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M

目录

1 注解

血清中免疫球蛋白M(IgM)是由5个单体通过一个J链和二硫键连接成五聚体,分子量最大,为970kD,沉降系数为19S,称为巨球蛋白(macroglobulin)。在分子结构上IgM无铰链区,Cμ2可能替代了铰链区的功能。在生物进化过程中IgM是最早出现的免疫球蛋白,如八目鳗可产生IgM。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无论是B细胞膜表面Ig(SmIg),还是合成分泌到血清中的Ig,IgM都是最早出现的Ig,在胚胎发育晚期的胎儿即有能力产生IgM。在抗原刺激诱导体液免疫应答过程中,一般IgM也最先产生。IgM在正常人血清中平均浓度为60~180mg%,占血清总Ig的5%~10%。由于IgM在免疫应答早期产生,并在补体参与下的溶血作用比IgG强500倍以上,而且活化补体后通过C3B、C4b等片段发挥调理作用,因此IgM在机体的早期免疫防护中占有重要地位。天然的血型抗体(凝集素)为IgM,血型不符的输血,易发生严重的溶血反应。IgM不能过胎盘,脐血中如出现针对某种病原微生物的IgM,表示胚胎期有相应病原微生物如梅毒螺旋体、风疹或巨细胞毒等感染,称为胚胎感染或垂直感染。正常人血清中也含有产量单体IgM。

膜表面IgM是B细胞识别抗原受体中一种主要的SmIg。成熟B细胞有SmIgD,在正常人B细胞库(Bcell repretorire)中SmIgM+B细胞约占80%。在记忆B细胞中SmIgM逐渐消失,被SmIgG、SmIgA或SmIgE所替代。

IgM主要存在于血管中,对防止菌血症起主要作用。一个IgM分子由5个单体通过J链连接成五聚体。这种结构使IgM具有较多的抗原结合价,可以同时和数个靶细胞结合。因此,IgM在机体抗感染免疫中起主力抗体的作用。IgM的抗菌作用比IgG高1000倍。在种系发育过程中,IgM是最先出现的免疫球蛋白。胎儿大约在胚胎期第20周即能合成IgM。因母体的IgM不能通过胎盘,如果胎儿或新生儿血液中出现IgM时,即表示已发生过宫内感染。1周岁以上的小儿,血清中IgM即达到成人水平。天然抗体多为IgM。冷凝素、类风湿因子等,都是IgM。

2 化验

2.1 英文名

IgM

2.2 别名

血清免疫球蛋白M,IgM

2.3 正常值

免疫比浊法、放射免疫扩散法(RID法): 脐带: 40~240mg/L (4~24mg/dl) 新生儿: 50~300mg/L (5~30mg/dl) 0.5~6个月:150~1090mg/L (15~109mg/dl) 6个月~2岁:430~2390mg/L (43~239mg/dl) 2~6岁: 500~1990mg/L (50~199mg/dl) 6~12岁: 500~2600mg/L (50~260mg/dl) 12~16岁: 450~2400mg/L (45~240mg/dl) 成人: 400~3450mg/L (40~345mg/dl) 注:正常值因标准品制备而变化。

2.4 化验结果意义

(1)升高:巨球蛋白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急、慢性肝病(病毒性肝炎、胆汁性肝硬化、隐匿性肝硬化、恶性肿瘤、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梅毒、黑热病、锥虫病、伤寒、弓形体病、乙型脑炎、单核细胞性白血病、霍奇金病等。脐带血IgM升高: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单纯疱疹、弓形体等宫内感染等。

(2)降低:原发性无丙种球蛋白血症、非IgA和IgG型多发性骨髓瘤、霍奇金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蛋白丧失性胃肠病等。

2.5 化验取材

血液

2.6 化验方法

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2.7 化验类别

免疫学检查、血清免疫球蛋白测定

2.8 参考资料

《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