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6146—2015 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

目录

1 拼音

GB/T 16146—2015 shì nèi dōng jí qí zǐ tǐ kòng zhì yào qiú

2 英文参考

Requirements for control of indoor radon and its progeny

3 标准基本信息

ICS 13.280

C 5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146—2015《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Requirements for control of indoor radon and its progeny)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于2015年06月02日发布,自2016年01月01日起实施。本标准代替GB/T 16146—1995

4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GB/T 16146—1995《住房内氡浓度控制标准》。本标准与GB/T 16146—1995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改为《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

——将原标准中的“住房”改变为“室内”,使标准适用范围有所扩大。但是明确了本标准只适用于室内氡及其子体所致公众照射的控制。

——新标准分别依据ICRP第65号出版物(1993)以及ICRP关于氡的辐射防护声明(2009)给出了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剂量约束值和室内氡浓度的控制值。并将氡浓度控制值的表述由年均平衡当量氡浓度改为年均氡浓度。

——室内氡浓度控制要求分别以目标水平和行动水平给出,给出的数值与原标准相比有所降低,与国际放射防护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要求一致。

——增加了年均氡浓度的测量和估算方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复旦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监督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尚兵、卓维海、崔宏星、孙全富、陆有荣、刘建香。

本标准于1995年首次发布。

5 标准正文

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

5.1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控制。

5.2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6566 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

GBZ/T 182 室内氡及其衰变产物测量规范

5.3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室内  indoor

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社交及其他活动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空间,主要指住宅、幼儿园、学校以及医院等室内场所。

3.2

氡  radon

一种由镭原子衰变产生的原子序数为86的元素,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放射性惰性气体。

注:自然界中有3种氡的同位素存在,室内氡仅指其中的同位素222Rn。

3.3

氡子体  radon progeny

氡的短寿命衰变产物,主要包括钋-218(218Po)、铅-214(214Pb)、铋-214(214Bi)和钋-214(214Po)。

3.4

氡浓度  radon concentration

CRn

单位体积空气中氡的放射性活度。

注:单位为Bq·m-3

3.5

氡子体α潜能浓度  potential alpha energy of radon progeny

Cp

氡子体α潜能是指氡的子体完全衰变到210Pb(不包括210Pb的衰变)所发射的α粒子能量的总和,单位体积空气中氡子体α潜能叫做氡子体α潜能浓度。

注:单位为J·m-3

3.6

平衡当量氡浓度  equilibrium-equivalent radon concentration

ceq

氡与其短寿命子体处于平衡状态、并具有与实际非平衡混合物相同的α潜能浓度时氡的活度浓度。

ceq与各子体浓度的关系可近似用式(1)计算:

ceq=0.104cPo-218+0.514cPb-214+0.382cBi-214………………(1)

注:单位为Bq·m-3

3.7

平衡因子  equilibrium factor

氡的平衡当量浓度ceq与氡的实际浓度cRn之比,用符号F表示,即F=ceq/cRn

3.8

年均氡浓度  annual-averaged radon concentration

采用1年的累积测量、连续测量或用季度测量均值经季节修正得到的年平均氡浓度。

注:单位为Bq·m-3

3.9

季节修正因子  seasonal correction factor

在同一测量地点,氡浓度的季度均值与年均值的比值。

3.10

剂量转换因子  dose conversion factor

暴露量与有效剂量之间的转换数值。

注:单位为mSv/ (Bq·h·m-3)或mSv/(J·h·m-3)。

3.11

目标水平  target level

对新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设定的控制目标值,用于对新建建筑物的室内氡浓度所致持续照射的控制。

3.12

行动水平  action level

为已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设定的采取干预行动的水平,用于对已建建筑物的室内氡浓度所致持续照射的干预。

