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黄耆散

目录

1 拼音

rén shēn huáng qí sǎn

2 处方

人参(去芦)3O克 秦艽 茯苓各60克 知母75克 桑白皮45克 桔梗30克 紫菀45克 柴胡75克 黄耆105克 地骨皮60克 生地黄60克 半夏(汤泡七次)赤芍药各45克 天门冬(去心)90克 鳖甲90克(酥炙、去裙襕)炙甘草45克

3 制法

上十六味,研为粗末。

4 功能主治

治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悸潮热,盗汗食少,咳嗽脓血,胸胁不利。

5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服。

6 摘录

《卫生宝鉴》卷五

7 《准绳·类方》卷三引《卫生宝鉴》

7.1 组成

人参1两,桔梗1两,秦艽2两,鳖甲(去裙,酥炙)2两,茯苓2两,知母2钱半,半夏(汤洗)1两半,桑白皮1两半,紫菀2两半,柴胡2两半,黄耆3两半。

7.2 主治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咽干颊赤,心忡潮热盗汗,减食,咳嗽脓血。

7.3 用法用量

每服5钱,水煎服。

7.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8 《魏氏家藏方》卷十

8.1 组成

人参(去芦)1两,绵黄耆(蜜炙)1两,白茯苓(去皮)1两,山药1两,百合1两,甘草(炒)1两。

8.2 主治

小儿身热,肌瘦自汗。

8.3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浓煎麦门冬汤点服,不拘时候,小儿服1钱,频服甚妙。

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方出《圣惠》卷七十四,名见《妇人良方》卷十三

9.1 组成

人参(去芦头)1两,葛根(锉)1两,黄耆(锉)1两,秦艽(去苗)1两,麦门冬(去心)1两,赤茯苓1两,知母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9.2 主治

妊娠体热,烦躁口干,吃食减少。

9.3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淡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9.4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0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

10.1 组成

人参1分,黄耆1分,白术1分,白茯苓1分,甘草1分,木香1分,丁香1分,胡黄连1分,白豆蔻1钱半,肉豆蔻1个,使君子5个,干姜半钱。

10.2 主治

脾虚冷泻并疳泻。

10.3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加陈苍米,水煎服。

11 《得效》卷十一

11.1 别名

人参黄耆汤

11.2 组成

人参5钱,黄耆5钱,杨芍药5钱,粉草3钱。

11.3 主治

发热,自汗,虚烦。

11.4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加生姜2片,红枣1枚;麦子30粒,水1盏煎,空心温服。

11.5 制备方法

上锉散。

11.6 附注

人参黄耆汤(《普济方》卷三八四)。

12 《冯氏锦囊》卷十六

12.1 组成

川归身1钱,茯苓1钱,芍药(炒)8分,真地骨皮8分,白术8分,川芎8分,人参8分,车前子5分,黄耆1钱,炙甘草5分,熟地1钱5分,鹿角胶(如气虚者入5茶匙)。

12.2 主治

久患白带,瘦弱无力,腰腹腿痛,饮食无味,面黄浮肿,小水淋沥,气虚血少。

12.3 用法用量

水1钟,加大枣2枚,水煎服。

13 《局方》卷五

13.1 组成

天门冬(去心)30两,半夏(汤洗7次,姜汁制)15两,知母15两,桑白皮(锉,炒)15两,赤芍药15两,黄耆15两,紫菀15两,甘草(熞)15两,白茯苓(去皮)20两,柴胡(去苗)20两,秦艽(去土)20两,生干地黄20两,地骨皮20两,人参10两,桔梗10两,鳖甲(去裙,醋炙)1两。

13.2 主治

虚劳客热,肌肉消瘦,四肢倦怠,五心烦热,口燥咽干,颊赤心忪,日晚潮热,夜有盗汗,胸胁不利,减食多渴,咳唾稠粘,时有脓血。

13.3 用法用量

每服2大钱,以水1盏,煎至7分,食后去滓温服。

13.4 制备方法

上为粗末。

13.5 附注

方中生干地黄,《医方类聚》引《局方》作生熟地黄。

14 《鸡峰》卷十

14.1 组成

黄耆2两,紫菀1两,款冬花1两,知母1两,芍药1两,人参1两,阿胶1两,食茱萸半两,桂半两,糯米半升,伏龙肝1鸡子大,鳖甲1个。

14.2 主治

劳嗽,呕咯血出。

14.3 用法用量

水1盏,煎3钱,食后、临卧热服。

14.4 加减

盗汗,加竹叶3片;咽痛,加干姜皂大;困乏,加葱2寸,生姜7片,大枣2个;嗽甚,加杏仁7个;惊悸,加茯神半钱;烦渴,加乌梅2个(捶碎);气逆,加橘皮2钱;头目痛,加生甘草2寸;咯血,加红花少许。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