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摘要:《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佛教著作。又名《小止观》、《童蒙止观》。佛教天台宗创始者陈隋间僧人智觊撰(一说由其弟子灌顶整理成书)。二卷。分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10章。论述佛家修禅和觉悟的原则、方法、作用、意义。所述修禅法多与传统气功相通,且下手容易、弊端较少,故较有影响。此书历来被视为习禅的枢要,并且与后世气功学的发展关系密切。中华书局1983年版《中国佛教思想资料选编》第二卷第一册收入此书。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6 15:11:52 214字 ]
相关词条:
-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拼音:《xiūxízhǐguānzuòchánfǎyào》《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佛教著作。又名《小止观》、《童蒙止观》。佛教天台宗创始者陈隋间僧人智觊撰(一说由其弟子灌顶整理成书)。二卷。分具缘、诃欲、弃盖、调和、方便、正修、善发、觉魔、治病、证果等10章。论述佛家修禅和觉悟的原则、方法、作用、意义。所述修禅法多与传统气功相通,且下手容易、弊端较少,故较有影响。此书历来被视为习禅的枢要,并且与后世气...
- 六气诀
吐气有六。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有六者,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出。……时寒可吹,时温可呼。委曲治病,吹以去风,呼以去热,唏以去烦,呵以下气,嘘以散滞,呬以解极。”其后,隋·智(岂页)《修习止观坐禅法要》、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和唐·孙思邈《千金要方》、胡愔《黄庭内景五脏补泻图》等书及宋元明清的许多气功文献对此功法均有载述。其中以宋·邹朴庵《太上玉轴六字气诀》所述最详,并以嘘、呵、呼、呬、吹、...
- 坐垫法
拼音:zuòdiànfǎ英文:坐垫法是将药物研末,炒热布包,让病人坐在药包上,使肛门、会阴部接触药包,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坐垫法古代广泛流行于民间,清代吴尚先对此法非常重视,在《理瀹骈文》中有详细记载,他认为外治法应当三焦分治:“大凡上焦之病,以药研细末,唁鼻取嚏发散为第一捷法”;“中焦之病,以药切粗末,炒香、布包,敷脐上”;“下焦之病,以药或研或炒,或随症而制、布包,坐于身下为第一捷法”;“下部...
- WS444.2—2014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第2部分.坐卧设施
4.1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坐卧设施的维修、更新制度。7.4.2维修人员接到通知后应在30min内到达现场予以维修或紧急处置。7.4.3发现坐卧设施不能安全使用时,应立即停止使用;不能及时维修、又暂时无法移动时,应禁止使用,并设置警示标志。7.5检查、维修档案:检查、巡视、报告、维修工作应建立记录档案,档案保管不少于2年。7.6培训:医疗机构应对患者坐卧设施各区域安全负责人和检查、维修人员每季度培训...
- 热水坐浴
拼音:rèshuǐzuòyù操作名称热疗法-热水坐浴用品及准备坐浴椅及无菌坐浴盆、水温计、无菌纱布或毛巾。坐浴溶液(常用1:5000高锰酸钾,温热水)。方法及内容1、将坐浴盆放在椅上,倒入溶液至1/2量,测量水温,一般为38-43℃。2、待患者排空大小便后,协助将臀部坐入盆中,随时调节水温,至患者能忍受为度。3、坐浴时间为20-30min,坐浴完毕,用纱布擦干臀部。如有创口,坐浴后按换药法处理。...
- 内收肌起点坐骨移位术
臀部置于手术台末端。把腿放在腿架上,膝上部固定于腿架的支柱上,尽可能使膝和大腿外展。局部解剖: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38.3.4-1A~C)。手术步骤:1.Couch、Derosa和Throop法:(1)消毒会阴部、臀部、下腹部和大腿近端,铺单。术者坐在病人两腿之间。(2)在长收肌肌腱的紧上方切开皮肤并向后呈直线延长至坐骨结节,尽可能与耻骨下支及坐骨的边缘相平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辨认...
