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词条:陆氏三世医验
摘要:《陆氏三世医验》医案著作。又名《习医钤法》。五卷。明·陆岳及其子肖愚、孙祖愚撰。刊于1838年。内载一世医案66例,二世39例;三世63例;附陆氏自制各方。医案详载病状、病因及望、闻、问、切辨证过程,治病能求得其本既能抓住主要病症,又能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随证处方,灵活化裁。寓变于常,颇有特色。如胎逆重用大黄峻下,痢疾用补塞法等。现存几种清刻本,石印本。
查看全文 [ 最后修订于2009/1/6 15:24:31 179字 ]
相关词条:
- 陆氏三世医验
拼音:《lùshìsānshìyīyàn》《陆氏三世医验》医案著作。又名《习医钤法》。五卷。明·陆岳及其子肖愚、孙祖愚撰。刊于1838年。内载一世医案66例,二世39例;三世63例;附陆氏自制各方。医案详载病状、病因及望、闻、问、切辨证过程,治病能求得其本既能抓住主要病症,又能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随证处方,灵活化裁。寓变于常,颇有特色。如胎逆重用大黄峻下,痢疾用补塞法等。现存几种清刻本,石印本。...
- 夫子脉诀
拼音:fūzǐmàijué英文:《夫子脉诀》为书名。即所渭“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成书年代不详,已佚。...
- 素女脉诀
拼音:《sùnǚmàijué》《素女脉诀》脉学著作。即所谓“三世医书”之一。唐·孔颖达《礼记正义》:“三世者,一曰《黄帝针灸》;二曰《神农本草》;三曰《素女脉诀》;又云《夫子脉诀》……”原书已佚,其具体内容,撰人撰年均无可考。...
- 达气养营汤
拼音:dáqìyǎngyíngtāng处方:人参3克,黄连3克,当归身9克,白芍9克,川芎4.5克,木香3克,白豆蔻3克。功能主治:清肝泻火,活血调经。主肝胆火郁。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陆氏三世医验》卷五...
- 参耆托里散
1钱,黄耆(炒)1钱,白术(炒)1钱,当归1钱,熟地1钱,芍药(酒炒)1钱,茯苓1钱,陈皮1钱。主治:疮疡气血俱虚,不能起发,或腐溃不能收敛,及恶寒发热者。用法用量:水煎服。临床应用:瘀血成毒《陆氏三世医验》:吴江宁见源,久居林下,年近古稀,常自逞强健,乘船起岸,每不欲人扶,一日下舟,偶而失脚堕水,足大股挫气作痛,左胁亦引痛,顺气活血之药服至数十帖,两处之痛,已愈三月矣,忽于左股内髀枢作痛,疼痛日...
- 习医钤法
拼音:xíyīqiánfǎ英文:《习医钤法》即《陆氏三世医验》,为医案著作,5卷,明·陆嶽及其子肖愚、孙祖愚撰,刊于1838年。内载一世医案66例;二世39例;三世63例;附陆氏自制各方。医案详载病状、病因及望、闻、问、切辨证过程,治疗能抓住主要病证,或舍证从脉,或舍脉从证,随证处方,灵活化裁。如胎逆重用大黄峻下,痢疾用补塞法等。治法寓变于常,颇有特色。...
- 吴通
拼音:wútōng英文:吴通为明代医家。履贯不详。精脉经、本草、素问三世之书,尤妙针法。...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理局组织编写的《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跟师学习,通过跟随有一定专长及临床特色的指导老师学习,使中医全科医师在全面学习各学科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预期发展方向,学习和整理带教老师的学术经验和技术专长,熟悉并基本掌握带教老师的临床经验和基本技能、技艺并形成自身相对稳定的中医临床辨证思维。(一)临床理论培训:本部分学习内容包括中医全科临床常见病证及处理等相关问题与相关学科的新进展。由学员...
