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外科启玄
摘要:《外科启玄》为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一~三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四~九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均绘有图形;卷10附入《痘科珍宝》1卷。卷11~12为4~9卷病证的治疗方剂。解放后有影印本。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明刻本。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16/1/13 17:47:44 142字 ]
相关词条:
- 外科启玄
拼音:wàikēqǐxuán英文:《外科启玄》为外科著作。十二卷。明·申斗垣撰。刊于1604年。卷一~三总论疮疡的病候、诊法及治则,共72论;卷四~九分论外科的各种病证约200病,每病除简述其证治外,均绘有图形;卷10附入《痘科珍宝》1卷。卷11~12为4~9卷病证的治疗方剂。解放后有影印本。现存初刻本等四种明刻本。...
- 痿腮漏
拼音:wěisāilòu痿腮漏病名。《外科启玄》卷七:“因疮忽黑烂,出黑水是也。”泛指患漏有以上症状者。...
- 热漏
拼音:rèlòu热漏病名。指漏症合并有明显下血者。出《外科启玄》卷七。即血漏。证治可参见血漏条。...
- 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
拼音:lúhémiànjīxínglúmiànwàikējiǎozhìjìshùguǎnlǐguīfàn(shìxíng)基本信息:为贯彻落实《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做好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审核和临床应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卫生部组织制定了《颅颌面畸形颅面外科矫治技术管理规范(试行)》,2009年11月13日(卫办医政发〔2009〕189号)印发。2017年2月14日国家卫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拼音:wàikēshǒushùbùwèigǎnrǎnyùfángyǔkòngzhìjìshùzhǐnán(shìxíng)英文:《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29日卫办医政发〔2010〕187号印发。外科手术部位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手术部位的感...
- 外科手术部位感染
拼音:wàikēshǒushùbùwèigǎnrǎn英文:外科手术必然会带来手术部位皮肤和组织的损伤,当手术切口的微生物污染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手术部位的感染。外科手术部位的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术涉及的器官或腔隙的感染。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包括患者方面和手术方面。患者方面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健康状况等。手术方面的主要因素是:术前住院时间、备皮方...
- 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拼音:zhīqìguǎnkuòzhāngzhèngwàikēzhìliáo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支气管扩张症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2月8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205号)印发。发布通知: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肋骨骨折等胸外科10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
- 外科纱布敷料(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拼音:wàikēshābùfūliào(dìèrlèi)chǎnpǐnzhùcèjìshùshěncházhǐdǎoyuánzé英文:《外科纱布敷料(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09年12月24日发布。外科纱布敷料(第二类)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本指导原则旨在指导和规范外科纱布敷料(第二类)产品的技术审评工作,帮助审评人员理解和掌握该类产品原理/机理、结构、性...
- 肱骨外科颈骨折
拼音:gōnggǔwàikējǐnggǔzhé英文:fractureofsurgicalneckofhumerus概述:肱骨外科颈骨折(fractureofsurgicalneckofhumerus)为病名。是指以局部肿胀、疼痛、压痛和伤肢纵轴叩击痛,肩关节活动功能障碍,上臂上段可见瘀斑等为主要表现,发生在肱骨解剖颈下2~3cm处的骨折。疾病名称:肱骨外科颈骨折英文名称:fractureofsur...
- 食管癌(外科)
后胃后淋巴结时,探查往往可见肿大淋巴结之体积远较超声判断的为大,病情已达到不能根治切除的阶段。治疗措施:在我国食管是个常见癌症,治疗方法目前比较有肯定疗效的是手术和放射两种。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无论胸外科还是放射治疗科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治疗效果在国际同行中位于前列。食管癌外科治疗趋势之一是手术适应证逐渐扩张。60年代时,对位于颈段及上胸段病变人们习惯于选择放射治疗而不施手术,在外科收治的病人中仅占...
- 外科经验方
拼音:wàikējīngyànfāng英文:《外科经验方》为外科方书。一卷。明·薛己撰,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分述肿疡、溃疡、疔疮、乳痈、瘿疬、咽喉口齿、囊痈、下疳、痔疮、便毒、悬痈、臁疮、汤火疮、小儿丹毒诸病的一些外科验方。其内容与作者另外《外科心法》、《外科发挥》两部著作的内容互有参差,现存明刻本等。...
