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

目录

1 拼音

guāng míng

2 英文参考

GuāngmíngGB37[中国针灸学词典]

guāngmíng[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3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37[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光明:1.经穴名;2.经穴别名;3.经外奇穴别名。

4 经穴名·光明

穴位光明
汉语拼音Guangming
罗马拼音Kuangming
美国英译名Light Bright
各国代号中国GB37
日本37
法国莫兰特氏VB37
富耶氏VB37
德国G37
英国G37
美国GB37

光明为经穴名(Guāngmíng GB37)[1]。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属足少阳胆经[1]。光明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2][2]。光明即明亮的意思,此穴属胆经,善治眼疾,使之重见光明,故名光明[2]。光明穴主治眼目及小腿等疾患:如眼目痛痒,雀目,腿膝酸痛,下肢痿痹,手足发凉,妇人少腹胞中疼痛,目痛,夜盲,乳房胀痛,小腿酸痛,偏头痛,近视,癫痫,乳部胀痛,白内障,头痛,目视不明,胸胁胀痛,乳汁少,现代又用光明穴治疗青盲,视神经萎缩,腓肠肌痉挛,睑缘炎,屈光不正,精神病,膝关节炎,腰扭伤等。

4.1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

4.2 穴名解

光明即明亮的意思,此穴属胆经,善治眼疾,使之重见光明,故名光明[2]

《说文》:“光,明也。”《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天气清净光明者也。”此穴在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5寸,腓骨前缘处。为本经络穴,别走厥阴,肝胆之脉上通于目,其精华注于目。杨上善曰:“光明即眼也,少阳厥阴主眼,故少阳络得其名也。”因本穴具有明目之功效,故名光明。[3]

光明即指双目。道经谓左目神,字英明;右目神,字玄光。合左右二目之神,称为光明。[3]

4.3 特异性

光明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3][3]

4.4 所属部位

小腿[4]

4.5 光明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光明穴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5]

光明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外踝尖上5寸,腓骨前缘处[5]

光明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裸尖上5寸,腓骨前缘,正坐取穴[5]

光明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光明‘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光明‘穴在小腿部的位置

光明‘穴在小腿部的位置(肌肉)

光明‘穴在小腿部的位置(骨骼)

4.6 光明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或仰卧位,在外踝尖直上5寸,当腓骨前缘,趾长伸肌和腓骨短肌之间取穴。

光明穴位于小腿外侧,外裸尖上5寸,腓骨前缘,正坐取穴[5]

侧卧或仰卧位,当腘横纹至外踝尖连线的上3/4与下1/4交点上1寸,腓骨前缘取穴[6]

快速取穴:先找到外丘(腘横纹头与外踝尖连线中点向下1横指,腓骨前缘处即是外丘穴),沿腓骨前缘向下3横指处即是光明穴[7]

4.7 光明穴穴位解剖

光明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筋膜、腓骨长、短肌、趾长伸肌、长伸肌。皮肤由腓浅神经分布。腓浅神经由腓总神经发出,进腓骨长、短肌之间,下降至腓骨肌和趾长伸肌之间,在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小腿深筋膜至皮下筋膜内下降,分布于小腿下部的外侧及足背皮肤。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前肌间隔→趾长伸肌→踇长伸肌→小腿骨间膜→胫骨后肌[7]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短肌→趾长伸肌→𧿹长伸肌[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腓肠外侧皮神经和腓浅神经分布;深层有腓浅神经、腓深神经和胫前动脉分布;再深层有腓深神经干和胫前动、静脉经过[8]

布有腓浅神经和胫前动、静脉分支[8]

4.8 光明穴的功效与作用

光明穴具有疏肝明目,活络消肿的功效。

光明穴有调肝明目、祛风利湿的作用[8]

光明穴具有祛风明目、清热泻火之功效,主治目疾同时光明又有较强的疏通经络和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治疗胸胁胀痛、下肢痿痹及乳房胀痛等[9]

光明穴是足少阳胆经的络穴,别走足厥阴肝经,足厥阴肝经连目系,肝开窍于目,又足少阳胆经起于目外眦,其经别系目系,故本穴是主治眼病的要穴,以使眼睛恢复光明而得名[9]

足少阳经脉循行于下肢,本穴别走足厥阴肝经,肝主筋,故对于筋脉失养所引起的下肢痿痹,光明穴可治之[9]

乳房胀痛、乳汁不足多因肝血亏虚或肝气郁结所致,光明穴为胆经络穴,胆之经筋系于膺乳,又肝主藏血、主疏泄,故取光明穴可治疗乳房胀痛、乳汁不足等乳房疾患[9]

光明穴有舒筋活络之功,主治膝痛,下肢痿痹,目视不明,目痛,夜盲,乳房胀痛[9]