- 医医医
拼音:《yīyīyī》《医医医》医论著作。三卷。清·孟今氏撰于1902年。本书旨在阐述医治医界弊病的医法,故题名为《医医医》。作者分别指出历代统治者不重视医药,使生民涂炭;有些患者骄奢淫逸,重财轻命自食恶果;有的医生不学无术,误人性命,皆各为一弊。而作者只能医治后者。该书有颇多精辟见解。现有宣统年间铅印《三三医书》本。...
- 重古三何医案
拼音:《zhònggǔsānhéyīàn》《重古三何医案》医案著作。三卷。清·何元长、何书田、何鸿舫撰。陆锦燧等选。刊于1918年。陆氏选录清代江苏青浦何姓三世医案。其中以何书田医案叙述病源、病状较为详尽,治法切于实用,从中可以分析出三何的学术思想和用药特点。现存石印本。...
- 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
通门诊就诊人次占比逐步降低10住院的人次人头比监测比较11手术类型构成比监测比较12门诊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监测比较13住院收入占医疗收入的比重监测比较14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逐步降低15检查和化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逐步降低16卫生材料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逐步降低17挂号、诊察、床位、治疗、手术和护理收入总和占医疗收入比重逐步提高18百元医疗收入消耗的卫生材料费用逐步降低19平均住院日逐步降低2...
- 中医医院神志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药和神志病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药与神志病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中医药和神志病诊疗经验,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药和神志病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药理论、中医神志病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疑难、危重精神神志疾病...
- 中医医院肾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握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肾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肾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熟悉肾穿刺及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所要求的各种操作技术,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
- 中医医院脾胃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景岳全书》)71.胃苓汤(《丹溪心法》)72.温胆汤(《备急千金要方》)73.乌梅丸(《伤寒论》)74.吴茱萸汤(《伤寒论》)75.五苓散(《伤寒论》)76.五皮饮(《华氏中藏经》)77.五仁丸(《世医得效方》)78.犀角地黄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9.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80.香苏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1.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82.小柴胡汤(《伤寒论》)83.小承气汤...
- 中医医院内分泌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掌握内分泌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某些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内分泌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内分泌...
- 中医医院血液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金匮要略》)68.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69.天麻钩藤饮(《中医内科杂病证治新义》)70.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71.吴茱萸汤(《伤寒论》)72.五苓散(《伤寒论》)73.五仁丸(《世医得效方》)74.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75.犀角地黄汤(《小品方》录自《外台秘要》)76.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7.逍遥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8.小柴胡汤(《伤寒论》)79.小蓟...
- 中医医院肺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见附件),掌握肺病科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及常用急救技术。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病和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肺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肺病的诊...
- 中医医院心血管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剂(见附件),掌握心血管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及心肺复苏术。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相当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心血管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和疑难心血...
- 中医医院脑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证直诀》)43.六郁汤(《医学入门》)44.龙胆泻肝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45.麦味地黄丸(《寿世保元》)46.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47.增液承气汤(《温病条辨》)48.牛黄清心丸(《痘疹世医心法》)49.理中丸(《伤寒论》)50.杞菊地黄丸(《医级》)51.牵正散(《杨氏家藏方》)52.羌活胜湿汤(《内外伤辨惑》)53.清热化痰汤(《证治准绳》)54.清营汤(《温病条辨》)55.左金丸...
- 中医医院老年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100首常用方剂(见附件),掌握老年病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老年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
- 中医医院风湿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
),掌握风湿病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常用诊疗技术的操作。中医类别主治医师应在达到住院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对部分病种具有较高的中医诊疗水平,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积累丰富的诊疗经验,具备常见风湿病科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中医类别副主任医师以上医师应在达到主治医师基本要求基础上,具有较高的中医理论素养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具备对少见、危重、疑难风湿病的...
- WS435-2013医院医用气体系统运行管理
设、电气设备安装和维修人员应具备执业资格要求,不得私自设置临时用电线路和设备;d)每周对各种用电、用气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禁止带故障运行;e)对于新增用电、用气设备的使用要求,应办理报批手续,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4.5.7值班制度应包括下列内容:a)按月制定工作人员值班表;b)值班室应具备的资料、工具及配件;c)非工作人员不应进入设备机房,外来参观者经主管领导同意后方可进入,并记录;d)操...
