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应膏

目录

1 拼音

wàn yìng gāo

2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万应膏

2.1 处方

川乌 草乌 生地 白蔹 白及 象皮 官桂 白芷 当归 赤芍 羌活 苦参 土木鳖 穿山甲 乌药 甘草 独活 元参 定粉 大黄各15克

2.2 制法

上十九味,除定粉外,用净香油2.5千克,将药浸入油内,春五夏三,秋七冬十,候日数已足,入洁净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去滓,将油称准,每500克,对定粉250克,用桃、柳枝不时搅之,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薄纸摊贴。

2.3 功能主治

治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

2.4 用法用量

用时贴患处。

2.5 摘录

《医宗金鉴》卷六十二

3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抚顺方)

3.1 方名

万应膏

3.2 组成

羌活2两,透骨草2两,当归2两,赤芍2两,甲片2两,生地2两,防风2两,灵脂2两,连翘2两,官桂2两,白及2两,白蔹2两,白芷2两,草乌5钱,乌药5钱,川军5钱,川乌5钱,苦参5钱,牙皂1两2钱,木鳖肉2两。

3.3 功效

消肿化毒镇痛。

3.4 主治

痈疽,发背,对口,痰核,流注,一切外科疡毒恶疮,未溃者敷之可消,已溃者敷之可敛。

3.5 用法用量

贴敷患处。

3.6 制备方法

香油10斤,漳丹5斤,后兑乳香2两、没药2两熬膏。

4 《袖珍》卷三

4.1 方名

万应膏

4.2 组成

沥青(滤净)10两,乳香3钱,没药5钱,轻粉3钱,雄黄3钱,木鳖子7个(末),黄蜡3钱,油3两(4时加减)。

4.3 主治

痈疽疮疖。

4.4 用法用量

依常法用贴数日,痒有疮,用粉扑之。

4.5 制备方法

上于砂石器内,文武火熬;先将沥青、黄蜡熔开,入药末熬,柳、槐4-5条,把不住手搅,常如鱼津泡起;少顷,入油再熬一饭时,淡黄色,水内漂浮,待沉底扯拔;或硬干再添油,再扯拔,至浮水为度。

5 《瑞竹堂方》卷五

5.1 方名

万应膏

5.2 组成

当归1两,芍药1两,白蔹1两,白及1两,白芷1两,木鳖子1两,杏仁1两,轻粉1两,乳香1两,黄耆1两,巴豆6钱(去皮),雄黄(研)1两,好油3斤,蓖麻子200余个,白矾少许,没药1两(研),黄丹2斤,血余3两(净)。

5.3 主治

一切恶疮,及刀斧所伤,蛇咬狗咬,虫伤,牙痛,心痛,眼痛,腹痛,脚气,骨节疼痛,大人、小儿痹癖。

5.4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酒醋汤送下;肚痛,每服30丸,温酒送下。

5.5 制备方法

上先将乳香、没药、黄丹、雄黄、白矾另研极细外,将余药了碎,同槐条2两,柳条2两锉碎。蓖麻子250个,去皮研碎,先入油内浸1-2日,于铁锅内熬,用槐条2根2尺、柳条2根2尺长,不住手搅,微黑色,滴水中不散,捞去粗滓,再用绵滤净,再入锅内熬滚。先下黄丹,次下血余,次下白矾、雄黄,又下乳香、没药,不住手搅至烟尽。微热,下轻粉搅匀,倾于水盆内浸1宿,出尽火毒,于瓷器内盛之。外用贴之。若心痛,丸如梧桐子大。

6 《青囊秘传》

6.1 方名

万应膏

6.2 组成

制南星4钱,大黄3钱,川乌4钱,桃仁3钱,红花3钱,羌活1钱5分,当归5钱,独活3钱,半夏4钱,草乌3钱,生姜2两,松香末3斤,密陀僧(研末)3两,硫黄(研末)8两,葱白不拘。

6.3 主治

阴症。

6.4 用法用量

摊膏用。

6.5 制备方法

麻油1斤,浸上药5天,熬枯去滓,麻布2层沥净,熬至滴水成珠,入松香、陀僧、硫黄,搅匀,换微火。

7 《外科精义》卷下

7.1 方名

万应膏

7.2 组成

黄柏5钱(研),芍药5钱(研),白芷5钱(研),黄耆5钱(研),木鳖仁5钱(研),杏仁5钱(研),当归5钱(研),白及5钱(研),生地黄5钱(研),官桂5钱(研),玄参5钱(研)(去皮,锉碎),没药5钱(研),乳香5钱(研),白蔹1两,黄蜡1两,黄芩2两,大黄2两,黄丹1斤,脂麻油2斤8两。

