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LN
摘要:
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其分子量为805kD,由一个400kD的α链和两条200kD左右的β链组成。它是构成细胞间质的一种非胶原糖,在肝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合成,与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成分。其生物功能是细胞黏着于基质的介质,并与多种基底膜成分结合,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3/2/26 23:56:51 445字 ]
相关词条:
- LN
概述: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其分子量为805kD,由一个400kD的α链和两条200kD左右的β链组成。它是构成细胞间质的一种非胶原糖,在肝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合成,与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成分。其生物功能是细胞黏着于基质的介质,并与多种基底膜成分结合,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别名:板层素;LN层粘连蛋白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层粘连蛋白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化验取材:血液层粘连蛋白的测定原理:...
- 层粘连蛋白
gzhānliándànbái英文:laminin概述: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其分子量为805kD,由一个400kD的α链和两条200kD左右的β链组成。它是构成细胞间质的一种非胶原糖,在肝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合成,与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成分。其生物功能是细胞黏着于基质的介质,并与多种基底膜成分结合,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别名:板层素;LN层粘连蛋白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层粘连蛋白分类:血液生化...
- 板层素
概述:层粘连蛋白又称板层素其分子量为805kD,由一个400kD的α链和两条200kD左右的β链组成。它是构成细胞间质的一种非胶原糖,在肝内主要由内皮细胞及贮脂细胞合成,与胶原一起构成基底膜的成分。其生物功能是细胞黏着于基质的介质,并与多种基底膜成分结合,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别名:板层素;LN层粘连蛋白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层粘连蛋白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蛋白质测定化验取材:血液层粘连蛋白的测定原理:...
- 镧系元素
15种元素是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钆(Gd)、铽(Td)、镝(Dy)、钬(H0)、铒(Er)、铥(Tm)、镱(Yb)和镥(Lu)。通常以Ln代表镧系元素(所有的或各个的)。镧系元素原子核外6s都是2个电子,次外层5d(除镧、铈、钆、镥为9个电子外)都是8个电子。从铈到镱,电子依次填入4f轨道。镧系元素原子的最外面两层电子结构相似,不同的...
- 血块收缩时间
块收缩均受影响。③严重贫血,红细胞减少,可影响结果。④要区别血块收缩和纤维蛋白溶解,后者血块边缘显得不规则,有破碎块,最后血块完全溶解消失,血细胞沉淀。(2)定量法:①刻度小试管需有清楚和准确的容量刻度。②若需作阳性对照,可在正常含血小板血浆中加入5mol/LN乙基马来酰亚胺,以抑制血小板血栓收缩蛋白的收缩作用。③其他同全血法。相关疾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无力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多发性骨髓瘤...
- 狼疮肾炎
较为突出,而易误诊或漏诊。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ystemiclupuserythematosisnephritisSLEN)和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19世纪中叶即有报道。1904年Osier第1次描述了SLE的病症,阐明和强调其为一个全身性疾病。1935年Baehr指出SLE有一系列的内脏器官受累现象,其中包括肾损...
- 血清Ⅲ型胶原蛋白
报道,血清PⅢP是反应成人肝纤维化活动的良好指标,可弥补肝活检不能动态观察等不足。肝硬化患者明显升高,但在肝硬化晚期,因Ⅲ型前胶原肽合成率降低,血清中PⅢP反而低于早期。PⅢP在区别慢性活动性肝炎与慢性迁延性肝炎有良好的帮助,慢性肝PⅢP水平明显升高,而在慢迁肝其含量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别。附注:同时联合检测HA、LN等其他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可提高肝纤维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相关疾病:肝纤维化、肝硬化...
- 基因库
频率来研究。如果我们知道特定基因型及其相应的表型之间的关系,就能将表型的频率转换成基因型的频率。现在以红细胞血型——MN血型为例。MN血型有三种:M、N和MN,这是由一个基因座上的两个等位基因LM和LN所决定的。从一个群体中采集730人的血样研究他们的血型,22人为M型,216人为MN型,492人为N血型。将每种血型的人数除以总人数得到的是血型及其相应的基因型的频率,由此可以用来描述血型M—N基因...