- 嗜铬细胞瘤(外科)
拼音:shìgèxìbāoliú(wàikē)概述:嗜铬细胞瘤起源于嗜铬细胞(chromaffincell)。胚胎期,嗜铬细胞的分布与身体的交感神经节有关。随着肥猪的发育成熟,绝大部分嗜铬细胞发生退化,其残余部分形成肾上腺髓质。因此绝大部分嗜铬细胞瘤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肾上腺外的嗜铬细胞瘤可发生于自颈动脉体至盆腔的任何部位,但主要见于脊柱旁交感神经节(以纵隔后为主)和腹主要见于分叉处的主动脉旁器(Z...
- 外科大成
拼音:wàikēdàchéng英文:《外科大成》为外科著作。四卷。清·祁坤撰于1665年。卷一为总论部,历述痈疽等病的诊治要点、各种治法及常用方剂;卷2~3为分治部,按照头面、颈项、背、腰、胸腹等身体部位分列各种外科疾病的证治、验案;卷4为不分部位的大毒与小疵(包括各种内痈、疔疮、流注、瘿瘤、金疮等全身性疾病)及小儿疮毒的证治。本书在外科辨证和治法方面均较详细。清代官修的《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 外科方外奇方
拼音:wàikēfāngwàiqífāng英文:《外科方外奇方》为外科方书。四卷。清末·凌奂撰。撰年不详。本书收集作者常用的外科经验方(包括五官科及皮肤科),分为升降部(系化学制剂类)、围药部、内消部、内护部、化毒部、拔毒部等共21类,附补遗方1类。现有《三三医书》本。另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多囊肾(外科)
白饮食,避免过分的剧烈活动,避免任何感染及外伤,上述措施对保护肾功虽有好处,但终少积极意义。近年来,对已经确诊之早期病例,常积极采取减压手术,收到一定的效果。当有梗阻、结石、感染、严重的挤压症状时,外科手术更是必须考虑的,如解除梗阻、取出结石、引流感染、切开过大囊肿的减压手术等。本病之预后不佳,过去在成年病例发现本病后,一般平均存活年限在10年在右,而出现尿毒症后生存年限,常不超过5年。现在对早期...
- 华佗外科
拼音:huátuówàikē英文:《华佗外科》为书名。见明·殷仲春《医藏书目》。卷数不详,已佚。...
- 外科心法
拼音:wàikēxīnfǎ英文:《外科心法》为书名。1.明·薛己撰,7卷。约撰于16世纪中期。本书是以外科医论和医案为主的著作。卷1~2集录各家外科诊治大法;卷3~6多系作者治疗多种外科病证的医案;卷7总列以前各卷所用方剂并附经验方。2.清·唐黉辑。10卷。刊于1775年。系节录自《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一书,内容并无新的补充。...
- 三尖瓣狭窄(外科)
拼音:sānjiānbànxiázhǎi(wàikē)概述:风湿性单独三尖尖瓣狭窄极为少见。三尖瓣狭窄几乎都伴有二尖瓣和/或主动脉瓣病变,而且兼有三尖瓣关闭不全。作为风湿热的后遗症,病理变化和二尖瓣狭窄相似,即瓣膜纤维化增厚,边缘有赘生物生长,三个瓣膜相互粘连或融合,形成三角形狭窄瓣孔。病变也可延及腱索和乳头肌。但三尖瓣病变的程度和范围较二尖瓣为轻,瓣膜下融合很少见,且很少有钙质沉积。狭窄形成后,...
- 妊娠合并外科急腹症
痛与子宫的关系,子宫有无收缩、收缩频率、软硬度、子宫底高度及局部有无压痛,注意胎动与胎心的变化。3.B超检查注意阑尾、肝脾、胆囊、胰腺、肠道有无异常回声,并同时探查子宫胎盘,胎心音和卵巢等有无异常,以资鉴别。4.检验根据病情可检测血,尿常规,淀粉酶等。治疗方案:1.排除产科情况后,请外科会诊并共同处理。2.手术时间应视病情而定,操作应轻柔,减少对子宫刺激。3.选用对胎儿安全又广谱的抗生素预防感染。...