7.3 功效

收敛聚脓。

7.4 主治

疮疡初生,肿焮甚,及疮老不能瘥者。

7.5 用法用量

一切疮疡初生,肿焮甚者,无问大小,以膏可肿痕贴之,煎葱白水热淋两炊时,良久再淋,肿消为度。

7.6 制备方法

上药入油内浸1宿,绝早入沙锅慢火熬,用生柳条搅至申时,以焦褐色出火,去粗滓,又以重绵滤过,入丹再熬,旋滴水中成珠子不散者,出火毒绝烟,入乳香、没药、黄蜡搅匀,用瓷器收贮于土内埋7日,取出摊用。

8 《医方类聚》卷一九四引《经验秘方》

8.1 方名

万应膏

8.2 组成

黄丹2斤,没药(另研)1两,乳香(另研)1两,血余(烧头发灰)1两,紫矿1两,槐角1两,鳖子1两,蛤蚧1两,白蔹1两,白芨1两,当归1两,官桂1两,麝香1两,白芷1两,杏仁1两,柳枝条1斤(如著长),脂麻油5斤,血竭(别研)1两。

8.3 主治

痈疽肿毒,恶疮,漏疮,发背,脑疽,疬子疮;寒温气刺痛,冷痹顽麻;牙肿,打扑骨折,内损血毒气不散,刀伤;小儿头面疮疖,聚热杂疮;蜈蚣、蜂儿、蝎螫,犬马咬,蛇伤;火烧,漆疮,疳疮,水毒,臁疮,干湿疥癣;妇人吹奶,产后余血,脐腹刺痛,月水不调。

8.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新汲水送下;又兼催生,产后余血,脐腹刺痛,月水不调,每服20丸,食前温水送下。

8.5 制备方法

上除黄丹、没药、乳香、血竭,余药用油浸1宿,炭火上用铁器熬令变黄,滤去滓;次下黄丹入锅,用新柳枝搅药,烟火尽,入没药、乳香、血竭在内,搅匀,倾在瓷器内,放药硬,用刀子切成块子,油纸封裹,修合时春、秋妙。如下没药时,褐色用之;用时火上熔化,夹纸摊之。妇人吹奶,丸如梧桐子大。

9 《经验奇方》卷上

9.1 方名

万应膏

9.2 组成

嫩松香1斤(黄老者不用),蓖麻仁2两,巴豆仁2两,康青1两,杏仁(开水泡,去皮)1两,胆矾5钱。

9.3 主治

跌打损伤,青肿疼痛;痛风,肝胃气痛,腰痛,胸腹膈气疼痛;痈疽初起。

9.4 用法用量

临用时须重汤炖烊,摊贴患处。

9.5 制备方法

上药先将松香用铁锅水煎3次,取起候干,隔1日,研细禾;再以蓖麻仁、巴豆仁各炒黑枯(若不黑枯,其性太烈不能用),康青、胆矾各研细末;先将杏仁落石臼,舂烂如泥;次下巴豆、蓖麻仁,一并舂烂;再下康青,胆矾,缓缓舂之;并将松香分数次下,随下随舂;再用麻油屡涂杵臼,勿致粘住,千捶成膏,储瓷器。

9.6 用药禁忌

皮破出血、痈疽已成作痛者忌之。

10 《医方类聚》卷一七七引《烟霞圣效方》

10.1 方名

万应膏

10.2 组成

小油3斤,黄丹1斤,槐条8斤桃,柳条4斤,龙骨半两,虎骨半两,乌鱼骨半两,骨碎补半两,龟骨半两,血余半两(发是童子发妙),金花半两,自然铜半两,当归半两,没药半两,乳香半两。

10.3 主治

发背痈背,一切恶疮。

10.4 制备方法

上先将前3枝锉4指长,旋旋下在油内,焦去,而后用尽了枝,取出油;冷定再下丹,文武火熬,柳篦子频搅,不管溢了,丹死无沫,绵滤过,入没药、乳香,候滴药在铁器上成珠子,不粘手,倾在瓷器内盛定,纸封盖,合地出火毒为用。

