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MV

目录

1 中文名称

蒲公英黄花叶病毒

2 英文名称

Dandelion yellow mosaic virus;DaYMV

3 分类类型

4 分类

小RNA病毒目>植物小RNA病毒科>伴生病毒属>蒲公英黄花叶病毒

5 蒲公英病毒病

蒲公英病毒病在局部地区分布,常年发生较轻,一般对生产无明显影响,个别地块或特殊年份发病较重,病株率可达30%以上,显著影响产品质量。此病毒还侵染菊科的其他蔬菜。

6 蒲公英黄花叶病毒基本特性

蒲公英黄花叶病毒(Dandelion yellow mosaic virus,DaYMV)是伴生病毒科伴生病毒属的成员,病毒粒子球形,直径30nm,稀释限点10000~100000倍,体外保毒2天,失毒温度65-70℃,主要靠蚜虫和种子传毒,也可通过汁液接触传毒。

7 病毒病症状

病毒病在蒲公英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幼苗发病,心叶明脉,叶片歪扭卷曲,外叶上出现淡绿至黄白色不规则斑驳。成株发病,植株矮化,内外叶比例失调,心叶亦明脉扭卷,外叶出现细网状脉间蚀纹,或叶脉变黄,随病情发展病叶枯死。

8 发病规律

蒲公英黄花叶病毒主要来自临近田间带毒的莴苣、莴笋、菠菜等,种子也可带毒。种子带毒,苗期即可发病,田间主要通过蚜虫传播,汁液接触摩擦也可传染。桃蚜传毒率最高,萝卜蚜、瓜蚜、大戟长管蚜也可传毒。病害的发生和发展和天气相关,高温干旱病害较重,病害发展迅速。

9 蒲公英病毒病防治措施

(1)选种抗病品种。

(2)夏秋季种植,采用覆盖遮阳网或棚膜上适当遮荫栽培技术。露地种植采用与甜玉米或菜豆套作,改善田间小气候,预防发病。注意适期播种,出苗后小水勤浇,勿过分蹲苗。

(3)及时防治蚜虫,减少传毒,控制病情发展。苗期防蚜至关重要,要尽一切可能把传毒蚜虫消灭在毒源植物上,尤其春季气温升高后对采种株及春播十字花科蔬菜的蚜虫更要早防。发病初期可喷洒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性,也可喷洒一些抗病毒制剂,如抗病毒1号油乳剂500倍液、1.5%植病灵Ⅱ号乳剂1000倍液、83增抗剂100倍液等,隔10天1次,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