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阳

目录

1 拼音

huì yáng

2 英文参考

Huìyáng BL35[中国针灸学词典]

huìyá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3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BL35[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会阳
汉语拼音Huiyang
罗马拼音Huiyang
美国英译名Meeting of the Yang
各国代号中国BL35
日本35
法国莫兰特氏V35
富耶氏
德国B35
英国B35
美国BI35

会阳为经穴名(Huìyáng BL35)[1][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利机[2]。属足太阳膀胱经[2][2]。会指交会,阳为阴之对,此穴属阳脉(足太阳),又与阳脉之海的督脉相交,故称会阳[2]。会阳穴主治肛肠等疾患:如泄泻,痢疾,便血,痔疮,淋病,阳痿,经期腰痛,赤白带下,阴部汗湿,遗精,带下,泄泻,痔疾,腹痛,阳萎,阴部湿痒,现代又多用会阳穴治疗肠炎,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外阴湿疹,阴部瘙痒,阴部神经性皮炎,肠炎,肠出血等。

4 会阳穴的别名

利机(《针灸甲乙经》)、利极[3]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肠中有寒,泄注肠癖,便血,会阳主之。

6 穴名解

会指交会,阳为阴之对,此穴属阳脉(足太阳),又与阳脉之海的督脉相交,故称会阳[3]

会,有会合之义。阳,阴阳之阳,此处阳指阳经,阳气。前会阴,后会阳。本穴在后阴尾骨尖下端两旁,为左右足太阳经与督脉交会之所,故名“会阳”,有壮腰补益、清热利湿作用。会阳穴为下焦阴阳之气交会之处。下焦既为阴气之所聚,亦为阳气之所生。穴与会阴相邻,自有交通结合与互通之义。[3]

7 特异性

会阳与阳脉之海的督脉相交[3]

8 所属部位

臀部[4]

9 会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会阳穴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5]

会阳穴位于骶区,尾骨端旁开0.5寸[5]。跪伏取穴[5]

会阳穴位于尾骨下端两旁,距骶正中线0.5寸处(《医宗金鉴》)[5]

另说:“阴尾骨外,各开一寸半”(《医学入门》);“长强外开二寸”(《针灸集成》)[5]

会阳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会阳穴在臀部的位置

会阳穴在臀部的位置

会阳穴在臀部的位置

会阳穴在臀部的位置

10 会阳穴的取法

俯卧位或跪伏位,在尾骨下端两旁,督脉旁0.5寸处取穴。

会阳穴位于骶区,尾骨端旁开0.5寸[5]。跪伏取穴[5]

跪伏位,在骶部,尾骨端旁开0.5寸[6]

快速取穴:俯卧,顺着脊柱向下摸到尽头,旁开0.5寸处即是会阳穴[7]

11 会阳穴穴位解剖

会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有臀下动、静脉分支。分布着尾神经。皮肤由第四、五骶神经后支和尾神经分布。第五骶神经和尾神经由骶骨裂孔穿出,分布于尾骨表面的皮肤。骶管下口的两侧,原为第五骶椎的下关节突,即骶角,形成骶管裂孔的外侧界,其间距为15.9~18.2毫米,裂孔的高度为23.5~25毫米,该孔为骶尾韧带所覆盖。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提肛肌腱[7]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肛门神经分布;深层有臀下神经和臀上、下动脉分支分布[8]

布有尾骨神经和臀下动、静脉分支[8]

12 会阳穴的功效与作用

会阳穴具有清热利湿,益肾固带的作用。

会阳穴有理下焦、调二阴的作用[8]

会阳穴有壮腰补益、清热利湿作用[8]

会阳穴为下焦阴阳之气交会之处。下焦既为阴气之所聚,亦为阳气之所生。会阳穴与会阴相邻,自有交通结合与互通之义。[8]

按摩荐骨诸穴,腹腔全热[8]

点刺会阳穴,可治小儿泻痢[8]

会阳穴补诸阳之虚,故可治阴湿之证[8]

会阳穴能愈肠澼、下血及久痔诸病[8]

会阳穴位置近于肛门,临床中常以治疗痔疾为主[8]

13 会阳穴主治病证

会阳穴主治肛肠等疾患:如泄泻,痢疾,便血,痔疮,淋病,阳痿,经期腰痛,赤白带下,阴部汗湿,遗精,带下,泄泻,痔疾,腹痛,阳萎,阴部湿痒,现代又多用会阳穴治疗肠炎,坐骨神经痛,前列腺炎,外阴湿疹,阴部瘙痒,阴部神经性皮炎,肠炎,肠出血等。

会阳穴主治肛肠等疾患:如泄泻、痢疾、便血、痔疮、淋病、阳痿、经期腰痛、赤白带下、阴部汗湿等[8]

会阳穴主治阳痿、遗精、带下、痢疾、泄泻、痔疾[9]

会阳穴主治泄泻,痢疾,痔疾;带下,阳痿[9]

会阳穴主治腹痛,泄泻,痢疾,便血,痔疮,带下,阳萎,阴部湿痒等[9]

现代又多用会阳穴治疗肠炎、坐骨神经痛等[9]

1.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前列腺炎,阳痿;

2. 皮肤科系统疾病:外阴湿疹,阴部瘙痒,阴部神经性皮炎;

3. 其它:经期腰痛,肠炎,肠出血,痔疮,坐骨神经痛等。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一般直刺1.0~0.5寸[9][9]

直刺0.8~1.2寸[9][9],局部有酸胀感[9],可扩散到会阴部[9]

14.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15 会阳穴的配伍

会阳配曲池、血海,有祛风除湿,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阴部皮炎,瘙痒。

会阳配百会、长强,有升阳固脱的作用,主治脱肛,痔疮。

会阳配合谷、承山,治痔疾[9]

会阳配百会、气海,治直肠脱垂[9]

16 特效按摩

双手向后,手掌心朝向背部,用中指指腹揉按会阳穴,有酸痛感为佳,每次左右各揉按1~3分钟,可治腹泻、痢疾、痔疮、便血等症[9]

17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肠澼便血。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久痔阳气虚乏。

《类经图翼》:腹中寒气。

《针灸大成》:主腹寒,热气冷气,泄泻,肠癖下血,阳气虚乏,阴汗湿,久痔。

《循经考穴编》:男子阳气虚乏,阳痿,妇人赤白带下,经行腰腿疼痛。

18 会阳穴研究进展

治疗慢性前列腺炎:针刺会阳配肾俞,用泻法,治疗102例,有较好疗效。又有以会阳为中心,用激光照射治疗50例,有一定疗效。

19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677.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68.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3.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46.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
  9. ^ [9]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1.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