11 《普济方》卷三一三

11.1 方名

万应膏

11.2 组成

当归半两,黄耆半两,防风半两,香白芷半两,五倍子半两,生熟地黄半两,白蔹半两,白及半两,赤芍药半两,玄参半两,乳香半两,没药半两,黄丹6两,油1斤。

11.3 主治

痈疽、疮疖、瘰疬已成、未成、已破,及风毒眼,一切蛇虫犬伤。

11.4 制备方法

入油煎黑色,却入乳、没同煎,用绵滤去滓,将药油熬,渐入黄丹,用柳枝搅候黑,滴水中不散为度,入地穴3日,出火毒用。

12 《跌损妙方》

12.1 方名

万应膏

12.2 组成

羌活1两,独活1两,荆芥1两,防风1两,黄柏1两,白芷1两,赤芍1两,栀子1两,川芎1两,当归1两,细辛1两,连翘1两,木鳖1两,甘草1两,苏木1两,红花1两,玄参1两,升麻1两,松节1两,地榆1两,白及1两,白芡1两,半夏1两,木瓜1两,薄荷1两,生地1两,白菊1两,降香1两,知母1两,贝母1两,僵蚕1两,骨皮1两,苦参1两,麻黄1两,蝉退1两,牙皂1两,只壳1两,白术1两,云皮1两,黄耆1两,猪苓1两,泽泻1两,牛膝1两,木通1两,良姜1两,秦艽1两,淮药1两,艾叶1两,故纸1两,炮姜1两,牵牛1两,灵仙1两,杏仁1两,木贼1两,车前1两,刘寄奴1两,续断1两,乌药1两,陈皮1两,槐花1两,香附1两,砂仁1两,牛蒡1两,远志1两,三棱1两,木香1两,天冬1两,麦冬1两,山奈1两,芫花1两,大戟1两,骨碎补1两,山豆根1两,菖蒲1两,桂枝1两,苍术1两,萆薢1两,花粉1两,海桐皮1两,青皮1两,阿胶1两,桔梗1两,黄芩1两,大黄1两,姜黄1两,全蝎1两,白矾1两,血余2两,苏叶2两,黄丹2两,水粉2两。

12.3 主治

折伤。

13 《摄生众妙方》卷六

13.1 方名

万应膏

13.2 组成

天麻6钱(去皮),艾6两(去梗),白及2两,巴豆1两5钱(去皮),白松香2两,香油1斤(炼过),硇砂4两,铜绿2两半,人言5钱(煅),细茶2两半,木鳖子2钱(去壳),皮消5两(焙过,只有3两),斑蝥1两(去翅皮),黄蜡3两半(炼过)。

13.3 主治

痞块。

13.4 用法用量

复用绢帛拴住,2日1换。血出病消。

1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香油调和,捣烂成膏,贮瓷器内。量痞大小,用油纸1张,针刺成碎孔,剪方圆摊药贴之。

13.6 用药禁忌

3-7日不可食生冷、毒蒜之类。

14 《医学入门》卷八

14.1 方名

万应膏

14.2 组成

木香1两,川芎1两,牛膝1两,生地1两,细辛1两,白芷1两,秦艽1两,归尾1两,枳壳1两,独活1两,防风1两,大风子1两,羌活1两,黄芩1两,南星1两,蓖麻子1两,半夏1两,苍术1两,贝母1两,赤芍1两,杏仁1两,白蔹1两,茅香1两,两头尖1两,艾叶1两,连翘1两,川乌1两,甘草节1两,肉桂姜1两,续断1两,威灵仙1两,荆芥1两,藁本1两,丁香1两,金银花1两,丁皮1两,藿香1两,红花1两,青风藤1两,乌药1两,苏木1两,玄参1两,白鲜皮1两,僵蚕1两,草乌1两,桃仁1两,五加皮1两,山栀1两,牙皂1两,苦参1两,穿山甲1两,五倍子1两,降真节1两,骨碎补1两,苍耳头1两,蝉蜕1两,蜂房1两,鳖甲1两,全蝎1两,麻黄1两,白及1两,大黄2两,蜈蚣21条,蛇退3条,桃树皮21寸,柳树皮21寸,榆树皮21寸,槐树皮21寸,桑树皮21寸,楝树皮21寸,楮树皮21寸。