5.4 4  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控制要求

5.4.1 4.1  控制指标

4.1.1  室内氡浓度的控制值

对于室内氡浓度,优先使用以下的年均氡浓度控制值:

a)对新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设定的年均氡浓度目标水平为100 Bq·m-3

b)对已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设定的年均氡浓度行动水平为300 Bq·m-3

4.1.2  室内氡及其子体的剂量控制值

当室内氡浓度达到或超过4.1.1的氡浓度控制值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氡及其子体浓度对相关人员所致年均有效剂量的估算(参见附录A),并对剂量估算结果应用以下的剂量控制值:

a)对新建建筑物室内氡及其子体设定的有效剂量目标水平为3 mSv;

b)对已建建筑物室内氡及其子体设定的有效剂量行动水平为10 mSv。

5.4.2 4.2  控制措施

4.2.1  为使新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不超过目标水平,事前应做好建筑物选址和地基选择工作。必要时应对建筑物地基及其附近的地下水源进行氡含量的测量与评估,高氡地区还应采取防氡设计。新建建筑物应使用放射性核素含量符合GB 6566和GB 50325要求的建筑材料和装修材料。

4.2.2  当新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超过目标水平时,应在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条件许可下,尽可能采取适宜的、简单可行的补救和防护措施,使室内氡浓度降低到目标水平以下(见B.1)。

4.2.3  当已建建筑物室内氡浓度超过行动水平时,应采取必要的补救行动和防护行动,以尽可能地降低室内氡浓度、减少可能受到的照射剂量(见B.1)。

4.2.4  对于年停留时间较短的非住宅类高氡场所,除了采取降氡措施以外,还可以通过控制人员的停留时间,减少吸入氡及子体受到的照射剂量(见B.2)。

5.5 5  室内氡浓度的测量

5.1  室内氡浓度的测量参照GBZ/T 182。

5.2  为获得与年均氡浓度接近的结栗,应进行3~12个月的长期测量,以排除月份和季度变化带来的影响。

5.3  小于6个月的测量,其结果需要进行季节修正。氡浓度的季节修正计算见式(2):

式中:

Rn,a——氡或氡子体浓度的年均值,单位为贝可每立方米(Bq·m-3);

Rn,i——第i季度氡或氡子体的浓度均值(i=1,2,3,4),单位为贝可每立方米(Bq·m-3);

fi——季节修正因子(参见表C.1)。

5.4  不能长期测量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测量频率或按5.3对季度的测量结果进行修正,以获得能反映季节变化的年均值。季节修正因子fi可选用当地实测结果;如没有相关资料,可参考附录C中的建议值。

6 附录

6.1 附录A(资料性附录)氡及其子体的有关参量及其转换

A.1  个体接受的氡及其子体α潜能照射量称为暴露量。其数值是在给定时间f内空气中氡浓度cRn、氡子体α潜能浓度cp或相应的平衡当量氡浓度ceq的时间积分,计算公式见式(A.1)、式(A.2)、式(A.3):

暴露量常用WLM(Working Level Month,工作水平月)表示。1 WLM是指在1 WL浓度下暴露170 h的氡暴露量。与SI制单位的换算关系:1 WLM= 3.54 mJ·h·m-3;1 mJ·h·m-3=0.282 WLM。1 WL是指浓度为3700 Bq·m-3(100 pCiL-1)的氡与其子体平衡时所产生的α潜能浓度。与SI制单位的换算关系:1 WL=20.8μJ·m-3

A.2  氡及其子体浓度与暴露量之间的转换系数见表A.1。

表A.1  氡及其子体浓度与暴露量间的转换系数a

浓度或暴露量

转换系数

cp/fRn

7400 (Bq·m-3)/(WL)(F=0.5)

cp/ceq

5.56×10-9(J·m-3)/(Bq·m-3

feq/cp

1.8×108(Bq·m-3)/(J·m-3

5.56×10-9(J·h·m-3)/(Bq·h·m-3

P=/Peq

1.57×10-6WLM/(Bq·h·m-3

1.8×108(Bq·h·m-3)/(J·h·m-3

Peq/Pp

6.37×105(Bq·h·m-3)/WLM

a引自ICRP第65号出版物(1993)。

A.3  吸入氡及其子体对相关人员产生的年均有效剂量的估算公式见式(A.4):

式中:

ERn——年均有效剂量,单位为毫希沃特(mSv);

Rn,a——氡浓度的年均值,单位为贝可每立方米(Bq·m-3);

DCFRn——氡的剂量转换因子,暂推荐使用UNSCEAR 2000年报告给出的数值:0.17×10-6mSv/(Bq·h·m-3);

DCFRnD——氡子体的剂量转换因子,暂推荐使用UNSCEAR 2000年报告给出的数值:9×10-6mSv/(Bq·h·m-3);

