分类

皮肤性病科

5 疾病概述

Sèzary综合征(SS)又名Sézary网状细胞增生症,为原发于皮肤的T细胞淋巴瘤,有人认为是MF的白血病异型。

重要病理改变:(1)与蕈样肉芽肿相似,但Pautrier微聚集更常见;(2)可有少数嗜酸性细胞或浆细胞;(3)淋巴结常受累;(4) 免疫组化:浸润细胞CD2+,CD3+,CD5+,CD45RO+,CD8-和CD30-,CD4/CD8大于10。

病理鉴别诊断:需与红皮病型蕈样肉芽肿或非肿瘤性红皮病鉴别。

临床特点:(1)男性多见,多发于50岁后;(2)无明确诱因,占皮肤淋巴瘤的8%;(3) 皮损早期似湿疹、脂浴性皮炎、银屑病等,晚期表现为红皮病;(4) 剥脱性皮炎及/或红皮病表现,剧烈瘙痒,皮肤浸润、干燥,面部水肿,掌跖角化;(5) 局部或全身浅表淋巴结肿大;(6)可累及内脏器官,如肝、脾等;(7)外周血中脑回状核的不典型T淋巴细胞,即Sézary细胞达15%以上。

6 疾病描述

本病是1938年Sézary及Bouvrain首先报告的。当时报告4例,并认为是一种新的皮肤网状细胞增生病,其特点为红皮症伴有水肿与色素沉着,在病人周围血中经常能找到特殊单一核细胞,故称之为Sézary综合征。以后陆续有不少类似病例报道,也有不同的病名,如Sézary网状细胞增生病或恶性网状细胞增生性红皮病。近年来由于免疫学的发展,证实本病是由于T淋巴细胞作淋巴瘤性增生的结果,故称之为T细胞淋巴瘤性红皮病,或T细胞红皮病。

7 症状体征

本病大部分发生于40~60岁,男女无明显差别,临床特点为泛发性红皮症,伴有水肿,特别是面部与下腿。病期稍长者则皮肤浸润肥厚。由于广泛瘙痒,故常伴有色素沉着。也可有毛发脱落、甲营养不良,浅表淋巴结肿大。皮肤浸润细胞及末梢血液中可发现Sézary细胞。临床上有些患者在红皮症发生以前,往往有局限性红斑脱屑区域,有时如湿疹状,可渐渐蔓延全身。虽然有剧痒,但一般健康情况良好,可维持数年。本病到晚期健康状况才突然下降。死亡原因或由于合并症,或发展为蕈样肉芽肿肿瘤期,或转变为霍奇金病、其它淋巴瘤或白血病。

8 疾病病因

本病的确切病因尚不明,对本病的性质,大体上可归纳为叁种认识:

(1)认为本病是独立疾病,与蕈样肉芽肿不同。Sézary本人当时即指出本病虽然在组织病理学及细胞学上与MF有很大相似之处,但本病在周围血内具有异形细胞,因此应与蕈样肉芽肿区别开来。有人认为是一种良性可逆性疾病,主要发生于外表健康的老年人,是由于迟发超敏反应的结果。但也可由其它疾病转变而来,例如异位性皮炎、接触性皮炎、药物反应及植皮反应等。仅很少数病人转变为恶性淋巴瘤。

(2)认为本病是可在各种恶性淋巴瘤中出现的一种综合征。

(3)认为属于蕈样肉芽肿的一种亚型——红皮症型,因为不论在光学显微镜下或电镜下,均不能区别皮肤内的Sézary细胞与蕈样肉芽肿细胞。

9 病理生理

1、发病机理

通过免疫学的研究,Sézary细胞已被证明为T细胞,可在试管内用PHA刺激后合成DNA。与羊红细胞形成花瓣,同时可以被特异性兔抗人γ细胞的抗血清杀死。因此Sézary细胞与蕈样肉芽肿细胞一样,均来自T细胞。免疫表型主要为CD4+。

2、病理变化

主要在真皮上部有致密浸润,除去有多少不等的Sézary细胞外,还有淋巴样细胞、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浆细胞及成纤维细胞。在真皮内的Sézary细胞与斑块期损害中所见到的蕈样肉芽肿细胞不能区别,也具有染色很深而外形不规则的核。此外,正如蕈样肉芽肿一样,表皮内也可见到Pautrier微脓肿,其中含有Sézary细胞及其它与真皮内相同的浸润细胞。