14.3 主治

风寒湿痹,腰胁疼痛,咳嗽哮喘,胸膈胀满,心腹疼痛,疟疾痢疾,顽癣顽疮,肿毒初发,杨梅肿硬,男人痞积,女人血瘕。

14.4 用法用量

一切风气寒湿,手足拘挛,骨节痠疼,男人痞积,女人血瘕,及腰疼胁痛,诸般疼痛,结核转筋,顽癣、顽疮积年不愈,肿毒初发,杨梅肿硬,未破者俱贴患处;肚腹疼痛,疟、痢,俱贴脐上,痢白而寒者尤效;咳嗽哮喘,受寒恶心,胸膈胀满,男妇面色痿黄,脾胃等症,及心疼,俱贴前心;负重伤力,浑身拘痛者,贴后心与腰眼;诸疝、小肠气等症,贴脐下。

14.5 制备方法

用麻油12斤浸,春5、夏3、秋7、冬10日,方入铜锅内,文武火煎,至药枯黑,滤去滓,瓷器收贮。另用松香1斤熔化,入前药油2两同熬,滴水成珠,不软不硬,仍滤入水中,翻复揉扯,如金色即成膏矣。

15 《本草纲目》卷十五引《集简方》

15.1 方名

万应膏

15.2 组成

(5月5日采)苍耳根叶数担(洗净晒萎,细锉)。

15.3 主治

痈疽发背,无头恶疮,肿毒疔疖,风痒,臁疮,杖疮,牙疼,喉痹。

15.4 用法用量

每以敷贴即愈,牙疼即敷牙上,喉痹敷舌上;或噙化,2-3次即效;每日用酒服1匙,极有效。

15.5 制备方法

以大锅5口,入水煮烂,以筛滤去粗滓,布绢再滤;复入净锅,武火煎滚,文火煎稠,搅成膏,以新罐贮封。

16 《准绳·疡医》卷六

16.1 方名

万应膏

16.2 组成

香油2斤(真者,滤净)((口父)咀,去碎屑),黄连5两((口父)咀,去碎屑),黄柏5两((口父)咀,去碎屑),黄芩5两((口父)咀,去碎屑),柏枝1束((口父)咀,去碎屑),槐枝1束((口父)咀,去碎屑),府丹1斤(水飞,去标脚,晒干),乳香3钱(用槌打碎,和匀,入锅中炭火炒沸,为细末,筛过),没药3钱(用槌打碎,和匀,入锅中炭火炒沸,为细末,筛过),血竭3钱(用槌打碎,和匀,入锅中炭火炒沸,为细末,筛过),孩儿茶3钱(用槌打碎,和匀,入锅中炭火炒沸,为细末,筛过),象皮灰5分(用砂炒过,去砂,取细末),海螵蛸5分(细末),半夏1钱(细末),龙骨5分(以上8味为极细末,用极细筛筛过,和匀,渐入后药),阿魏5分。

16.3 主治

杖疮。

16.4 用法用量

真香油2斤,滤净入铜锅中煎沸;入黄连、黄柏、黄芩、槐条,煎3-4沸,将细夏布及薄绢纸滤去滓,揩净铜锅,仍入油于锅中煎沸;入前府丹,用槐条急搅,煎至滴水成珠,乘热入瓷器中;即将前细末药8味,及阿魏渐入药中,急搅不停,候和匀,去阿魏滓,药冷为度,7日后可用。藏、摊、洗法并如前。凡人1杖后,切不可用手拍之,急用明净松香、水龙骨炭火煅过,须多年者佳,2味俱为细末,鸡子清调敷,恶血自出。若能予调此药,以待杖过即敷尤妙。

16.5 附注

用法中藏、摊、洗法,参考原书同卷“秘传杖疮膏”。

17 《金鉴》卷六十二

17.1 方名

万应膏

17.2 组成

川乌5钱,草乌5钱,生地5钱,白蔹5钱,白及5钱,象皮5钱,官桂5钱,白芷5钱,当归5钱,赤芍5钱,羌活5钱,苦参5钱,土木鳖5钱,穿山甲5钱,乌药5钱,甘草5钱,独活5钱,玄参5钱,定粉5钱,大黄5钱。

