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散

目录

1 拼音

sān zǐ sàn

2 三子散药典标准

2.1 品名

三子散

Sanzi San本品系蒙古族验方。

2.2 处方

诃子200g、川楝子200g、栀子200g

2.3 制法

以上三味,粉碎成粗粉,过筛,混匀,即得。

2.4 性状

本品为姜黄色至棕黄色的粉末;气微,味苦、涩、微酸。

2.5 鉴别

(1)取本品,置显微镜下观察:果皮纤维束旁的细胞中含草酸钙方晶或少数簇晶,形成晶纤维,含晶细胞壁厚薄不一,木化(川楝子)。种皮石细胞黄色或淡棕色,多破碎,完整者长多角形、长方形或不规则形,壁厚,有大的圆形纹孔,胞腔棕红色(栀子)。果皮纤维层淡黄色,斜向交错排列,壁较薄,有纹孔(诃子)。

(2)取本品1g,加乙醚10ml,振摇提取10分钟,弃去乙醚液,药渣挥去乙醚,加乙酸乙酯10ml,加热回流1小时,放冷,滤过,滤液蒸于,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诃子对照药材0.5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再取栀子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丙酮—甲酸—水(10:7:2: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色谱中,分别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和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

2.6 检查

应符合茶剂项下有关的各项规定(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Ⅰ T)。

2.7 含量测定

照高效液相色谱法(2010年版药典一部附录Ⅵ D)测定。

2.7.1 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nm。理论板数按栀子苷峰计算应不低于4000。

2.7.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栀子苷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加甲醇制成每1ml含30μg的溶液,即得。

2.7.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取本品约0.3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25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20分钟(功率200W,频率50kHz),放冷,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10ml,置25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即得。

2.7.4 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本品每1g含栀子以栀子苷(C17H24O10)计,不得少于5.4mg。

2.8 功能与主治

清热凉血,解毒。用于温热,血热,新久热。

2.9 用法与用量

水煎服。一次3~4. 5g,一日2~3次。

2.10 贮藏

密闭,防潮。

2.11 版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

3 《医学正印》卷上之三子散

3.1 方名

三子散

3.2 组成

真苏子(微焙)1两,白芥子(微焙)1两,韭菜子(微焙)1两。

3.3 主治

《医学正印》卷上之三子散主治积痰宿滞。

3.4 用法用量

用河水3碗,煎1碗,如稀粥样,带热服下。

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