- 浙江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监督管理办法
用负全面责任。医疗机构应当根据其规模和管理需要,设置药品、医疗器械管理组织或者配备管理人员,建立管理制度,明确并落实职责。第二章药品、医疗器械的采购与储存: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建立药品、医疗器械进货查验制度,对相关证明文件进行查验:(一)从药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采购药品、医疗器械的,应当查验《药品生产许可证》、药品批准证明文件或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书;(二)从药品批...
-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中医药壮医药条例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制定政策或者采取相关措施,鼓励高等中医药、壮医药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和贫困地区从事中医药、壮医药工作,鼓励城镇医疗机构支援和帮助农村中医、壮医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能力与水平,鼓励有经验的执业医师、药师到农村开展中医药、壮医药服务。第十九条自治区人民政府卫生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制定中医药、壮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和名老中医药、壮医药专家评审制度,做好名老中医药、壮医药专家学术理论、临床经验、...
- 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wèishēngjīgòuyīliáofèiwùguǎnlǐbànfǎ2003年8月14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3年10月1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制定本办法。第二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管理。第三条卫生...
- 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试行)
写中涉及的诊断,包括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其中中医诊断包括疾病诊断与证候诊断。中医治疗应当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第十一条对按照有关规定需取得患者书面同意方可进行的医疗活动(如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实验性临床医疗等),应当由患者本人签署同意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患者因病无法签字时,应当由其近亲属签字,没有近亲属的,由其关系人签字;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近亲属...
- 医疗卫生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办法
管理。第九条医学装备管理部门主要职责包括:(一)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建立完善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工作制度并监督执行;(二)负责医学装备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实施等工作;(三)负责医学装备购置、验收、质控、维护、修理、应用分析和处置等全程管理;(四)保障医学装备正常使用;(五)收集相关政策法规和医学装备信息,提供决策参考依据;(六)组织本机构医学装备管理相关人员专业培训;(七)完成卫生行政部...
- 东医四象诊疗医典
拼音:dōngyīsìxiàngzhěnliáoyīdiǎn英文:《东医四象诊疗医典》为医方书。5篇。杏坡撰于1940年。着重论述四象人的生理、病理,四象药理学,四象人的类型鉴别。并对四象的外感诸病、内伤杂病、妇人产前产后、小儿等疾病的临床证候,处方用药亦进行详细论述。本书是朝医学重要经典著作之一。...
- 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
uézhuānyèyīliáozhìliàngkòngzhìzhǐbiāo(2015niánbǎn)英文:《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于2015年3月31日国卫办医函〔2015〕252号发布。重症医学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版)一、ICU患者收治率和ICU患者收治床日率:定义:ICU患者收治率是指ICU收治患者总数占同期医院收治患者总数的比例。ICU患...
- 孙朝宗医论集
拼音:sūncháozōngyīlùnjí英文:《孙朝宗医论集》为书名。孙松生编。全国名老中医医案医话医论精选。2008年9月学苑出版社出版。孙朝宗为孙氏从事医学第四代,自幼拜当地针灸名家苏兆仪为师,尽得其传。尔后克绍祖业,山东中医学院中医专科毕业后.从事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善用经方,长于疑难杂病。...
- 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拼音:gǔjīnzhēnjiǔyīànyīhuàhuìcuì英文:《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为书名。高忻洙、张载义等编著。1990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对针灸医案、医话的概念、源流、作用、书写作了全面论述;并集古今针灸医案465则,以按语形式对原案作出分析。...
- 医医小草
拼音:《yīyīxiǎocǎo》《医医小草》医论著作。清·宝辉撰于1901年。作者指出有关寒、温、疫三病的治法,金、元诸家均有所偏,乃细心体味。总括有关重点问题18条予以辨析。文字简要,说理清晰。所附《游艺志略》为作者与其师友的医理问答。此书收入《珍本医书集成》中。...