- 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
较为突出,而易误诊或漏诊。以肾脏损害为主要表现者,称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systemiclupuserythematosisnephritisSLEN)和狼疮肾炎(lupusnephritis,L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19世纪中叶即有报道。1904年Osier第1次描述了SLE的病症,阐明和强调其为一个全身性疾病。1935年Baehr指出SLE有一系列的内脏器官受累现象,其中包括肾损...
- 甲状旁腺素
要受血钙浓度的调节。血Ca2升高,PTH分泌减少,血Ca2降低则分泌增多。此外,血磷升高可通过降低血钙而刺激PTH分泌,降钙素大量释放也可促使PTH分泌增多。正常值正常值C-端430~1860ng/LN-端230~630ng/L。化验结果意义增高:原发性甲旁亢,继发性甲旁亢,第三性甲旁亢,假性甲旁低,异位PTH分泌,维生素D缺乏,氟中毒,假性痛风等。降低:甲旁减,甲亢,非PTH依赖性高钙血症,结节...
- 隐匿型肾炎
oteinuria)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因为微小病变性肾炎、系膜增生性肾炎、膜性肾病、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某些IgA肾病的早期、淀粉样变肾病、糖尿病肾病(DN),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狼疮性肾炎LN)以及指-骨突骨综合征。3.以无症状性血尿伴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的常见病因为多种肾小球疾病(如肾小球轻微病变、系膜增生性肾炎、局灶增生性肾炎及IgA肾病)某一阶段的早期表现。病理生理本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
- 湄公血吸虫病
类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Ⅰ型胶原纤维间叉连接牢固,构成不可逆的粗大纤维束,而Ⅲ型胶原是细小纤维,易被胶原酶降解。此外,细胞外间质中含纤连蛋白(fibronetin)与层粘连蛋白(laminin)均为非胶原糖蛋白。纤连蛋白介导成纤维细胞与胶原蛋白相结合,构成结缔组织基质,而层粘连蛋白对纤连蛋白的黏附功能有补充作用。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这是一种伴随免疫,即患...
- 恶性血管内皮细胞瘤
围可见一网状纤维环,勾画出基底膜的轮廓。甚至在内皮细胞增生的实体区,在某些单个内皮细胞的肿瘤细胞团中,也可显示致密的网状纤维网。免疫组化染色、荆豆植物血凝素1、波状纤维蛋白(Vimentin)、层粘连蛋白和其他内皮细胞标定物均阳性,但第8因子相关抗原常不同程度地阳性或阴性。诊断:根据临床分型,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即可诊断。诊断要点:1.不同性别、年龄均可发生,老年头面部多发。2.皮损为肤色或暗...
- 纤维性修复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等产生,经某些蛋白酶激活后才能具有活性。不同来源的胶原酶对不同类型胶原的降解能力不同。细胞外基质主要有两大类:①粘连蛋白如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纤维粘连蛋白除纤维母细胞外,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许多上皮细胞均可合成。间质中的纤维粘连蛋白在基质各成分之间及与细胞之间起连接作用。层粘连蛋白存在于基底膜中,由基底膜上的细胞如...
- 恶性淋巴血管肉瘤
围可见一网状纤维环,勾画出基底膜的轮廓。甚至在内皮细胞增生的实体区,在某些单个内皮细胞的肿瘤细胞团中,也可显示致密的网状纤维网。免疫组化染色、荆豆植物血凝素1、波状纤维蛋白(Vimentin)、层粘连蛋白和其他内皮细胞标定物均阳性,但第8因子相关抗原常不同程度地阳性或阴性。诊断:根据临床分型,皮损特点,结合组织病理即可诊断。诊断要点:1.不同性别、年龄均可发生,老年头面部多发。2.皮损为肤色或暗...
- 瘢痕组织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等产生,经某些蛋白酶激活后才能具有活性。不同来源的胶原酶对不同类型胶原的降解能力不同。细胞外基质主要有两大类:①粘连蛋白如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纤维粘连蛋白除纤维母细胞外,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许多上皮细胞均可合成。间质中的纤维粘连蛋白在基质各成分之间及与细胞之间起连接作用。层粘连蛋白存在于基底膜中,由基底膜上的细胞如...