- 内收肌群后移坐骨结节术
臀部置于手术台末端。把腿放在腿架上,膝上部固定于腿架的支柱上,尽可能使膝和大腿外展。局部解剖:局部解剖见示意图(图12.38.3.4-1A~C)。手术步骤:1.Couch、Derosa和Throop法:(1)消毒会阴部、臀部、下腹部和大腿近端,铺单。术者坐在病人两腿之间。(2)在长收肌肌腱的紧上方切开皮肤并向后呈直线延长至坐骨结节,尽可能与耻骨下支及坐骨的边缘相平行。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显露辨认...
- 坐骨结节注射
坐骨附着点损伤。3.坐骨结节相关的痛症,腘绳肌痉挛所致的足跟痛。禁忌证:1.局部皮肤破损未愈或感染。2.合并原因不明的骶尾部疼痛。3.血糖未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准备:患者取俯卧屈髋位;常规消毒皮肤。方法:在离坐骨结节外侧1cm处的皮肤做一标记,常规消毒后,长针自标记处斜刺入,待针尖触及坐骨结节后稍上提,抽吸针筒,有时抽出淡黄色液体(如坐骨结节囊肿或坐骨结节滑囊炎),抽毕再向囊内注入药液;再将针在前...
- 坐骨-臀肌滑囊切除术
手术名称: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别名:坐骨-臀肌滑囊切除术分类:骨科/肌肉、肌腱和滑囊疾病的手术/滑囊炎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3908概述: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用于滑囊炎的治疗。坐骨结节滑囊也称坐骨-臀肌滑囊,位于坐骨结节与臀肌之间,其炎症好发于体质瘦弱的老年人,或长期坐位工作者,由于长期的局部刺激所致,故又称编织臀。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不适及肿块。治疗原则一般尽可能采用非手术疗法,以及强调相应的...
- 坐浴法
拼音:zuòyùfǎ英文:坐浴法是用药物煮汤置盆中,让病人坐浴,使药液直接浸入肛门或阴道,以治疗某些疾病的方法,属洗浴法范畴。它可使药液较长时间的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并借助热力,促使皮肤粘膜吸收,从而发挥清热除湿,活血行气,收涩固脱等疗效。操作方法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煎汤后置盆中,让病人趁热坐浴,至药液冷。每日1~2次。主治病症尿潴留葱皂汤(《景岳全书》)葱头90g,皂角90g,王不留...
- 静坐不能
病诊断的线索。(二)运动方面轻度的静坐不能患者可以通过忍受不适的主观感受而没有运动症状。多数患者有一系列的运动表现,包括:目的性的腿部或足部运动、站立时反复交换站立腿或原地踏步。更严重的症状包括不能坐或站,甚至不能静卧一段时间,患者可能不断地上下楼梯或快跑(行走癖)。早期的学者称这些极端情况为“阵发性行为反应”。这些运动呈粗大而不间断的抖动,或者频率小于4Hz、有节律的大幅度跳动,与锥体外系疾病...
- 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
拼音:zuògǔjiéjíehuánángqiēchúshù英文:excisionofischialbursa手术名称: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别名:坐骨-臀肌滑囊切除术分类:骨科/肌肉、肌腱和滑囊疾病的手术/滑囊炎的手术治疗ICD编码:83.3908概述:坐骨结节滑囊切除术用于滑囊炎的治疗。坐骨结节滑囊也称坐骨-臀肌滑囊,位于坐骨结节与臀肌之间,其炎症好发于体质瘦弱的老年人,或长期坐位工作者,由于长...