光明穴功能调少阳之气,清利头目,对目病尤有效。主治目昏不明,眼痒目痛,针之可使之重见光明。目者,入神之汇也。光明为本经之络穴,与足厥阴之蠡沟相应。光明喻珠光之放,蠡沟犹蚌壳之收。两穴相契,母子攸关,故肝胆二经,俱关于目也。肝开窍于目,本经起于瞳子髎,又接近足之阳明,阳明为两阳合明之经,故光明穴治目赤、目痒。[9]

光明穴位置在腿,故兼治胫胻足膝之疾,兼能通郁解热[9]

4.9 光明穴主治病证

光明穴主治眼目及小腿等疾患:如眼目痛痒,雀目,腿膝酸痛,下肢痿痹,手足发凉,妇人少腹胞中疼痛,目痛,夜盲,乳房胀痛,小腿酸痛,偏头痛,近视,癫痫,乳部胀痛,白内障,头痛,目视不明,胸胁胀痛,乳汁少,现代又用光明穴治疗青盲,视神经萎缩,腓肠肌痉挛,睑缘炎,屈光不正,精神病,膝关节炎,腰扭伤等。

光明穴主治眼目及小腿等疾患,如眼目痛痒、雀目、腿膝酸痛、下肢痿痹、手足发凉、妇人少腹胞中疼痛等[9]

光明穴主治目痛、夜盲、下肢痿痹、乳房胀痛[9]

光明穴主治小腿酸痛,下肢痿痹,偏头痛,目痛,夜盲,近视,癫痫,乳部胀痛;以及白内障等[9]

光明穴主治头痛,目痛,夜盲,目视不明;胸胁胀痛,下肢痿痹;乳房胀痛,乳汁少[9]

现代又多用光明穴治疗青盲、夜盲、白内障、视神经萎缩、偏头痛、腓肠肌痉挛等[9]

1.五官科系统疾病:睑缘炎,屈光不正,夜盲,视神经萎缩;

2.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偏头痛,精神病;

3.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腰扭伤。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直刺0.5~0.8寸,局部有酸胀感[9]

一般直刺0.5~1.0寸[9][9]

直刺1~1.5寸[9]

4.10.2 灸法

可灸[9][9][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4.11 光明穴的配伍

光明配睛明、承泣、瞳子髎,有疏风清热泻火的作用,主治目痛。

光明配睛明、承泣、四白、丝竹空、瞳子髎,治目痛[9]

光明配阳陵泉、昆仑,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下肢痿痹。

光明配阳陵泉、足三里、悬钟、昆仑,治下肢痿痹[9]

4.12 特效按摩

用中指指腹垂直按压光明穴,每日早晚各揉按1次,每次1~3分钟,可治近视眼、老年白内障、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症[9]

4.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足少阳之别,名曰光明,去踝五寸,别走厥阴,下络足跗。实则厥,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取之所别也。

《针灸甲乙经》:虚则痿躄,坐不能起,实则厥,胫热膝痛,身体不仁,手足偏小,善啮颊,光明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膝痛胫热,不能行,手足偏小。

《席弘赋》:睛明治眼未效时,合谷光明安可缺。

《医宗金鉴》:妇人少腹胞中疼痛,大便难,小便淋,好怒色青。

4.14 研究进展

4.14.1 治疗麻痹性斜视

光明直刺1~2寸,太阳斜刺0.5~1寸。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均取患侧腧穴,得气后留针30 min。单用二穴治疗15例(均经眼科确诊为麻痹性斜视),除1例因工作调动中断治疗外,其余14例痊愈。[9]

4.14.2 治疗急性腰扭伤

单侧腰扭伤只取患侧光明,两侧腰扭伤及腰椎痛者可取双侧光明。令患者坐在椅子上,常规消毒后直刺1~1.5寸,施以泻法,以获得明显的酸胀针感,同时让患者配合医者轻轻地活动腰部,留针15 min,每5 min行针一次。二般下针后患者即感到腰部轻松舒适,疼痛症状消除,呼吸畅通,出针后行走自如,诸症皆除。[9]

4.14.3 治疗青少年近视眼

配太冲,对青少年近视眼有效,针感达到眼部有38.2%。配外关、合谷为一组,配太冲为二组,两组交替使用,采用手法运针激发感传,可提高视力和改变屈光度。

5 经穴别名·光明

光明为经穴别名[9]。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攒竹之别名[9][9]。出《外台秘要》。

穴位攒竹
汉语拼音Cuanzhu
罗马拼音Tsanchu
美国英译名Driling Bamboo
各国代号中国BL2
日本2
法国莫兰特氏V2
富耶氏V2
德国B2
英国B2
美国BI2