F——平衡因子,世界室内典型值为0.4,我国室内典型值为0.5;

t——年停留时间,单位为小时(h)。

A.4  室内不同氡浓度水平相应的年暴露量和年有效剂量见表A.2。

表A.2  室内不同氡浓度水平相应的年暴露量和年有效剂量a

氡浓度/暴露量/剂量

换算关系

氡浓度/Bq·m-3

100

200

300

400

600

平衡当量氡浓度/Bq·m-3

50

100

150

200

300

氡子体潜能浓度/μJ·m-3

0.3

0.6

0.8

1.1

1.7

氡气的年暴露量/MBq·h·m-3

0.7

1.4

2.1

2.8

4.2

氡子体的年暴露量/μJ·h·m-3

2.0

3.9

5.9

7.8

11.7

吸入氡气造成的年有效剂量/mSv·a-1

0.1

0.2

0.4

0.5

0.7

吸人氡子体造成的年有效剂量/mSv·a-1

3.2

6.3

9.5

12.6

18.9

吸入氡及其子体造成的年有效剂量/mSv·a-1

3.3

6.5

9.8

13.1

19.6

a平衡因子假定为0.5,氡剂量转换因子DCFRn取0.17nSv/(Bq·h·m-3)、氡子体剂量转换因子DCFRnD

9nSv/(Bq·h·m-3),年停留时间为7000 h。

6.2 附录B(规范性附录)建议采取的控制措施

6.2.1 B.1  采取降氡措施的建议

室内氡是一种可以控制的有害因素,发现氡浓度超标后,检测机构应尽快通知检测委托人,以便及时采取补救和防护措施或行动,将室内氡浓度降低到目标水平以下。表B.1是建议采取的降氡措施与实施时间。

表B.1  建议采取的降氡措施与实施时间

氡浓度

Bq·m-3

降氡措施a

实施时间b

100~300

加强自然通风、屏蔽氡源等简单的降氡措施

12个月内

300~1000

加强自然通风或增加机械通风、屏蔽氡源、净化除氡等

6个月内

>1000

采取上述简单降氡措施不能达到要求的话,可采取永久性的降氡措

施,如阻断或去除氡源、进行地基改造等

3个月内

a具体措施建议向专业人士咨询。

b收到检测结果到采取降氡措施的时间。

6.2.2 B.2  控制停留时间的建议

对于不宜于采取通风降氡的高密闭性建筑(如医院病房、银行、图书馆、博物馆等)和难以实施降氡改造的深层地下室、水处理厂、温泉理疗室等场所,以及超标建筑在实施降氡改造之前,建议采用剂量控制值限制人员的停留时间。

剂量评估时,通常假设在室内的年停留时间为7000 h。在室内氡浓度一定和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减少室内停留时间可以成比例地降低吸人氡子体造成的年有效剂量。室内停留时间的选择,取决于所选定的剂量控制要求和室内氡浓度的实际水平。

6.3 附录C(资料性附录)季节修正因子

室内氡浓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若实施一年的测量难以做到时,可通过增加测量频率或对短期测量结果进行季节修正的方法,排除季节变化带来的影响,从而获得比较接近实际的年均值。图C.1收集了我国9个城市氡浓度季节变化的实测结果,归一化处理后得到我国室内氡浓度季节变化的典型修正因子fi(表C.1)。

图C.1  我国部分地区室内氡浓度的季节变化表

C.1  我国部分地区氡的季节修正因子fi

参数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范围

21.5~59.9

22.0~50.0

25.0~50.1

27.7~57.6

Rn/Bq·m-3

均值

31.6

27.8

31.8

38.9

fi

范围

0.84~1.36

0.71~1.00

0.74~1.13

1.11~1.41

均值

0.97

0.86

0.98

1.20

7 参考文献

[1]  ICRP,1993.Publication 65:Protection Against Radon-222 at Home and at Work.

[2]   ICRP,2009.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Radiological. Protection Statement on Radon.Ref.00/902/09. Available at www.icrp.org.

[3]  WHO,2009.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WHO).WHO Handbook on Indoor Radon:A Public Health Perspective.WHO Press,Geneva,2009.

8 标准下载

室内氡及其子体控制要求.pdf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