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冬丸

目录

1 拼音

tiān mén dōng wán

2 概述

天门冬丸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三十五首。

3 《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天门冬丸

3.1 组成

天门冬一两,阿胶、甘草、炒杏仁、贝母、茯苓各半两[1]

天门冬1两(水泡,去心),甘草(炙)半两,杏仁(去皮尖,炒熟)半两,贝母(去心,炒)半两,白茯苓(去皮)半两,阿胶(碎之,蛤粉炒成珠子)半两。

3.2 制备方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1]

3.3 功效主治

《普济本事方》卷五方之天门冬丸功能润肺化痰止咳。治阴虚咳嗽,咯血吐血[1]

3.4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含化[1]

含化1丸,咽津。日夜可10丸,不拘时候。

3.5 各家论述

《本事方释义》:天门冬气味苦寒,入手足少阴、厥阴;甘草气味甘平,入足太阴;杏仁气味苦微温,入手太阴;贝母气味苦微寒,入手太阴、少阴,白茯苓气味甘平淡渗,入足阳明,能引诸药入于至阴之处;阿胶气味咸寒,入足厥阴、少阴。此治吐血、咯血之方也。肺家不润,虚火上炎,血不安宁,咳呛不止者,以甘寒润肺之品,调和阴阳,则上炎之火下行潜伏,嗽焉有不止耶?

4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天门冬丸

4.1 组成

天门冬十两,麦门冬八两,生地黄三斤[1]

4.2 制法

前二味为末,生地黄取汁熬膏与前药末和丸,梧桐子大[1]

4.3 用法用量

每服五十丸,水煎逍遥散送下[1]

4.4 功能主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下方之天门冬丸功能滋肺肾,清虚热。治妇人阴虚咳喘,手足烦热,骨蒸盗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1]

5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之天门冬丸

天门冬(去心)一两,百合、前胡、贝母(煨)、半夏(汤洗去滑)、桔梗、桑白皮、防己、紫菀、赤茯苓、干地黄、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黄)各七钱半[1]

5.1 制法

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1]

5.2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生姜煎汤送下,日三次[1]

5.3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第二册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热壅盛,咳嗽痰稠[1]

6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之天门冬丸

天门冬(去心)、土瓜根、天花粉、熟地黄、知母、肉苁蓉(酒浸)、鹿茸(酒炙)、五味子,赤石脂,泽泻各一两半,炙鸡内金三具,炙桑螵蛸十枚,煅牡蛎二两,苦参一两[1]

6.1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梧桐子大[1]

6.2 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食前粟米汤送下[1]

6.3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中消初起,食已如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便白浊[1]

7 《不居集》上集卷十四方之天门冬丸

7.1 组成

天门冬、甘草、杏仁、贝母、茯苓、阿胶各五钱[1]

7.2 制法

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1]

7.3 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含化[1]

7.4 功能主治

《不居集》上集卷十四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吐血衄血,肺燥咳嗽[1]

8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天门冬丸

8.1 处方

天门冬45克(去心,焙)大麻仁30克(锉,研如膏)桔梗30克(去芦头)川升麻15克 贝母22.5克(煨令微黄)五味子22.5克 款冬花22.5克 紫菀22.5克(洗,去苗、土)麻黄15克(去根、节)陈橘皮15克(汤浸,去白、瓤,焙)甘草15克(炙微赤,锉)紫苏子15克 诃黎勒皮22.5克 川大黄30克(锉碎,微炒)杏仁15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妙微黄)厚朴22.5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8.2 制法

止药捣罗为末,炼蜜和丸,如梧桐子大。

8.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成五色,喘息渐急,食少羸瘦。

8.4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蜜水下,不计时候。

8.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

9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方之天门冬丸

9.1 组成

天门冬1两,防风3分,茯神3分,川芎半两,白芷半两,人参半两。

9.2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方之天门冬丸主治鼻塞。

9.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临卧熟水送下。

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0 《千金翼方》卷五方之天门冬丸

10.1 组成

天冬门5两(去心),通草2两,黄耆2两,防风2两,干地黄2两,桑寄生2两,人参2两,羌活3两,大黄2两半,白芷1两半,升麻1两半,泽兰1两,茯神1两,天雄(炮,去皮)1两,黄芩1两,枳实(炙)1两,五味子1两。

