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提示:本文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本站不出售任何药品、器械,也不为任何药品、器械类厂家提供宣传服务。药品类信息为研究性资料,仅供专业人士参考,请不要依据本站信息自行用药。
2 注解
《内经博议》为医经著作。四卷[1]。清·罗美撰[1]。刊于1675年[1]。本书是作者针对《内经》中的一些主要内容予以阐述,从而形成的论文集[1]。共分天道、人道、脉法、针刺、病能、述病六部分,每部又有若干篇[1]。文字清新,论辨透彻。作者根据《内经》原文参考各家注释予以阐述[1]。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1]。
3 参考资料
古籍中的内经博议
- 《内经博议》:题辞
。如是者三十年。君之读书乐道。视壮年又何如。而内经博议诸书出矣。人谓与东逸先生同时朝夕讨论不倦。所重...
- 《内经博议》:[卷之一天道部]正六气说
之气。标本之说。于是可见矣。此为主气司天。所加为客气。主客之分以此。《内经博议》清罗美公元1675年...
- 《内经博议》:[卷之一天道部]五运说
。是以恶所不胜。归所同和。随运归从。而生其病。故五运为该年之根本也。《内经博议》清罗美公元1675年...
- 《内经博议》:[卷之一天道部]地上三阴三阳说
二象。东为阳。南为阳中之阴。此天之二象。而生长收藏之理。备着于此矣。《内经博议》清罗美公元1675年...
- 《内经博议》:[卷之一天道部]天道六气中见论
。中见阳明。前以湿治燥。兹以燥胜湿也。其参和节宣如此。是则所谓本也。《内经博议》清罗美公元1675年...
- 更多古籍中的内经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