17.3 主治

痈疽,发背,对口,诸疮,痰核,流注。

17.4 用法用量

外贴。

17.5 制备方法

上19味,定粉在外,用净香油5斤,将药浸入油内,春5、夏3、秋7、冬10,候日数已足,入洁净大锅内,慢火熬至药枯浮起为度;住火片时,用布袋滤去渣,将油称准,每油1斤,对定粉半斤,用桃柳枝不时搅之,以黑如漆、亮如镜为度,滴入水内成珠,薄纸摊贴。

18 《疡医大全》卷七

18.1 方名

万应膏

18.2 组成

好松香10斤,葱汁2斤,生姜汁2斤,黄柏2两,生大黄2两,甘草2两,苦参2两,苍术1两。

18.3 主治

痈疽内外诸证;痛风。

18.4 用法用量

同入锅内,熬至水气升尽,再入真麻油3斤,熬至滴少许入水中,约看凝片不散,即是火候已到。但须不时以竹片搅之,免其巴底。随用麻布1方,过入水中,又用大缸1只,贮水大半缸,临倾膏时,将缸周围泼湿,免得膏滋粘缸。膏既入缸,再取起,捏去水头,复入净锅内熬化;加乳香(去油,研)6两,没药(去油,研)6两,黄蜡八两熬化,撤去火,再入百草霜(筛细)4-5两,均匀筛入搅匀,另用麻布1方,滤入水内,扯捏成团。平日浸水内,临用时取起摊贴。如火候太老,量加麻油少许。

19 《医学探骊集》卷五

19.1 方名

万应膏

19.2 组成

透骨草2钱,附子2钱,桂心3钱,江子20个(去皮,勿研),山甲2钱(生),香油半斤,漳丹4两,(又)冰片5分,轻粉5分,麝香1分(细研,瓶盛备用)。

19.3 主治

腰痛,并连腿痛。

19.4 用法用量

将附子、透骨草、桂心为粗末,江子勿研,用布袋装1处;再将香油入铁勺内,将药袋入油内,生甲片亦入油内炸之,俟甲片浮起,将甲片并药袋捞出,入漳丹稍为熬之,以滴水成珠为妙,摊布上,再将冰片等3味药面,用1小捻撒在膏上,贴之极效。

20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20.1 方名

万应膏

20.2 组成

白芷4两,玄参(去芦)4两,木鳖子4两,官桂3两,大黄4两,血余3两,当归11两,赤芍4两,生地11两。

20.3 功效

活血散风,消积化痞。

20.4 主治

风寒湿痹,腰腿疼痛,跌打损伤。积聚痞块;妇女月经不调。

20.5 用法用量

微火化开,贴患处。

20.6 制备方法

上药酌予碎断,用香油240两炸枯,过滤去滓,炼至滴水成珠,入黄丹100两搅匀成膏,取出入水中,出火毒后,加热熔化;另兑阿魏2两5钱,乳香2两5钱,、没药2两5钱(共研为细末,过罗)每16两膏油,兑药粉5钱,搅匀摊之,每张油重1钱5分。

21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

21.1 方名

万应膏

21.2 组成

生地1两,黄柏8钱,归尾8钱,山甲8钱,蜈蚣5条,蛇退3钱,甘草3钱,巴豆5钱,蓖麻5钱,红花5钱,桃仁5钱,大黄2钱。

21.3 主治

各种恶疮成脓。

21.4 制备方法

上药用茶油2斤,春浸夏熬,数沸后,再熬至滴水成珠,入炒黄丹12两。

22 《中医伤科学讲义》

22.1 方名

万应膏

22.2 组成

附子2两,红花2两,血余2两,莪术2两,桂枝2两,羌活2两,独活2两,僵蚕2两,秦艽2两,麻黄2两,当归2两,川乌2两,防风2两,威灵仙2两,草乌2两,大黄2两,赤芍2两,山栀2两,桃仁2两,三棱2两,白芷2两,全虫2两,五加皮2两,良姜2两,生地4两,香附4两,乌药4两。

22.3 主治

跌打损伤,负重闪腰,筋骨疼痛,胸腹气痛,腹胀寒痛。

22.4 用法用量

摊贴。

22.5 制备方法

麻油15斤,加丹60两,收膏后,再加肉桂粉5钱,苏合油5钱,及香料药2两。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