- 坐药疗法
拼音:zuòyàoliáofǎ英文:坐药疗法,是将药物塞入阴道或肛门内,或直接坐到药物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坐药疗法的操作方法:根据病情需要,配制对症的药物。一般是将药物制成栓制、丸制或散制。应用时将药物纳入肛门或阴道内,或直接坐在药物上,要视疾病的性质及部位而定。施用阴道坐药时,需先用药液将阴道冲洗干净,或先用消毒棉花或消毒纱布将阴道内分泌物拭净,然后再上药。施用坐药时,可由患者自己操作,...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
日起施行。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管理,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药品零售药店申请设置的中医坐堂医诊所,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
ànfǎ《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仅供试点工作使用)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管理,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药品零售企业申请设置的中医坐堂医诊所,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全国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中医药行政管理部...
- 坐骨神经痛
肢。应持续敷数小时,凉后再加酒炒热。每日1次。疗效:以本法治疗30例,基本痊愈27例,显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7%。本法须结合内服药。老中医治疗坐骨神经痛经验:章次公医案:张××,男。久坐则腰痛如折,多走则腰酸难忍,行路太快则趺。诊断为坐骨神经痛。处方:附块9克,丹皮18克,当归18克,全蝎6克,臭梧桐12克;小金丹2粒(每服1粒)。二诊:近1周来,整天不痛,此为3月来所罕见,今天气...
- 坐板疮
拼音:zuòbǎnchuāng英文:furunculosisofbuttock;seatsore;multiplefolliculitisofbuttock;概述:坐板疮(furunculosisofbuttock)为病名,又名痤疿疮、风疳,即古之痤疿疮。为生于臀部的疖病。出《外科启玄》卷七。相当于臀部多发性毛囊炎。坐板疮的病因病机:坐板疮多因暑天坐日晒几凳,或久坐阴湿之地,以致暑湿热毒,凝滞肌...
- 虚坐努责
拼音:xūzuònǔzé虚坐努责证名。时时欲便,但登厕努挣而不排便。因痢久伤及阴血所致。《丹溪心法·痢》:“其或气行血和积少,但虚坐努责,此为无血证。倍用当归身尾,却与生芍药、生地黄、生桃仁佐之,复以陈皮和之,血生自安。”...
- 坐珠达西
拼音:zuòzhūdáxī英文:坐珠达西说明书:药品名称:坐珠达西药品汉语拼音:ZuozhuDaxi剂型:每丸1g。坐珠达西的主要成份:坐台、寒水石、石灰华、唐古特乌头、肉豆蔻、草果、川木香、诃子(去核)、西红花、牛黄、麝香、熊胆等35味。坐珠达西的功能主治:疏肝,健胃,清热,愈溃疡,消肿。用于“木布”病迁延不愈,胃脘嘈杂,灼痛,肝热痛,消化不良,呃逆,吐泻胆汁,吐血和烟汁样物,急腹痛,黄水病,...
- 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
拼音:zhōngyīzuòtángyīzhěnsuǒjīběnbiāozhǔn(shìxíng)英文:《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2010年10月19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58号印发,并将其作为卫生部1994年印发的《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试行)》(卫医发〔1994〕第30号)的第五部分。同时发布的还有《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试行)》。中医坐堂医诊所基本标准(试行)...
- 坐虎
拼音:zuòhǔ英文:坐虎为经外奇穴名。出《针灸穴位小词典》。位于骶部,股骨大转子后凹陷直上2寸,再向背正中线横量2.5寸处。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瘫痪。一般直刺1.0~1.5寸。...
- 前路坐骨神经阻滞术
拼音:qiánlùzuògǔshénjīngzǔzhìshù英文:名称:前路(Meier法)坐骨神经阻滞术适应证:前路(Meier法)坐骨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坐骨神经痛的诊断和治疗。2.适用于因外伤或其他原因患者不能俯卧或侧卧位的患者。禁忌证:1.骨盆复杂外伤,鼠蹊部创伤者禁用。2.穿刺局部皮肤感染或炎性病灶者。3.肥胖、体表定位标志不明显者。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位,下肢平伸。2....
