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拼音
bèi jí qiān jīn yào fāng
2 英文参考
Beiji Qianjin Yao Fa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Essential Recipes for Emergent Use Worth A Thousand Gold[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注解
《备急千金要方》为中医方剂著作,唐代孙思邈撰[1] 。即《千金要方》[2]。三十卷。成书于永徽三年(652年)[3]。书中列妇、儿、五官、内、外各科疾病的证治、方药及食养、养生、针灸等,是我国现存唐代的一部方书名著[3]。在针灸治法中,尤以灸法为重[3]。二十九、三十两卷专论针灸,并考订绘制经穴图,提出了几种指寸取穴法和阿是穴、保健灸等,又辑录了大量针灸处方和经外奇穴,反映了唐以前针灸学术发展的概况[3]。
《道藏》作九十三卷本,内容同。作者以人命至重,有贵千金,故取“千金”为书名。卷一医学总论及本草、制药等;卷二-四妇科病;卷五儿科病;卷六为七窍病;卷七-十诸风、脚气、伤寒;卷十一-二十系按脏腑顺序排列的一些内科杂病;卷二十一消渴、淋闭等症;卷二十二疔肿痈疽;卷二十三痔漏;卷二十四解毒并杂治;卷二十五备急;卷二十六食治;卷二十七养性;卷二十八平脉;卷二十九-三十针灸孔穴主治。“总篇二百三十三门,后方论五千三百首。”书中所载医论、医方较系统地总结和反映了自《内经》以后、唐代初期以前的医学成就,是一部科学价值较高的著作。此书也充分反映了作者的医学成就、实践经验和学术思想,尤其可贵的是孙氏的医德足为万世法。现存元刻本、多种明刻本、二十余种清刻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年影印日本藏宋本。
《备急千金要方》在线阅读:http://zhongyiguji.21tcm.com/520/beijiqianjinyaofang/index.shtml
4 参考资料
- ^ [1]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6.
-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9.
古籍中的备急千金要方
- 《养生导引法》:[十四、补益门](九)彭祖谷仙卧引法
后世传为彭祖所述的养生导引方书很多,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等书中收载有许多彭祖的导引论。小结∶本篇导...
- 《养生导引法》:一、中风门
耳目聪明,举身无病,邪不忤(侵袭)人也。”《备急千金要方》说∶“和神导气之道,当得密室,闭户安床暖席...
- 《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要方》序
昏愚,乃博采群经,删裁繁重,务在简易,以为《备急千金要方》一部,凡三十卷。虽不能究尽病源,但使留意于...
-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论治病略例第三
转移动,四时逆顺,相害相生,审知脏腑之微,此乃为妙也。《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备急千金要方》:[卷一诸论]议处方第五
据体性冷热,的相主对,聊叙增损之一隅,入处方者宜准此。《备急千金要方》唐·永微三年孙思邈公元652年...
- 更多古籍中的备急千金要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