10.2 功能主治

《千金翼方》卷五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乳痈初起,产后乳结核。

10.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酒送下,加至30丸,1日2次。

10.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

11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天门冬丸

11.1 组成

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大麻仁1两(锉,研如膏),桔梗1两(去芦头),川升麻2分,贝母3分(煨令微黄),五味子3分,款冬花3分,紫菀3分(洗,去苗土),麻黄半两(去根节),陈橘皮半两(汤浸,去白瓤,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紫苏子半两,诃黎勒皮3分,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半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厚朴3分(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11.2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四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伤寒后肺痿劳嗽,唾成五色,喘息渐急,食少羸瘦。

11.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温蜜水送下,不拘时候。

1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2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方之天门冬丸

12.1 组成

天门冬2两(去心,焙),射干半两,肉桂半两(去皱皮),黄耆3分(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栝楼根1两,玄参半两,远志半两(去心),百部1两,紫菀1两(去苗土),马兜铃1两。

12.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气暴热咳嗽,心胸不利,或时烦喘。

12.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以温水送下,1日4-5次。

1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3 《圣济总录》卷十八方之天门冬丸

13.1 组成

天门冬五斗(去心生用,研,绞取汁)。

13.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八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大风癞病。

13.3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食后以温熟水送下。

13.4 制备方法

上药纳瓷器中,密盖口,以蜡封,勿走药气,于净室中经1年,取开,其色赤如沙糖,即加少许苦参粉,及干地黄末,为丸,如梧桐子大。

14 《圣济总录》卷十二方之天门冬丸

14.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3分,防风(去叉)半两,赤茯苓(去黑皮)半两,麦门冬(去心,焙)半两,知母(焙)半两,桑根白皮(锉,炒)半两,黄耆(锉细)半两,黄连(去须)半两,栝楼根(别捣碎,炒)半两,升麻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甘草(炙,锉)1分。

14.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二方之天门冬丸主治风热,心肺气壅,多渴。

14.3 用法用量

每服15丸,生姜汤送下,日午、临卧各1服。

14.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 《普济方》卷一九○方之天门冬丸

15.1 组成

天门冬(去心)4钱,青黛(晒干)4钱,生蒲黄1钱,油发灰1钱,川姜黄1钱。

15.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九○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咯血。

15.3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入松阳柿中,湿纸包,煨熟候冷,桑白皮煎汤,临卧嚼下。

1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5.5 附注

柿能恋肺,咯血属肺,呕血属脾。

16 《普济方》卷一六一方之天门冬丸

16.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3两,麦门冬(去心,焙)3两,紫菀(去土)3两,百合3两,贝母(去心,焙)3两,桔梗(炒)3两,人参3两,生干地黄3两,桂(去粗皮)3两,甘草3两,阿胶(炒至沸)3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3两,陈橘皮(汤浸,去白)3两。

16.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一六一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寒,外内合邪,咳嗽语声不出,口中如含霜雪,停饮寒痰,咽喉妨闷,状若梅核,噎塞不通,膈气痞气。

16.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同姜细嚼下,嗽时服。

1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煮糯米粉并黄蜡1两成粥,更入蜜再熬匀,和前药为丸,如樱桃大。

16.5 附注

《奇效良方》有半夏三两。

17 《太平圣惠方》卷十二方之天门冬丸

17.1 组成

天门冬1两(去心,焙),汉防已3分,甜葶苈(隔纸炒令紫色)3分,桑根白皮(锉)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3分,枳壳(麸炒微黄,去瓤)3分,甘草(炙微赤,锉)3分。

17.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十二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伤寒,心肺壅热,咳嗽,口苦,气促。

17.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以生姜汤送下,日3-4服,不拘时候。

17.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18 《普济方》卷三二○引《杨氏家藏万》方之天门冬丸

18.1 组成

天门冬10两(去心秤),麦门冬8两(去心),生地黄3斤(取汁为膏子)。

18.2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三二○引《杨氏家藏万》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饮水,面目浮肿。

18.3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煎逍遥散(散中去甘草加人参)送下。

1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膏子和为丸,如梧桐子大。

19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方之天门冬丸

19.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2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1两,人参3分,贝母(去心,焙)半两,五味子半两,阿胶(炙令燥)半两,桑根白皮(炙,锉)半两。

19.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痿,咽干烦躁,痰壅咳嗽,小便赤涩,眠睡不安,喉咽肿痛。