- 传统医学师承和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考试办法
老师应当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具有中医类别中医或者民族医专业执业医师资格;(二)从事中医或者民族医临床工作15年以上,或者具有中医或者民族医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特的技术专长;(四)遵纪守法,恪守职业道德,信誉良好;(五)在医疗机构中坚持临床实践,能够完成教学任务。第九条师承人员应当与指导老师签订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统一式样的师承关系合同。师承关系合同应当...
- WS/T508—2016医院医用织物洗涤消毒技术规范
与时间)环节和相关洗涤设备、人员、环境,以及清洁织物质量标准等;c)对生物污染风险识别和控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并提出可持续改进措施。4.1.1.6应与社会化洗涤服务机构建立医用织物交接与质量验收制度。4.1.2洗衣房管理:4.1.2.1应建立医用织物洗涤消毒工作流程、分类收集、洗涤消毒、卫生质量监测检查、清洁织物储存管理、安全操作、设备与环境卫生保洁以及从业人员岗位职责、职业防护等制度。...
- 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
拼音:guójiāzìránjījīnwěiyuánhuìyīxuékēxuébù国家自然基金委员会医学科学部成立于2009年9月1日。医学科学部简介医学科学部负责组织拟定医学科学领域的发展战略、优先资助领域和项目指南;负责受理、评审和管理各类医学科学基金项目;负责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组织与管理;负责专家评审系统的组织与建设;承担重要科学问题的咨询;承办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办的其他事项。医学科学部主要...
- 医院内坏疽
系在皮肤损伤后或手术所致的皮肤乃筋膜的感染,导致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而引起皮肤及筋膜坏死。坏死性筋膜炎是一种广泛而迅速的皮下组织和筋膜坏死为特征的软组织感染,常伴有全身中毒性休克。早在1871年美国外科医师JosepohJones称本病为“医院内坏疽”。1909年Fedden描述该病,称之为“急性感染性坏疽”;以后Mccafferty等称本病为“化脓性筋膜炎”;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
- 清代名医医话精华
拼音:《qīngdàimíngyīyīhuàjīnghuá》《清代名医医话精华》医案著作。秦伯未编。刊于1929年。全书选辑清代喻昌、张璐、徐大椿、王士雄等二十位医家属于笔记体裁的治案,以内科杂病为主;编辑以医家为纲,以病证为目,每证在病因、证候及辨证、立法处方等方面分析较详。但其叙述或不免于冗杂。现存初刊铅印本及195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排印本。...
- 医学说约
拼音:《yīxuéshuōyuē》《医学说约》综合性医书。一卷。秋田散人撰,撰年不详。本书以论述杂症为主,首列提纲,次分风、寒、暑、湿、燥、火、脾胃、气、血、痰、虚、妇人共十二门。扼要地叙述多种常见病证的病因、脉证及治疗大法,但不介绍具体治疗方剂,后编入《三三医书》中。...
- 中西医临床医学
拼音:zhōngxīyīlínchuángyīxué中西医临床医学:(五年制、理科,授予医学学士学位)1、中西医临床医学主要课程: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中医基础理论、免疫学、微生物寄生虫学、医用生物学、药理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组织胚胎学、方剂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精神病学、预防医学等。2、特色与优势:面向新世纪,该专业在传授传统中医学理论...
- 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军事医学2013年版)
线损伤与防护(2)红外线损伤与防护(3)气象因素对军人健康综合影响、评价与防护2.军队给水卫生(1)水源卫生侦察(2)军队常见介水传染病的危害、预防及控制(3)军队战时饮用水卫生标准(4)野外水质检验与改善(5)野战及特殊条件下给水3.阵地、坑道、密闭环境与野营卫生(1)战场尸体处理(2)军队密闭环境、坑道有害因素的危害、监测与防护(3)野战宿营卫生三、军队营养与食品卫生1.军人营养需要(1)军...
-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管理规定
ìduǎnqīxíngyīguǎnlǐguīdìng2008年3月12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2008年12月29日发布,自2009年3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为了加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医师(以下简称港澳医师)在内地短期行医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以下简称《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港澳医师是指具有香港特别行政区或...
