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目录

1 拼音

2009 nián nuò bèi ěr shēng lǐ xué huò yī xué jiǎng

2 注解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卡萝尔·格雷德和杰克·绍斯塔克获得,获奖的理由是“发现端粒和端粒酶是如何保护染色体的”。

Elizabeth H. Blackburn

Carol W. Greider

Jack W. Szostak

这三位科学家分别为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Elizabeth H. Blackburn、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Carol W. Greider和哈佛医学院的Jack W. Szostak。其中,Blackburn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首府霍巴特;Greider1961年出生于美国加州圣地亚哥;Szostak1952年出生于英国伦敦。

三位科学家将均分1000万瑞典克朗的奖金。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三位美国科学家,他们解决了生物学中的一个重大问题——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如何被完整复制,以及染色体如何得到保护不至退化。三位科学家的研究显示,解决方案应该存在于染色体的末端——端粒,以及形成端粒的端粒酶中。

长线状的DNA分子携带着我们的基因,被“包裹”进染色体中,而端粒就相当于染色体末端的“帽子”。Elizabeth Blackburn和Jack Szostak发现,端粒中一段独特的DNA序列保护染色体免于退化。Carol Greider和Elizabeth Blackburn鉴别出了端粒酶,正是这种酶制造了端粒DNA。这些发现解释了,染色体的末端如何受到端粒的保护,以及它们如何由端粒酶而形成。

如果端粒变短,细胞就会衰老。相反,如果端粒酶活性很高,端粒长度就会维持,细胞衰老就会延迟,在癌细胞中就是这种情形,可被认为具有永生。某些遗传性疾病则与此大不相同,它们具有有缺陷的端粒酶,导致细胞损坏。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认可这种基础性细胞机制的发现,这一发现已经刺激了新型疾病治疗策略的研发。

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拥有美国和澳大利亚双重国籍。她1948年出生于澳大利亚,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修完大学课程后,又于1975年拿到了英国剑桥大学博士学位。布莱克本曾在美国耶鲁大学任博士后研究员,并曾任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自1990年开始担任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生物学和生理学教授。伊丽莎白·布莱克本因学术成就卓著曾被美国《时代》周刊评为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之一。

卡萝尔·格雷德,美国人。她于1961年出生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曾先后就读于加利福尼亚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伯克利分校,并于1987年获得博士学位,其导师正是伊丽莎白·布莱克本。格雷德曾在美国科尔德斯普林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从1997年起她开始担任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

杰克·绍斯塔克,美国人。1952年生于伦敦,在加拿大长大。他曾先后就读于加拿大麦基尔大学和美国康奈尔大学,并于1977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绍斯塔克自1979年开始在哈佛大学医学院任教,目前是马萨诸塞综合医院遗传学教授,并同时任职于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