-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
拼音:gāoxuèyānǎochūxuèwàikēzhìliáolínchuánglùjìng(2010niánbǎn)英文:基本信息:《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临床路径(2010年版)》由卫生部于2010年11月5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175号)印发。发布通知:关于印发颅骨凹陷性骨折等神经外科11个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0...
- 蛲虫病(外科)
拼音:náochóngbìng(wàikē)概述:蛲虫病(enterobiasis)是以引起肛门、会阴部瘙痒为特片的一种肠道寄生虫病。世界各地流行极广,全世界感染人口300~500百万,我国南方、北方普遍流行,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尤其集体机构儿童感染率高。国内调查资料表明儿童感染率达40%~70%,城市中群居儿童感染率又高于农村。在卫生条件差的家庭往往多数成员同时患病。因素蛲虫病的值得重视的疾病。...
- 急性心包炎(外科)
拼音:jíxìngxīnbāoyán(wàikē)概述:急性心包炎是心包膜的脏层和壁层的急性炎症,有时可合并心肌炎和心内膜炎。诊断:(一)症状早期感染时有寒战、发热、出汗、全身不适。以后出现心包炎症,有心前疼痛,疼痛局限于心前区和胸骨下部,放射至左肩和背部。心脏压寒有呼吸困难、烦躁不安、紫绀和休克。心包积液压迫肺、气管,使通气受限制,加重呼吸困难。(二)体征病员气急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
- 急性肾功能衰竭(外科)
拼音:jíxìngshèngōngnéngshuāijié(wàikē)概述:急性肾功能衰竭是继发于休克、创伤、严重感染,溶血和中毒等病因的急性肾实质损害的总称,是一个综合症。它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肾小管坏死,临床上出现少尿或尿闭,并伴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体内代谢紊乱及尿毒症。近年来有另一种尿量正常或尿量较多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特点是尿量正常或较多,但氮质血症逐日加重乃至尿毒症,称为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
- 外科正宗
拼音:wàikēzhèngzōng英文:WaikeZhengzong;OrthodoxManualofExternalDiseases《外科正宗》为中医外科著作。四卷(又有十二卷本,内容相同)。明·陈实功撰。刊于1617年。全书共分157篇。卷一为外科总论,包括痈疽原委、治法、五善、七恶、调理及痈疽图形等15篇;卷二至三论流注、乳痈、肠痈、脏毒、痔疮、鱼口便毒、杨梅疮等14篇;卷四为阴疮、伤寒发颐...
- 矫形外科常规
关系改变,但肱骨髁上骨折时三者关系不变。(7)腕关节检查:Finkelstein征:拇指内收后握拳,腕关节尺偏位,如诉桡骨茎突处疼痛则为阳性。见于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辅助检查1.实验室检查按照普通外科一般常规执行。2.X线检查X线平片要求:(1)应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提出正确的投照位置。通常采用正、侧位,必要时应加摄特定位置如斜位、切线位或轴位等X线平片或健侧相应部位的对比X线片。(2)四肢骨照...
- 脊髓肿瘤(外科)
拼音:jǐsuǐzhǒngliú(wàikē)概述:脊髓髓内肿瘤相对少见,约占椎管内肿瘤的10%~15%,较多见于颈段及胸段,80%为神经胶质瘤,其中以室管膜瘤最多,约占55%~60%;其次为星形细胞瘤,约占30%。其他较少见的尚有血管瘤、脂肪瘤、转移瘤和先天性肿瘤等。病理上主要侵犯灰质,有垂直发展倾向。肿瘤累及脊髓灰质,出现相应的结构损害之征象,如感觉障碍或感觉分离,肌肉萎缩等。椎管梗阻比髓外肿...