19.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温人参汤嚼下;含化咽津亦得。

19.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头子大。

20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天门冬丸

20.1 别名

调肺丸

20.2 组成

天门冬1两(去心,焙),麦门冬1两(去心,焙),人参1两(去芦头),赤茯苓1两,百合1两,桑根白皮1两(锉),紫菀1两(洗,去苗土),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贝母1两(煨令微黄),前胡3分(去芦头),五味子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20.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脏壅热,喘促咳嗽,心神烦闷。虚劳,肺热吐血,烦闷,咽喉不利。

20.4 用法用量

每服绵裹1丸,食后含化咽津。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20.6 附注

调肺丸(《圣济总录》卷四十九)。《普济方》有射干,无赤茯苓。

21 《千金翼方》卷十二方之天门冬丸

21.1 组成

天门冬(苗作蔓,有钩刺者)。

21.2 功效

《千金翼方》卷十二方之天门冬丸功在养性。

21.3 用法用量

每取1丸含之,有津液辄咽之,常含勿绝,行亦含之。

21.4 制备方法

以酢浆水煮之,湿去心皮,晒干,捣筛,以水、蜜中半和之,仍更晒干,又捣末,水、蜜中半和之,更晒干。

21.5 用药禁忌

禁一切食,惟得吃大麦。

22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方之天门冬丸

22.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2两,地骨皮1两,人参1两,甘草(炙,锉)1两,黄耆(炙,锉)1两,枸杞子(焙)1两,甘菊花(栋)1两,防风(去叉)1两,黄芩(去黑心)1两,赤芍药1两,生干地黄(焙)2两。

22.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十四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上焦热结,口燥咽干,脏腑秘滞,面赤心烦。

22.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以水1盏,煎至7分,食后、临卧和滓温服。

22.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

23 《普济方》卷六十三引《博济》方之天门冬丸

23.1 别名

硼砂丸

23.2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1两,玄参(焙)1两,恶实(炒)1两,甘草(炙,锉)1两半,人参1分,硼砂(研)1分,龙脑(研)1分。

23.3 功能主治

《普济方》卷六十三引《博济》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上膈壅实,咽喉肿痛。

23.4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淡生姜汤嚼下。

23.5 制备方法

上5味为末,与别研2味拌匀,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24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方之天门冬丸

24.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3两半,桑根白皮(锉,炒)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1两,甘草(炙)1两,贝母(去心,炒)1两。

24.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九十三方之天门冬丸功在润心肺,止咳嗽。主治骨蒸劳气。

24.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绵裹含化咽津;煎麦门冬汤下亦得,不拘时候。

24.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25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方之天门冬丸

25.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5两,白茯苓(去黑皮)5两,人参3两,枳实(去瓤,麸炒)3两,甘草(炙)3两,槟榔(锉)2两。

25.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一六方之天门冬丸主治鼻塞,不闻香臭。

25.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后浆水送下,1日2次;暑月以牛乳送下。

2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6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方之天门冬丸

26.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1两,玄参1两,恶实(炒)1两,百药煎半两,紫苏叶半两,甘草(炙,锉)1两半,人参1分,硼砂(研)1分,龙脑(研)1分。

26.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二二方之天门冬丸主治马喉痹,咽喉肿痛,唇焦舌干,腮颊连肿。

26.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临卧细嚼,温熟水送下。

26.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27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方之天门冬丸

27.1 组成

天门冬(去心)1斤,白茯苓(去黑皮)1斤,白蜡1斤,白蜜1斤,白羊脂(去膜)1斤。

27.2 功效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九八方之天门冬丸功在延年。

27.3 用法用量

每服3丸,空心温酒送下。

27.4 制备方法

上5味,先捣罗天门冬、茯苓2味为末;次以清酒5升,入大铛中煎3沸,纳羊脂煎3-5沸,又纳蜜并蜡煎5沸,掠去沫;次入天门冬、茯苓末,用柳木篦不住手搅令匀,火勿令猛,候煎成膏,可丸乃丸,如樱桃大。又取大杏仁1升(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如膏,倾入净通油瓷瓶内,坐慢灰火中,纳前药丸子于杏仁膏中,养令色白,即取离火。

28 《鸡峰普济方》卷十八方之天门冬丸

28.1 组成

天门冬(汤浸软,去心,竹刀子切,焙)。

28.2 功能主治

《鸡峰普济方》卷十八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劳嗽发热,涕唾稠粘。

28.3 用法用量

每服30-50丸,临卧熟水送下。

28.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29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天门冬丸