-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大纲(试行)
腹泻、失眠、消瘦、乏力等常见症状的诊断和鉴别诊断。2.临床基本技能。掌握:体格检查操作规范;心电图机操作及注意事项;掌握无菌操作的基本步骤与方法;临床常见X线、B超结果的解读;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和化验值的解读;门诊、住院病历的基本内容与书写要求;常用药物的合理应用。熟悉:临床培训基地的规章制度。(二)科室轮转。:1.内科。(1)心血管系统疾病。①实训内容:高血压病、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 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
拼音:zhōngyīzuòtángyīzhěnsuǒguǎnlǐbànfǎ《中医坐堂医诊所管理办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仅供试点工作使用)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中医坐堂医诊所的管理,保障公民享有安全、有效、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药品零售企业申请设置的中医坐堂医诊所,适用本办法。第三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
- 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拼音:《qīngdàimíngyīyīànjīnghuá》《清代名医医案精华》医案著作。秦伯未编。书成于1928年。全书选辑清代叶桂、薛雪、吴瑭、张聿青等二十多位医家约2000条医案,其中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他科病证。以医案为纲,以病证为目,分类清楚。可以相互比较、分析出各个医家的学术特点及其在各类疾病的治疗经验。选案多属记录简要,方治切于病情,并对病理有一定阐发者。现存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194...
- 医护记录中的中医内容
拼音:yīhùjìlùzhōngdezhōngyīnèiróng除病历外,各项医护记录可参考西医的格式,并在相应部分记录中医辨证和应用中医中药情况。门诊病历简要记录望、闻、问、切内容,辨证分析,初步诊断及治法(方药、方名、药味及剂量、用法),医师签名。住院病历问诊包括主症、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家族史,同医护记录中的入院病历。望诊:神色形态方面注意神志、精神、体态及气色。各部位望诊:包括头面、...
- 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
拼音:xiànjíyīyuàngǔgànyīshīpéixùnxiàngmùguǎnlǐbànfǎ(shìxíng)英文:《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由卫生部于2012年6月6日卫办医管发〔2012〕76号印发,自2012年6月6日起实施。县级医院骨干医师培训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贯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精神,加强县级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组织实施好县...
- 陕西省医疗机构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办法
生院代为采购药品或者由本地的药品配送中心进行配送。乡镇卫生院代为采购药品的,应当持有村卫生室、个体诊所出具的委托书,接受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第九条医疗机构购进药品,应当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验明药品合格证明和其他包装标识;对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不得购进。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真实、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药品购进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3年;药品有效期超过3年的,保存...
- 现代医学奇葩——介入医学
拼音:xiàndàiyīxuéqípā——jièrùyīxué介入医学,是现代医学园地中的一朵美丽奇葩。她的神奇之处在于诊疗范围大,治疗难度高,在人体中探幽入微,几乎无所不能。它既能扭转内科药物对改变组织结构无能为力的窘迫,也能避免外科手术对机体“大刀阔斧”的伤害。它对人体损伤极小,可发挥的治疗效果却非常可靠,而且显著!所以,介入医生已经成为今天医学界的“新宠”。为什么介入医学神通如此广大,发展...
- 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
拼音:zōnghéyīyuànzhōngyīlínchuángkēshìjīběnbiāozhǔn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总后勤部卫生部《关于切实加强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的意见》有关精神,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本标准自2009年3月16日起施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基本标准一、科室设置(一)作为医院的一级临床科室。(二)设立中医...
- 医医病书
拼音:《yīyībìngshū》《医医病书》医论著作。二卷。清·吴鞠通撰于1798年。本书针对当时医界时弊而作。着眼于医治医生诊治中的弊病,故题名为《医医病书》。书中辨析多属内科杂证,议论诊治,语多中肯。如诊病以现症为主,治病不必拘执古方,宜针对病情而用药。原书76条,不分类。经曹炳章增补为81条,名为《增订医医病书》,并加了按语。现存石印本。...
- >>点此搜索更多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