- 中医外科诊疗学
拼音:zhōngyīwàikēzhěnliáoxué英文:《中医外科诊疗学》为外科著作。张赞臣编。本书试图用中西医对照的方式对中医外科病的诊断和治疗、加以归纳整理,内容多采取论述配合表解方式加以阐析。所论外科病证,能结合古今常用方剂予以介绍,并附作者常用经验方。1956年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中医外科临床手册
拼音:《zhōngyīwàikēlínchuángshǒucè》《中医外科临床手册》外科著作。上海中医学院外科学教研组等编著。总论部分介绍病历的编写、诊断、治法及诊疗技术操作等。各论部分包括一般外科病、肛门病、皮肤病、眼耳鼻喉口腔病、常见外科急症等五章。主要根据实际临床体验结合现代医学的检验方法,或其他诊治法,对其中各种病证作简要的叙述,内容切于实用。1966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神经外科常规
拼音:英文:病案记录神经外科病历书写要求,除参照普通外科及神经科病历要求书写外,应特别注意下列各项。病史及体格检查1.在头颅部外伤伤员中,应重点记载受伤时间、致伤原因、受伤当时的意识状态,有无近事遗忘,头颅着力部位及运动方向,伤后有无头痛、呕吐和抽搐等。2.可疑有颅内压增高的患者,应询问头痛的性质,发作时间、部位及与休息的关系,发作时有无恶心、呕吐、视力障碍和昏睡等。病史中有无高血压、屈光不正、慢...
- 外科
拼音:wàikē英文:surgery;surgicaldepartment外科为学科名。中医学以外科命名本专科者始于宋。见宋代伍起予《外科新书》。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机、治法为主的专门学科。为存目外科专书。宋代以前之外科多以疡医之类名之。是研究体表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诊断、治法、医疗技术等之专门学科。包括有痈、疽、疮、疡、疥、癣、伤折等等疾病。宋以后此类疾病之专门著作多以外科名之。...
- 单纯性甲状腺肿(外科)
拼音:dānchúnxìngjiǎzhuàngxiànzhǒng(wàikē)概述:由于摄碘不足,血中甲状腺激素浓度低,使垂体前叶分泌多量的促甲状腺激素,促使甲状腺呈代偿性肿大,通称为单纯性甲状腺肿。肿大甲状腺组织继而不规则增生和再生,出现结节则称结节性甲状腺肿。诊断:1.多见于地方性甲状腺肿流行区,病程长,可数年或十数年。2.始有双侧甲状腺弥漫性肿大,后在甲状腺内(一侧或两侧)出现单个或多个大小...
- 布氏杆菌病(外科)
拼音:bùshìgǎnjun1bìng(wàikē)概述:布氏杆菌病(brucelosis)又称马尔他热(Moltafever)或波浪热(undulantfever)是布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是一种家畜及人共患的地区性流行病。此病遍及全世界各地,在我国则多见牧区,主要在内蒙、新疆、青海、甘肃、宁夏、山东等地有流行区。南方则少见。根据不同的传染源和不同型的菌种,国际上将布氏杆菌分为6个型:主...
- 神经外科监护
音:shénjīngwàikējiānhù颅内压监护适应症1.重型颅脑伤患者。2.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颅内动脉瘤和动静脉畸形出血患者。4.某些择期开颅术后患者。5.其他需要了解颅内压动态变化的神经外科患者。方法及内容脑室内压监护通常采用侧脑室前角穿刺法。在冠状缝前或发际内2cm、正中矢状线旁2.5cm交点,用颅锥或颅钻钻孔,达硬脑膜。以穿刺针经颅骨孔刺入,与矢状面平行,针尖向后下方,对准两侧外耳...
- 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拼音:pǔtōngwàikēyībānhùlǐchángguī1.入院一般常规工作见入院与出院有关常规。2.急诊入院手术患者在无医嘱前,不给任何饮食。3.经常注意创口敷料有无染血、渗出液,敷料有无脱落、移动或过紧等现象,有无循环障碍,有无感染表现。4.置有胃肠减压管的患者,应经常检查其吸引效果,注意管腔是否通畅;如有阻塞,应以少量生理盐水冲洗。5.各种引流管,应妥善固定并接于适当装置上,经常检查,...
