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D

目录

1 英文参考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

isocitric dehydrogenase

2 国际疾病分类法的缩写

ICD为国际疾病分类法(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diseases)的缩写。

2.1 历史沿革

1853年,法国巴黎的医学统计学家耶克.贝蒂荣(Jacques Bertillon)提出疾病死亡原因统计分类法,受到政府与公共卫生行政部门的重视,在进50年中几经修订,逐步推广使用,它便是当今国际疾病分类法的第一版。此后,在1900年、1920年、1929年、1938年的巴黎国际统计学会议上被命名为“国际死因分类法(international list of causes of death)”的第2~5版,简称ICD系统。

1948年,世纪卫生组织(WHO)接管后更名为“国际疾病、外伤与死因统计分类法”第六版,首次成为一个综合性的疾病分类法,同时包括了精神疾病分类法。

1957年,公布了ICD-7。到1959年官方使用ICD的国家有英国、芬兰、新西兰、秘鲁和泰国。

1966年,公布了ICD-8。两年后逐步推广使用,英国、法国、德国、斯堪的纳维亚国家都予以接受。ICD-8中队全部疾病都添加了描述性定义,对诊断名词做出了界定与解释,并且列出同义的其他诊断名词,确定包括不包括,这是一大进步。

1975年,WHO公布了ICD-9,与ICD-8大致相同。

目前仍在使用的ICD-10是于1992年正式公布。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四易其稿,终于在1992~1994年先后完成并出版了《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简称ICD-10)的三卷书。ICD-10的特变是每个疾病的论断都列出了诊断指标与鉴别诊断要点,其诊断指标与分类方法明显受到DSM-Ⅲ的影响,但又保持了自己的某些特色。ICD-10于1993年1月1日起生效。世界卫生组织1997年报告世界上已有38个国家使用或计划使用ICD-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ICD-10的使用将不再以10年为修订期限,希望能使用20年或更长时间。

2.2 版本

每10年左右改版一次,ICD目前最新版本是ICD-10,出版于1992年。

得到广泛使用的是1975年出版的第9版,称为ICD-9。

1979年美国国家健康统计中心出版了ICD-9的临床修订版 ICD-9 CM。

其欧洲版为HCIMO(ClassificationInternationale des Maladies et operations, adeptation hospitaliere)。

2.3 结构

2.3.1 分类上:典型的线分类法

疾病按其共有特点分到各类,这些特点可以是病因(如感染性疾病),可以是解剖部位(如心血管或呼吸疾病)或特定的病理过程(如肿瘤疾病)。

每一类又按照等级分类体系进一步细分。

ICD-9的类目:

I.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

II.Neoplasms

III.Endocrine,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and immunity   disorders

IV.Diseases of the blood and blood-forming organs

V.Mental disorders

VI.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and sense organs

VII.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VIII. 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IX.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X.Diseases of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XI.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the puerperium

XII.Diseases of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XIII.Disease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XIV.Congenital anomalies

XV.Certain conditions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XVI. Symptoms,signs and ill-defined conditions

XVII. Injury and poisoning Supplementary Classifications

E. External causes of injury and poisoning

V.  Factors influencing health status and contact with health services

ICD-10的类目:

I.Certain infectious and parasitic diseases

II. Neoplasms

III.Diseases of the blood and blood-forming organs and certain disorders involving the immune mechanism

IV.Endocrine, nutritional and metabolic diseases

V.Mental disorders

VI.Diseases of the nervous system

VII.Diseases of the eye and adnexa

VIII.Diseases of the ear and mastoid process

IX.Diseases of the circulatory system

X.Disease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XI.Diseases of the digestive system

XII.Diseases of the skin and subcutaneous tissue

XIII.Diseases of the musculoskeletal system and connective tissue

XIV.Diseases of the genitourinary system

XV.Complications of pregnancy, childbirth, and the puerperium

XVI.Certain conditions originating in the perinatal period

XVII.Congenital malformations, deformations and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XVIII. Symptoms,signs and abnormal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indings, not classified elsewhere

XIX. Injury, poisoning and certain other consequences of external causes

XX. External causes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XXI. Factors influencing health status and contact with health services

2.3.2 编码上:系列顺序码,字母数字码

ICD-9:每个类目中,以三位数的分类码为核心,多数是4位编码,需要细分时,采用5位。感染与寄生虫疾病的分类码是001-139三位数来表示。

ICD-10:使用字母数字分类号,一个字母后跟2位数字表示一个三个字符的类,或一字母后3位数字表示四个字符的类。结核病在ICD-9中使010-018,而在ICD-10中则为A16-A19

在所有位上,一般用0-7来表示,将8保留给“其他”类目,9保留给“未确定”类目。

2.4 特点

ICD-9综合运用了病因、解剖部位和表现等轴心进行分类。它不描述某一疾病是如何发生,也不为某一病人编码,即便在最初的目标中,ICD-9也缺乏时间的观念(如当前、进行性恶化等)和病理生理学的观点(呼吸、支气管过敏等)。

ICD-10的主要特点是新、全、细。它包括了近年来对疾病的新认识,有一个更为全面、丰富的索引,疾病分组更详细,比ICD-9扩展了1.6倍的容量。它的应用范围不仅考虑到疾病统计生命统计,而且照顾到医院管理、科研和医院付款的使用。

3 异柠檬酸脱氢酶的英文缩写

ICD为异柠檬酸脱氢酶(isocitric dehydrogenase)的缩写。

3.1 概述

血清异枸橼酸脱氢酶测定,临床上对诊断肝病有一定意义,尤其是恶性肿瘤病人血清异枸橼酸脱氢酶升高,往往是肝脏转移的信号。

3.2 别名

异枸橼酸脱氢酶;ICD

3.3 异柠檬酸脱氢酶的医学检查

3.3.1 检查名称

异柠檬酸脱氢酶

3.3.2 分类

血液生化检查 > 酶类测定

3.3.3 取材

血液

3.3.4 异柠檬酸脱氢酶的测定原理

常用比色法、酶速率法、紫外法测定。

3.3.5 试剂

常用比色法、酶速率法、紫外法测定。

3.3.6 操作方法

常用比色法、酶速率法、紫外法测定。

3.3.7 正常值

(1)比色法: 238~686U/L

(2)酶速率法(37℃):1~7U/L

(3)紫外法: 1.5~7.0U/L

3.3.8 化验结果临床意义

升高: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转移癌、胆石症、胆囊炎、胆道阻塞、胰腺炎、右心功能不全、肺梗死、新生儿黄疸、溶血性疾病等。

降低:大面积肝细胞坏死。

3.3.9 附注

(1)致ICD活性增高的因素:溶血、Mn2、Co2、Mg2、氨基水扬酸、两性霉素B、雄激素、麻醉剂、四氯化碳、鹅脱氧胆胆胆酸、氯丙嗪(氯普马嗪)、乙醇、异烟肼、氨甲蝶呤、保泰松(苯丁唑酮)。

(2)致ICD活性下降的因素:乙二胺四乙酸(EDTA)、草酸盐、氯化钠、重金属离子、氟化物、β-氯汞苯甲酸、碘乙酸盐、Ba2、Zn2、CN等。

3.3.10 相关疾病

肝硬化

胆石症

黄疸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