肿大的淋巴结可显示非特异性皮病性淋巴结炎。然而,有些病例的淋巴结中则可见其正常结构被Sézary细胞及淋巴样细胞所代替。

Sézary细胞可分为大小两种。血液涂片如用Wright-Giemsa染色时,大型的Sézary细胞通常大于单核细胞,直径约10~20μm。核至少占4/5,圆或卵圆形,有明显皱折,呈沟状及脑回状,染色质粗。小型者与淋巴细胞相似,直径8~11μm。胞质内往往有许多空泡,但通常不易与淋巴细胞区别。但在PAS染色时,则在核的周围可见阳性反应颗粒,排列成项链状,并且此种阳性反应颗粒,有耐淀粉酶之特点。在淋巴结的印片中,有时也可见到大小两型。但在石蜡切片中,Sézary细胞与蕈样肉芽肿细胞相似,因此很难区别。在电镜下,大型Sézary细胞的核呈匐行状、皱折状、沟状及脑回状。在核膜及整个核内有不规则分布的致密染色质颗粒。有些细胞可见清楚之核仁。胞质内可见到线粒体、核糖体及少量的内质网。也可含有糖原颗粒的聚集及散在电子致密的颗粒。而小型者则其核皱折不太明显,但仍可呈典型的沟状,因此可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细胞区别。

10 诊断检查

1、实验室检查

本病患者的周围血中,可见中度白细胞增多,通常为(10~30)×109/L。但偶有达60×109/L,甚至超过200×109/L者。异常单一核细胞,即Sézary细胞一般占白细胞总数的10%~20%以上,虽然其细胞常见大小并不一定大于中性粒细胞,但其核相当大,约占细胞的4/5,同时其形态不规则而深染。本病患者周围血中,Sézary细胞相对数字变化很大。在红皮症加重时,此种细胞增多很明显。当接受泼尼松每日30mg,苯丁酸氮芥2mg,每日2次,以及外用皮质类固醇制剂而红皮症减轻时,则可减少。周围血中除去有Sézary细胞外,血液中淋巴细胞也增多,但骨髓的有核细胞中,淋巴细胞不到50%。其它由骨髓衍生的细胞仍属正常。因此表明周围血中增多的淋巴细胞及Sézary细胞不是来自骨髓,而是髓外造血的结果。

本病需要结合临床与病理才能确定,特别是在周围血内能找到较多的有相对特征的Sézary细胞(一般应在10%以上),对诊断有一定的意义。在一些其他皮肤病患者的周围血中也能找到类似细胞,对其意义尚待进一步探讨。因此,不能单凭周围血中的细胞检查一次来确诊。在鉴别诊断方面,以往本病易误诊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及红皮症,然而前者是来自骨髓的B淋巴细胞过度增生,骨髓中80%以上为淋巴细胞,尤其是周围血中,其总数常超过100×109/L。

2、预后

早期患者如治疗合理,可以获得多年缓解。

11 治疗方案

早期一般采用对症治疗,晚期患者方考虑化疗。免疫疗法及电子束照射是目前常用方法。氮芥外用对有些病例能获得缓解。国内多采用中西两法综合治疗,中医以清热解毒与扶正培本治法为主。草药雷公藤制剂对本病有一定的近期效果。西药则多用增强细胞免疫制剂,如转移因子、胸腺因子D等。化疗以苯丁酸氮芥合并皮质类固醇治疗较佳,前者成人剂量为每日2mg,后者开始剂量每日以40mg为宜,待病情缓解后逐渐减至维持量。如单独使用皮质类固醇,每日需用50~80mg泼尼松可减轻瘙痒,但此剂量过大,容易出现副作用。如使用环磷酰胺,每日需口服2~3mg/kg,维持量为每日50~100mg。本病瘙痒是最大痛苦,如一般疗法不能控制时,电子束照射可以减轻瘙痒,全身每次照射3~4Gy,持续6星期至6个月总量可达12~18Gy。国外有人推荐光置换疗法。

12 特别提示

早期采用对症治疗,晚期方考虑化疗。还可用免疫疗法、电子束及中医中药治疗。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