- 普通外科一般诊疗护理技术常规
拼音:pǔtōngwàikēyībānzhěnliáohùlǐjìshùchángguī术前一般准备1.术前应重复作详细的体格检查及必要的检验(大手术前要作血常规,胸透或胸片,心、肝、肾功能检查),特别应注意检查血压、心、肺、咽喉、手术部位等。2.正常后施行手术,但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准备时间不宜过长。3.手术区域皮肤准备,除急症外,须于手术前1d完成;颅脑手术须于当日晨或手术前1d下午剃光头发。皮...
- 梅尼埃病的外科治疗
拼音:méiníāibìngdewàikēzhìliáo本文所述的眩晕手术具体是指梅尼埃病的外科治疗,其基本原理和方法也适用于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和迷路外伤所造居的眩晕。适应证梅尼埃病的保守疗法有限制盐分、利尿、镇静、组胺治疗、脱过敏和链霉素注射等。手术只用于药物治疗无效,不能工作,急于求愈的病人。约有5%梅尼埃病符合上述条件。手术对象以单耳有病为宜。虽然约有5%-20%为双侧病变。但双耳同时起病...
- 横窦周围脓肿和横窦栓塞的外科疗法
拼音:héngdòuzhōuwéinóngzhǒnghéhéngdòushuānsāidewàikēliáofǎ横窦周围脓肿和横窦栓塞的外科疗法适应证若中耳炎的颅内并发症状和检查提示有横窦周围脓肿或栓塞的可能性时,应该即行手术治疗。手术图解图1脑膜窦图2乙状窦的位置图3穿刺和切开横窦壁图4取出阻塞性血栓图5颈内静脉结扎的切口图6颈内静脉结扎的部位手术器械器械准备与一般乳突手术相似。术前准备同单纯乳...
- 泌尿外科护理常规
拼音:mìniàowàikēhùlǐchángguī除同普通外科一般护理常规外,应特别注意下列各项:1.新入院患者,应连续每天留尿共2-3d,做常规检查。疑为结核患者,应连续留夜尿或24h尿液3d,查耐酸杆菌,怀疑肿瘤者留晨间第1次全尿作脱落细胞检查,连续3d。尿容器须清洁消毒,作好标志,送交检验科或病理科。2.除非另有医嘱,一般应鼓励患者多饮水。3.作各种特殊检查、治疗或在手术前,须耐心向患者作...
- 蓝氏贾第鞭毛虫病(外科)
拼音:lánshìjiǎdìbiānmáochóngbìng(wàikē)概述:人体感染贾第虫后,无临床症状者称带虫者。本病主要症状是腹痛、腹泻、腹胀、呕吐、发热和厌食等,典型病人表现为以腹泻为主的吸收不良综合征,腹泻呈水样粪便,量大、恶息、无脓血。儿童患者可由于腹泻,引起贫血等营养不良,导致生长滞缓。若不及时治疗,多发展为慢性,表现为周期性稀便,反复发作,大便甚臭,病程可长达数年。诊断:㈠临床诊...
- 精神外科
拼音:jīngshénwàikē英文:Psychosurgery采用外科手术造成脑部某些部位损害用以治疗精神病,称之为精神外科,精神外科主要是建立在边缘系统生理和病理生理学研究基础上,对精神医学!临床有着重要意义。在精神外科发展史上较有影响力的是Moniz在20世纪30年代采用两侧额叶白质切断术治疗如更年期忧郁症、焦虑症和躁狂症等。近年来,由于神经外科技术的进展,又采用前额叶超声治疗(用超声波引起...
-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外科治疗
手术名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的外科治疗别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分类:心血管外科/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7.3312概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是由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右心室特异性变化所组成的综合征,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 外科蟾酥锭
拼音:wàikēchánsūdìng《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南京方):组成:蟾酥2钱,樟脑1钱,制没药2钱,飞朱砂1钱,制乳香2钱,轻粉5分,明雄黄2钱,麝香3分,巴豆霜2钱。主治:初起之疔疮、痈疡、脑疽。用法用量:每周1锭,用醋磨敷患处。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将蟾酥用酒化开,加米糊做锭,每锭重3分。用药禁忌:不可内服。...