- 坐马痈
拼音:zuòmǎyōng英文:perianalabscesses坐马痈病名。痈疽发于尾骨上端处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因所生部位系人骑马时与马鞍着力处而命名。证治参见外痈条。...
- 坐果
拼音:zuòguǒ英文:fruitsetting坐果是经授粉受精形成的幼果能正常生长发育而不脱落的现象。部分果树品种的花,可以不经授粉受精而单性结实。坐果是形成产量的前提。坐果率过低,一树结实太少,产量也低;坐果率过高,果实小,品质差,且导致大小年结果,并削弱树势。影响坐果的因素有树种的品种特性,树体营养状况,花芽质量,开花时的授粉、受精情况和外界条件等。提高坐果率的措施有:①提高花芽质量。②预...
- 因是子静坐法
拼音:yīnshìzǐjìngzuòfǎ英文:Yinshizi‘sstillsitting《因是子静坐法》为气功学著作。作者蒋维乔,撰于1914年。全书分原理篇、方法篇、经验篇三个部分。以小周天为中心,叙述包括姿势、呼吸、腹内震动在内的练功方法。由于书中所述大多是作者实行静坐,炼小周天功法的实践经验总结,故在当时受到许多静坐炼功者的欢迎,现在看来,仍不乏参考价值。现代气功师“因是子”姓蒋名维乔,...
- 坐引
拼音:zuòyǐn坐引导引术语。指以跪坐姿势为主的一类导引方法。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帛画《导引图》中记有“坐引八维”式。...
- 坐堂医
拼音:zuòtángyī英文:在我国古代,根据医生的应诊方式不同,人们将医生分为坐堂医和游方医。坐堂医就是坐在固定诊点给患者看病的医生;游方医就是云游四方,走街串巷给患者看病的医生。坐堂医的“堂”字最初衙门里的大堂,它源于名医张仲景。张仲景年轻时候学过医,官至长沙太守后,有一年长沙一带伤寒等疫疾流行,张仲景就坐在大堂上为老百姓看病,自称“坐堂医生”。现在很多药店或诊所都名“堂”,就是源于此。如北...
- 坐骨神经阻滞疗法
。对根性坐骨神经痛如椎间盘突出压迫所致者,也可行腰部硬膜外阻滞或骶管阻滞。准备:1.向患者介绍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合作。2.备好各种物品和常用的神经阻滞药物。坐骨神经解剖:坐骨神经是全身最大的神经,由L4~S3大部分脊神经组成。坐骨神经总干多数(66.3%)从梨状肌下缘穿出坐骨大孔,于坐骨结节和股骨大转子之间,经闭孔内肌腱、股方肌的后方下行,在股部于大收肌与股二头肌长头之间,降至腘窝。一...
- WS444.1—2014医疗机构患者活动场所及坐卧设施安全要求第1部分:活动场所
职能小组的负责人、组成人员及各自职责、组织程序和保障程序。附录A(资料性附录)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A.1制度:A.1.1各国政府为保护广大消费者人身和动植物生命安全,保护环境、保护国家安全,依照法律法规实施的一种产品合格评定制度,它要求产品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和技术法规。强制性产品认证,是通过制定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和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程序,对列入《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目录》中的产品实施强制...
- 起坐生花
拼音:qǐzuòshēnghuā起坐生花证名。即久坐突然起立时眼冒星花之证,见《古今医统》。又名坐起生花。该证因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所致。《证治准绳·杂病》有:“(目)内外别无证候,但其人动作少过,起坐少频,或久坐,或久立,久眠,久视,便觉头眩目花昏晕也。”某些眼疾或全身性疾病,年老体衰者,可出现此证。治疗除查治眼疾外,应滋补肝肾,调养气血为主。...