- 肉芽组织
、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上皮细胞等产生,经某些蛋白酶激活后才能具有活性。不同来源的胶原酶对不同类型胶原的降解能力不同。细胞外基质主要有两大类:①粘连蛋白如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及层粘连蛋白(laminin)。纤维粘连蛋白除纤维母细胞外,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许多上皮细胞均可合成。间质中的纤维粘连蛋白在基质各成分之间及与细胞之间起连接作用。层粘连蛋白存在于基底膜中,由基底膜上的细胞如...
- 表皮溶解性大疱
解水平在基底细胞层,是基底细胞角质蛋白基因KRT5和KRTl4突变的结果。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组织松解发生在真皮表皮基底膜的透明带水平,超微结构显示半桥粒锚细丝复合体异常,其编码锚细丝蛋白·层粘连蛋白5(1aminin)的3个多肽α3、β3和γ2的基因发生特异突变。另外,在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亚型中发现编码半桥粒组成成分的基因突变,包括编码α6β4整合素β4亚单位基因的突变和编码18Ok...
- 科布内病
解水平在基底细胞层,是基底细胞角质蛋白基因KRT5和KRTl4突变的结果。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组织松解发生在真皮表皮基底膜的透明带水平,超微结构显示半桥粒锚细丝复合体异常,其编码锚细丝蛋白·层粘连蛋白5(1aminin)的3个多肽α3、β3和γ2的基因发生特异突变。另外,在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亚型中发现编码半桥粒组成成分的基因突变,包括编码α6β4整合素β4亚单位基因的突变和编码18Ok...
- 科布内氏病
解水平在基底细胞层,是基底细胞角质蛋白基因KRT5和KRTl4突变的结果。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组织松解发生在真皮表皮基底膜的透明带水平,超微结构显示半桥粒锚细丝复合体异常,其编码锚细丝蛋白·层粘连蛋白5(1aminin)的3个多肽α3、β3和γ2的基因发生特异突变。另外,在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亚型中发现编码半桥粒组成成分的基因突变,包括编码α6β4整合素β4亚单位基因的突变和编码18Ok...
- 大疱性表皮松解
解水平在基底细胞层,是基底细胞角质蛋白基因KRT5和KRTl4突变的结果。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组织松解发生在真皮表皮基底膜的透明带水平,超微结构显示半桥粒锚细丝复合体异常,其编码锚细丝蛋白·层粘连蛋白5(1aminin)的3个多肽α3、β3和γ2的基因发生特异突变。另外,在交界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的亚型中发现编码半桥粒组成成分的基因突变,包括编码α6β4整合素β4亚单位基因的突变和编码18Ok...
- 乳腺癌辅助化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巴结阳性。2.腋窝淋巴结阴性但伴有高危复发因素者:如①年龄35岁②肿瘤直径2.0cm③核分级为Ⅲ级④有脉管癌栓⑤Her-2阳性(指免疫组化3+或/和荧光原位杂交有扩增)。注:对于Her-2阳性,同时LN阳性或淋巴结阴性的T大于0.5cm的患者,建议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二)诊断依据。:根据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年)》和NCCN《乳腺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1.症状:发现乳房肿块。2.体格检...
- 肝功能损害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险回归分析法而建立,在一个复杂的方程式中采用五种最具影响力的变量,以死亡风险R的形式计算评估的存活时间S(t):S(t),在t年内的存活概率={S0(t)}exp(R-5.07),其中R=0.871ln(B)+2.53ln(A)+0.039(Y)+0.859(E)+2.38ln(PT)[B=胆红素,mg/dL;A=白蛋白,g/dL;Y=年龄,按年计算;E=水肿;PT=凝血酶原时间,秒]S0(t)从...
- GBZ/T194—2007工作场所防止职业中毒卫生工程防护措施规范
物或醇类、醋酸酯类)蒸汽,或数种刺激性气体(三氧化硫及二氧化硫及其盐类等)同时放散于空气中时,换气量按各种气体分别稀释至规定的接触限值所需空气量的总和,按式(A.2)进行计算。LT=L1+L2+Λ+Ln……………(A.2)式(A.2)中:LT——换气量总和(m3/h);L1,L2,Λ,Ln——有毒有害物质各自所需的换气量(m/h)。A.3除上述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蒸汽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同时放散于...