- 镫骨外科
手术名称:镫骨手术别名:蹬骨手术;镫骨外科;蹬骨外科分类:耳鼻喉科/中耳手术/耳硬化病手术ICD编码:19.002概述:凡镫骨型耳硬化症气导听力损失30dB以上,气骨导差15dB以上,语言辨别率大于60%者,从13~80岁均可进行手术。不管采用何种镫骨手术,都必须满足三个解剖要求:①使固定的镫骨足板活动,或去除足板的部分;②砧骨长脚与前庭窗之间安装一新的连接物,可为后足弓或其他代用品,经足板之窗口...
-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的外科治疗
dewàikēzhìliáo英文:surgicaltreatmentofarrhythmogenicrightvertricularcardiomyopathy手术名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的外科治疗别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分类:心血管外科/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
- 肺炎性假瘤(外科)
拼音:fèiyánxìngjiǎliú(wàikē)概述:肺炎性假瘤是肺内良性肿块,是由肺内慢性炎症产生的肉芽肿、机化、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及相关的继发病变形成的肿块,并非真正肿瘤。肺炎性假瘤较常见。诊断:肺炎性假瘤的诊断存在一定的困难,患者的临床症状较难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部恶性肿瘤鉴别。胸部X线检查为圆形或椭圆形,边缘光滑锐利的结节影,有些边缘模糊,似有毛刺或呈分叶状,与肺癌很难鉴别。肺炎性假瘤在肺...
- 胰腺癌(肝胆外科)
保留部分胰尾则内分泌可以维持,但胰癌周围受侵的血管亦要切除,不但手术创伤大,1、3年治愈率尚需大宗病例佐证;深度黄疸者,术前是否要经PTCD引流减压,亦未完全取得一致的看法。以上几个问题一直在困惑着外科医生,有时难以确定治疗方案。表1根治性胰腺切除后1年、5年生存率及影响的因素因素1年(%)5年(%)部位胰58.510.4壶腹周围78.652.4肿瘤分级Ⅰ或Ⅱ75.053.6Ⅲ或Ⅳ63.618.5...
- 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
手术名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全的外科治疗别名: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外科治疗;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的外科治疗分类:心血管外科/心律失常的外科治疗/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非缺血性室性快速心律失常的手术治疗/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7.3312概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发育不良是由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和右心室特异性变化所组成的综合征,又称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
- 胸部外科一般护理常规
拼音:英文:一般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内容:1.入院时测体重及血压,并记录于体温单上。2.测体温、脉搏2/d,观察3d正常者改每日下午4时测量1次。患者若有发热,测体温至少3/d。若因房颤有心率绝对不齐者,应测量脉搏、心率。3.按分级护理医嘱,指导患者卧床休息或适当活动。4.指导肺部疾病咳痰较多者顺位排痰,并记录每日痰量。5.严格根据医嘱,按时用药。随时观察服药效果和不良反应。服强心甙类药物前,应先测脉...
- 外科真诠
拼音:wàikēzhēnquán英文:《外科真诠》为外科著作。二卷。清·邹岳撰于1838年。上卷为疮疡总论及身体各部发有定位的疮疡;下卷为发无定处的疮疡、小儿诸疮及奇怪疮毒;末附以经络内景图说、脉学提要、杂症、药品揭要、及吴锦堂、胡俊心二氏的外科医案。现存清刻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 显微外科技术
拼音:xiǎnwēiwàikējìshù英文:microsurgicaltechnique显微神经外科技术是指在显微镜(放大镜)下,应用特制的显微神经外科器材,对颅脑、脊髓区的神经、血管和肿块组织等,进行分离、移植、切除、磨开、吻合和连接等细微操作的统称。要求手术者和助手必须训练有素,熟知颅脑、脊髓部位,特别是颅底、各脑池和其内血管、神经走行和位置等的显微神经解剖学,熟练掌握显微镜和显微器材的性能...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