- 坐向效应
拼音:zuòxiàngxiàoyìng英文:坐向效应是指由方向所产生的心理效应。美国有一个评论型电视节目制作人,请教一位心理学家,怎样才能把节目办得更叫座。据他介绍,节目中找来的评论者,都是一时之选。可惜的是,总是缺乏论辩高潮,每次都在气势不足中收场。由于是众目睽睽之下的电视节目,制作人希望办得更出色一点。心理学家听后,给他建议:“改变座位的配置方式”。也就是说改变一下每个论辩者的坐向,由以往的...
- 坐臀生
拼音:zuòtúnshēng坐臀生病证名。亦名坐生。见《张氏医通》卷十:“儿臀先露,谓之坐臀生。”...
- 坐骨神经点
拼音:zuògǔshénjīngdiǎn英文:坐骨神经点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手无名指掌指关节背侧尺侧缘,半握拳取之。左右计2穴。主治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痛、臀部痛。一般紧靠骨膜直刺0.3~0.5寸。...
- 坐桶
拼音:zuòtǒng坐桶产科学名词。即分娩。张蕃芝《生生要旨》:“女人生产,往往坐盆而生,俗呼坐桶。”古代妇女临产时,或有坐于桶或盆上分娩者,故名。...
- 温中坐药
拼音:wēnzhōngzuòyào《济阴纲目》卷七:方名:温中坐药组成:吴茱萸、牛胆。主治:妇人阴冷。用法用量:每取20粒,研碎绵裹,纳阴中,良久如火热。制备方法:将吴茱萸入牛胆中令满,阴干百日。《金鉴》卷四十九:方名:温中坐药组成:远志、干姜、蛇床子、吴茱萸。主治:妇人阴冷,由风寒乘虚客于子脏,久之血凝气滞,艰于受孕。用法用量:绵裹纳阴中,1日2易。内宜多服桂附地黄丸。制备方法:上为末。...
- 坐马丹
拼音:zuòmǎdān《医钞类编》卷十七:方名:坐马丹组成:瓦楞子(煅红,醋淬3次)。主治:一切风血癥瘕。制备方法:上为末,醋熬膏为丸。...
- 坐拿草
拼音:zuònácǎo坐拿草释名气味辛、热、有毒。主治听候打损伤、风痹,亦壮盘骨。膈上虚热,小便赤涩,神困多睡。用坐拿草、大黄、赤芍药、木香、升麻、麦门冬、黄芪、木通、酸枣仁、薏苡仁、枳壳,等分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麦门冬汤送下。附方...
- 坐忘
拼音:zuòwàng坐忘气功学术语。指一种功法。即静坐修养,至高度入静后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出《庄子·大宗师》:“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唐·司马承桢曾撰《坐忘论》加以发挥。...
- 坐药回阳丹
方》卷三三五:组成:草乌头3分(锉),水蛭3个(炒),(亡虫??)虫3个(去翅足,炒),川乌头7分(锉),大蒜、大椒、柴胡7分(锉),羌活1分,全蝎1分,升麻1分,破故纸1钱,三奈子3分,毕拨(焙)半两,甘草2分(炙),枯矾半两(细研),炒黄盐1钱。主治:妇人年三十,临经先腰痛,甚则腹中亦痛,经缩2-3日。用法用量:用绵裹定留丝,纳阴户中,觉脐下暖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如指尖大。...
- 坐肢节
拼音:zuòzhījíe英文:ischiopodite坐肢节(ischiopodite)是节肢动物节肢的第3肢节,昆虫足则称为第2转节(secondtrochanter)。...
- 坐骨神经阻滞术
经。禁忌证:穿刺部位皮肤及软组织感染。准备:1.患儿体位和穿刺点准备患儿取仰卧位,患侧在上,患侧下肢屈髋屈膝,术者触及大转子和坐骨结节,在二者间做一连线,连线中点即为穿刺点。2.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方法:1.用22~25G长腰麻针,连接神经刺激器,垂直刺入皮肤,进针至一定深度引起患儿足部背屈反应时,注入局麻药1~2ml,所有刺激反应迅速消失说明针尖触及到坐骨神经,即可注入预计量的局麻药。2.药物及...