- 抗双链DNA抗体
DNA分子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炎症系统如补体活化途径,导致组织损伤。也有人认为,致病性抗DNA抗体在肾脏中的沉积并非只取决于抗DNA抗体与DNA的结合,而是通过与基底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层粘连蛋白(laminin)、心磷脂等非DNA抗原的交叉反应或静电引力作用固定于肾脏,诱导炎症反应。抗DNA自身抗体中有的有致病性,有的没有致病性。致病性的抗DNA抗体具有以下特性:亲和性高,能与补体结合...
- anti-dsDNA
DNA分子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炎症系统如补体活化途径,导致组织损伤。也有人认为,致病性抗DNA抗体在肾脏中的沉积并非只取决于抗DNA抗体与DNA的结合,而是通过与基底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层粘连蛋白(laminin)、心磷脂等非DNA抗原的交叉反应或静电引力作用固定于肾脏,诱导炎症反应。抗DNA自身抗体中有的有致病性,有的没有致病性。致病性的抗DNA抗体具有以下特性:亲和性高,能与补体结合...
- 抗-ds-DNA
DNA分子反应,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炎症系统如补体活化途径,导致组织损伤。也有人认为,致病性抗DNA抗体在肾脏中的沉积并非只取决于抗DNA抗体与DNA的结合,而是通过与基底膜上硫酸乙酰肝素、层粘连蛋白(laminin)、心磷脂等非DNA抗原的交叉反应或静电引力作用固定于肾脏,诱导炎症反应。抗DNA自身抗体中有的有致病性,有的没有致病性。致病性的抗DNA抗体具有以下特性:亲和性高,能与补体结合...
- 再生
增生形成突起的幼芽,随着内皮细胞向前移动及后续细胞的增生而形成一条细胞索,数小时后便可出现管腔,形成新生的毛细血管,进而彼此吻合构成毛细血管网(图2)。增生的内皮细胞分化成熟时还分泌IV型胶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形成基底膜的基板。纤维母细胞分泌Ⅲ型胶原及基质,组成基底膜的网板,本身则成为周细胞(即血管外膜细胞)。至此毛细血管的结构逐告完成。新生的毛细血管基底膜不完整,内皮细胞间空隙较多较...
- 抗核抗体(ANA)或抗核因子(ANF)
pattern):核呈弥漫性荧光,核仁区不着色。一般认为是抗组蛋白抗体、抗双链DNA(抗ds-DNA)与相应核抗原结合所引起。(2)周边型(peripheralpattern):由针对膜孔复合物和板层素(lamins)的抗核抗体引起;陈永铭(EngMingTan)未介绍此型荧光图谱;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文献普遍认为,周边型荧光主要由抗ds-DNA和较少由抗单链DNA(抗ss-DNA)、抗组蛋白...
- 症状性卟啉病
病理:大疱位于表皮下,真皮有少量炎症细胞,弹力纤维变性,真皮乳头血管和表皮真皮交界处有PAS阳性而耐淀粉酶的物质沉积。大疱上方的表皮内能发现一种嗜伊红小体,呈节段性均质状,PAS阳性并有Ⅳ型胶原和板层素成分,线状排列称为毛虫小体(caterpillarbody),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和血管壁可见IgG及C3线状沉积。肝脏铁质沉着,可见肝硬化的组织病理变化。...
- 土耳其卟啉病
病理:大疱位于表皮下,真皮有少量炎症细胞,弹力纤维变性,真皮乳头血管和表皮真皮交界处有PAS阳性而耐淀粉酶的物质沉积。大疱上方的表皮内能发现一种嗜伊红小体,呈节段性均质状,PAS阳性并有Ⅳ型胶原和板层素成分,线状排列称为毛虫小体(caterpillarbody),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和血管壁可见IgG及C3线状沉积。肝脏铁质沉着,可见肝硬化的组织病理变化。...
-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
病理:大疱位于表皮下,真皮有少量炎症细胞,弹力纤维变性,真皮乳头血管和表皮真皮交界处有PAS阳性而耐淀粉酶的物质沉积。大疱上方的表皮内能发现一种嗜伊红小体,呈节段性均质状,PAS阳性并有Ⅳ型胶原和板层素成分,线状排列称为毛虫小体(caterpillarbody),对本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特异性。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在表皮真皮交界处和血管壁可见IgG及C3线状沉积。肝脏铁质沉着,可见肝硬化的组织病理变化。...