29.1 组成

天门冬(慢火炙)1两,玄参(汤洗,焙干)1两,牛蒡子(炒)1两,百药煎半两,紫苏叶半两,甘草(炙)1两半,人参1两半。

29.2 功效主治

《御药院方》卷九方之天门冬丸功在解化痰毒。主治上膈郁热,咽喉肿痛,唇焦舌干,腮颊生疮。

29.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后噙化咽津。

29.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皂子大。

30 方出《妇人良方》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一九方之天门冬丸

30.1 组成

鬼臼3分,天门冬(去心)3分,巴豆1分(去皮心,炒),莽草半两,不蛀皂角(酥炙)半两,叶子雄黄1两。

30.2 功能主治

方出《妇人良方》卷五,名见《普济方》卷三一九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伏连传注,腹中有坚硬,积气壅心胸作痹,痛引胁背,脘膈满闷。

30.3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渐加至2-3丸,空心汤水吞下,临卧1服。常宜斟酌,勿令泄泻。

30.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小豆大。

30.5 用药禁忌

忌鲤鱼、山猪、芦笋。

31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天门冬丸

31.1 组成

天门冬2两(去心,焙),款冬花1两,五味子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茯苓1两,贝母(煨微黄)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萝卜子(酥拌,炒令香)1两,熟干地黄2两。

31.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虚劳咳嗽,喘促心烦。

31.3 用法用量

每服以绵裹1丸,常含咽津。

31.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小弹子大。

32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天门冬丸

32.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黄,别研)1两,贝母(去心)半两,生干地黄(焙)半两,甘草(炙,锉)半两,人参半两,乌梅肉(炒)半两。

32.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二十四方之天门冬丸主治伤寒后,心肺热,上气喘逆。

32.3 用法用量

食后含化1丸,咽律,日可3-5丸。

32.4 制备方法

上药捣罗7味为末,入杏仁研令匀,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33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方之天门冬丸

33.1 组成

天门冬1两半(去心,焙),木通2(1)两(锉),桑根白皮1两(锉),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杏仁3分(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大麻仁1两(锉,研如膏),郁李仁3分(汤浸,去皮微炒),紫菀3分(去苗土)。

33.2 功能主治

方出《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六,名见《普济方》卷一六○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咳嗽上气,喉中呀呷声,大小肠不利。

33.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桑枝汤送下,1日3次。

33.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4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天门冬丸

34.1 别名

天冬丸

34.2 组成

天门冬2两半(去心,焙),贝母1两(煨微黄),白茯苓1两,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甘草3分(炙微赤,锉)。

34.3 功效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一方之天门冬丸功在润心养肺,润肺止嗽。主治骨蒸劳,咳嗽,吐血,咯血。

34.4 用法用量

绵裹1丸,含化咽津。

34.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

34.6 附注

天冬丸(《仙拈集》卷二)。

35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天门冬丸

35.1 组成

天门冬1两(去心,焙),牛膝1两(去苗),麦门冬2两,人参1两(去芦头),紫菀3分(洗,去苗土),黄耆1两(锉),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白茯苓1两,鳖甲2两(涂酥,炙令黄,去裙襴),薯蓣1两,五味子1两,石斛1两(去根,锉),枸杞子1两,熟干地黄2两,沉香1两,诃黎勒皮1两,肉苁蓉1两(酒浸1宿,刮去皱皮,炙令干)。

35.2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痨痰嗽,气促,下焦虚损,上焦烦热,四肢羸瘦。

35.3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前以枣汤送下。

35.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5.5 用药禁忌

忌鲤鱼、苋菜。

36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方之天门冬丸

36.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2两半,鸡内金3具(微炙),桑螵蛸10枚(炙),土瓜根(干者)1两半,肉苁蓉(酒浸1宿,切,焙)1两半,熟干地黄(焙)1两半,栝楼根1两半,知母(焙)1两半,泽泻(锉)1两半,鹿茸(去皮毛,酒浸,炙)1两半,五味子1两半,赤石脂1两半,牡蛎(煅)2两,苦参1两。

36.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十九方之天门冬丸主治初得消中,食已如饥,手足烦热,背膊疼闷,小便白浊。

36.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煎粟米饮送下。

36.4 制备方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7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天门冬丸

37.1 组成

天门冬(去心,焙)2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半,白术1两半,人参1两半,苦参(锉)1两1分,独活(去芦头)1两1分。

37.2 功能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天门冬丸主治肺脏风热,皮肤结成瘾疹(疒咅)(疒畾),搔之痒痛成疮。

37.3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或米饮送下,日3夜1。

37.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38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9.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