- 坐位
拼音:zuòwèi英文:sittingposition;坐位为针灸体位之一。又分仰靠位(针灸颜面及颈部)、侧倚位(针灸一侧的面部及颞部)、托颐位(针灸头顶部)、伏案位(针灸头项后部及上肢部)和箕坐位(针灸下肢前面及内、外侧)等多种。...
- 坐生
拼音:zuòshēng坐生病证名。难产证型之一。指臀位产。见李长科《胎产获生篇》:“产育三难,……有先露臀而曰坐生。”...
- 坐舌莲花风
拼音:zuòshéliánhuāfēng坐舌莲花风病名。《重楼玉钥》卷上:“坐舌莲花风,舌下浮肿多痰涎,初生一二瓣,渐至五六瓣,形似莲花。”即莲花舌。详该条。...
- 坐骨神经Ⅰ号方加味
拼音:zuògǔshénjīngⅠhàofāngjiāwèi拼音名:zuogushenjing1haofangjiawei处方:川牛膝60-120克,黄柏9-12克,生苡仁30-40克,川芎10-12克,木瓜12-18克,细辛4-6克,苍术10-15克,独活10-15克,土鳖虫10-15克,桑寄生30克,淫羊藿30克,鸡血藤30克,伸筋草30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生地15克,熟地15克。功能...
- 坐药
枣大,绵裹内之,自然温。”《外台》卷三十四引《近效方》:方名:坐药组成:吴茱萸2分,葶苈子(熬)2分,蛇床子3分,无食子1个。主治:下冷,子门痒闭。用法用量:以绵裹如枣许,纳子宫中。令热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散。《外台》卷三十三引《延年秘录》:方名:坐药组成:蛇床子3两,芫花3两。主治:妇人子脏偏僻,冷结无子。用法用量:取枣大,纱袋盛,纳产门中,令没指。袋稍长,便时须去,任意卧着。制备方法:上为末...
- 坐骨结节滑囊炎
拼音:zuògǔjiéjíehuánángyán英文:synovitisofischiactubercle坐骨结节滑囊炎(synovitisofischiactubercle)是指因反复劳损摩擦所致,坐骨结节滑囊的充血、水肿、渗出、变性及增生性改变。...
- 坐骨神经
经:坐骨神经是人体全身最长最粗大的神经,也是脊神经中骶丛的主要神经。由腰神经和骶神经组成,直径可达1厘米左右。自梨状肌下孔出骨盆后,其总干和终支延伸在整个下肢背侧。总干位于臀大肌深面,经股骨大转子和坐骨结节之间,下降至股骨背侧,分支至大腿背侧肌群。坐骨神经在腘窝分为内侧的胫神经和外侧的腓总神经。坐骨神经是股后群肌、小腿和足肌的运动神经,也是小腿和足的重要感觉神经。坐骨神经痛患者,往往在臀部和大腿...
- 坐罐法
拼音:zuòguànfǎ英文:坐罐法即留罐法。留罐法为拔罐法之一种。亦称坐罐法。是拔罐后,让火罐留在吸着的穴位上不去动它。一般留罐10~15分钟。留罐法镇痛效果较好,临床多用于治疗痛证。不过留罐时因火罐吸着力强,夏季或皮肤较嫩的部位,留罐时.间不宜过长,否则皮肤上会出现水泡。留罐法...
- 坐拏散
拼音:zuònásǎn《圣惠》卷六十九:方名:坐拏散组成:坐拏1两,狼毒1两(旋旋炙令黄,旋旋取尽),沉香3分,紫苏子3分,羌活3分,萝卜子3分(微炒),杉木节3分(锉,用乳香炒),桂心半两。主治:妇人气血不调,脚气厥冷。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用木瓜、紫苏茎叶煎汤调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