- 肝纤维化
er细胞的功能;防止自由基的产生,减轻脂质过氧化;稳定肝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增加肝脏药酶及防止Ca++内流等。在实验性肝纤维化、肝硬化观察到丹参能降低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减少动物肝内胶原蛋白含量及Fn、Ln的产生。王玉润、刘平、刘成等用桃仁提取物合并虫草菌丝治疗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以PⅢP、血、尿羟脯氨酸、肝组织胶原酶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表明在病原(即血吸虫)得到治疗后,本治疗对肝纤维化患者肝内胶原分解...
- 日本血吸虫病
型主要是Ⅰ、Ⅲ型。晚期血吸虫病肝内胶原以Ⅰ型为主。Ⅰ型胶原纤维间叉连接牢固,构成不可逆的粗大纤维束,而Ⅲ型胶原是细小纤维,易被胶原酶降解。此外,细胞外间质中含纤连蛋白(fibronectin)与层粘连蛋白(1aminin)均为非胶原糖蛋白。纤连蛋白介导成纤维细胞与胶原蛋白相结合,构成结缔组织基质,而层粘连蛋白对纤连蛋白的黏附功能有补充作用。人体感染血吸虫后可获得部分免疫力。这是一种伴随免疫,即患...
- 枳实导滞丸
有保护作用,且具有显著的利尿作用,所以能治疗“小便短赤”。君药大黄可抑制人肾成纤维细胞的分裂增殖,大黄素通过促进细胞凋亡、抑制DNA合成酶及延缓细胞周期来抑制肾纤维母细胞的增殖,可以减轻狼疮性肾炎(LN)肾间质纤维病变,改善LN预后;大黄素还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的生长,抑制肾小球细胞从G1期进入S期,从而改善增殖性肾炎系膜区基质的堆积;大黄还能抑制糖尿病初期的肾脏肥大;大黄素、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对...
- PCR实验技术
l时,扩增往往不能成功。若不能避开这一区域时,用7-deaza-2′-脱氧GTP取代dGTP对扩增的成功是有帮助的。3.长度寡核苷酸引物长度为15~30bp,一般为20~27mer。引物的有效长度:Ln=2(G+C)+(A+T+,Ln值不能大于38,因为38时,最适延伸温度会超过Taq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74℃),不能保证产物的特异性。4.G+C含量G+C含量一般为40%~60%。其Tm值是寡...
- 乙肝两对半
明显相关。正常值<120ug/L。2.IV-C(IV型胶原):为构成基底膜主要成份,反映基底膜胶原的更新率,含量增高可较灵敏反映出肝纤过程,是肝纤的早期标志之一。正常值<75ug/L。3.LN(层粘连蛋白):为基底膜中特有的非胶原性结构蛋白,与肝纤维化活动程度及门静脉压力呈正相关。正常值<130ug/ml。4.HA(透明质酸酶):为基质成分之一,由间质细胞合成,可较准确灵敏地反映肝内已生成的纤维...
- 肝硬化
维化系指肝细胞外的间质细胞(贮脂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免疫效应细胞等)增生和细胞外间质成分生成过多、降解减少,致在肝内大量沉积。细胞外间质包括胶原(Ⅰ、Ⅲ、Ⅳ、Ⅴ、Ⅵ型)、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蛋白多糖(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透明质酸)3类大分子组成,分布于肝脏间质、肝细胞及血管的基底膜。Ⅰ、Ⅲ型胶原分布于汇管区,Ⅳ型位于小叶血管、胆管的基底膜、Ⅴ型位于肝血窦周围和门脉区;纤维连...
- 肝硬变
维化系指肝细胞外的间质细胞(贮脂细胞、成纤维细胞、炎性免疫效应细胞等)增生和细胞外间质成分生成过多、降解减少,致在肝内大量沉积。细胞外间质包括胶原(Ⅰ、Ⅲ、Ⅳ、Ⅴ、Ⅵ型)、糖蛋白(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蛋白多糖(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透明质酸)3类大分子组成,分布于肝脏间质、肝细胞及血管的基底膜。Ⅰ、Ⅲ型胶原分布于汇管区,Ⅳ型位于小叶血管、胆管的基底膜、Ⅴ型位于肝血窦周围和门脉区;纤维连...
- 老年人糖尿病肾病
GF-β特异性受体。TGF-β通过以下途径调节肾小球细胞外间质的合成和降解等:①刺激细胞外间质成分的产生,已证实TGF-β几乎增加系膜细胞所有细胞外基质成分,如胶原蛋白Ⅰ、Ⅲ、Ⅳ、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laminin)、蛋白多糖及decorin等mRNA表达、合成和分泌;对肾小球上皮细胞,TGF-β亦可使纤维连接蛋白、蛋白多糖、decorin及胶原蛋白合成增加。②抑制细胞外降解酶的合成和活性...
- 放射性药品检定法
05mg/cm3)之和。吸收曲线近似直线。选择20mg/cm2或20mg/cm2以上两种不同的总吸收片厚度值,均应落在吸收曲线的直线部分。照下列公式计算质量吸收系数:1N[t1]μ=────────ln(───)t[2]-t[1]N[t2]式中t[1]、t[2]分别为较薄和较厚总吸收厚度,以mg/cm2表示;N[t1]、N[t2]分别为t[1]和t[2]吸收层相对应的净β计数率。以上计算结果应与纯...
- 肿瘤
存在于基质中的其配体的结合来实现的。癌细胞的ECM主要成成分——基底膜的侵袭是一主动过程,可分为三个步骤:①癌细胞附着于基底膜(attachment):正常上皮细胞具有的一种整合素——层粘连蛋白(laminin,LN)的受体,只分布在细胞的基底面,能与基底膜的LN分子结合而使上皮细胞附着。而癌细胞则有更多的LN受体,分布于癌细胞的整个表面,使癌细胞更容易与基底膜粘附。例如已发现,人的侵润性乳腺癌细...
- 急性炎症
死,继而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以后粒细胞崩解释出酶将坏死组织液化,形成含有脓液的空腔。金黄色葡萄球菌还产生血浆凝固酶,能使渗出的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素,因而病变比较局限。最近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有层粘连蛋白受体,因而容易通过血管壁并引起转移性脓肿。小脓肿可以吸收消散,较大脓肿则由于脓液过多,吸收困难,需要切开排脓或穿刺抽脓,而后由肉芽组织修复,形成瘢痕。疖是毛囊、皮脂腺及其附近组织所发生的脓肿。疖...
- 膜性肾病
受体。实验动物SD大鼠细胞表面存在致膜性肾病的有关抗原;肾小球上皮细胞对基底膜合成与修复有重要作用;细胞培养证明足突细胞可以合成Ⅳ胶原、纤维结合素等基质成分。动物模型及临床研究均提示在膜性肾病中层粘连蛋白、硫酸肝素蛋白多糖、Ⅳ胶原等基质合成增多。这些经TGF-β2介导的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变化,是导致基底膜增厚的原因之一。诊断检查诊断:MN患者起病隐匿,常表现为典型的肾病综合征,可伴有高血压或镜下血...
- 医疗机构临床检验项目目录(2013年版)
蛋白(RBP)测定淀粉样蛋白测定(SAA)阿尔茨海默相关神经丝蛋白(AD7C-NTP)检测脑脊液寡克隆蛋白测定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肝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肠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测定血红蛋白A2测定层粘连蛋白(LN)测定糖缺失性转铁蛋白(CDT)检测触珠蛋白测定酸性糖蛋白测定α1-酸性糖蛋白测定2.糖及其代谢物测定:葡萄糖(Glu)测定糖化血清蛋白(GSP)测定糖化白蛋白(GA)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
- 2010年版药典二部附录XIX
试验应考察3批以上、每批6片(粒)产品批与批之间体外药物释放度的重现性,并考察同批产品6片(粒)体外药物释放度的均一性。6.释药模型的拟合缓释制剂的释药数据可用一级方程和Higuchi方程等拟合,即ln(1-Mt/M∞)=-kt(一级方程)Mt/M∞=kt1/2(Higuchi方程)控释制剂的释药数据可用零级方程拟合,即Mt/M∞=kt(零级方程)以上式中,Mt为t时间的累积释放量;M∞为∞时累积...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