攒竹为经穴名(Cuánzhú BL2)[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眉头、眉本、员在、始光、夜光、明光、光明、员柱[11]。属足太阳膀胱经[11]。攒指簇聚,竹指竹子,该穴在眉头,眉如竹叶簇聚,故名攒竹[11]。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近视,眼睑𥆧动,面瘫,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𥆧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尸厥,狂证,小儿惊风,面痛,眼睑下垂,腰痛,面神经麻痹,现代又多用攒竹穴治疗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神经性头痛等。攒竹穴为治疗眼疾和面瘫的常用穴[12]

5.1 攒竹穴的别名

始光、夜光、明光(《针灸甲乙经》),眉本、眉头(《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光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员在[12]、员柱[12]、矢光[12]、元柱[12]、小竹[12]、眉中[12]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眉头二穴。

5.3 穴名解

攒指簇聚,竹指竹子,该穴在眉头,眉如竹叶簇聚,故名攒竹[12]

攒,有聚集之义,两眉紧蹙谓攒眉;竹,植物名,叶具平行,脉叶柄成鞘[12]。眉犹竹叶,穴在眉内侧端,喻如新篁攒生,本穴犹竹叶之蒂柄,《针灸甲乙经》有:“在眉头陷者中。”因名攒竹[12]

5.4 所属部位

面部[13]> 眉头[14]

5.5 攒竹的定位

标准定位:攒竹穴在面部,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14]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正坐仰靠取穴[14]

攒竹穴位于眉毛内侧端,当眶上切迹处[14]

攒竹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攒竹穴在面部的位置

攒竹穴的位置

攒竹穴的位置(血管)

攒竹穴的位置(肌肉)

5.6 攒竹穴的取法

攒竹穴位于面部,眉头凹陷中,额切迹处。正坐仰靠取穴[14]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在眉毛内侧端,眶上切迹处取穴。

正坐仰靠或仰卧位,眉头边缘,入眉毛约0.1寸处取穴[15]

5.7 攒竹穴穴位解剖

攒竹穴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枕额肌、眼轮匝肌。有额动、静脉。分布着额神经内侧支。皮肤由额神经的滑车上神经支配。皮下组织内有眶上动、静脉的分支。枕额肌的额腹和眼轮匝肌的眶部肌纤维互相移行。以上诸肌均属表情肌,由面神经的颞支支配。动脉来自眼动脉的终支额动脉。

5.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15]

5.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滑车上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额动脉分支分布[16]

布有额神经内侧支和额动、静脉[16]

5.8 攒竹穴的功效与作用

攒竹穴有祛风明目的作用[16]

攒竹穴具有清热明目,祛风通络的作用。

攒竹穴在眉头凹陷处,下近于眼部,上近于眶上及前额部,因此可治疗眼目、眶骨、前额及眉棱骨等局部病[16]

足太阳经膀胱经的经脉循行过于腰部,根据“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原理,故可治疗腰痛疾病[16]

5.9 攒竹穴主治病症

攒竹穴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近视,眼睑𥆧动,面瘫,头痛,目眩,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𥆧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尸厥,狂证,小儿惊风,面痛,眼睑下垂,腰痛,面神经麻痹,现代又多用攒竹穴治疗急性结膜炎,慢性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神经性头痛等。

攒竹穴主治前额痛、眉棱骨痛、目眩、目视不明、目赤肿痛、近视、眼睑(+目闰)动、面瘫[16]

攒竹穴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胬肉攀睛、眼睑𥆧动、目翳、颊痛、鼽衄、项强不可回顾、癫痫、尸厥、狂证、小儿惊风等[16]

攒竹穴主治头痛,眉棱骨痛,面瘫,面痛,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下垂,迎风流泪;腰痛[16]

攒竹穴主治头痛,目眩,目翳,目赤肿痛,迎风流泪,近视,眼睑𥆧动,眉棱骨痛,以及急、慢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等[16]

现代又多用攒竹穴治疗结膜炎、泪囊炎、角膜白斑、面神经麻痹、神经性头痛等[16]

攒竹穴治瘛疭、戴眼、头目风热诸疾[16]。小儿患天吊,一老中医以毫针针刺攒竹及眉上,共取三穴,稍微捻转,其睛立正,病家叹为神奇[16]

1.五官科系统疾病:近视眼,泪囊炎,视力减退,急性结膜炎,眼肌痉挛;

2.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头痛,眶上神经痛,面神经麻痹,膈肌痉挛;

3. 其它:腰背肌扭伤。

5.10 刺灸法

5.10.1 刺法

一般斜刺或沿皮刺0.3~0.5寸[16]

治疗眼病,可向下斜刺0.3~0.5寸[16]

平刺0.5~0.8寸[16]

治疗头痛面瘫可平刺透鱼腰0.5~0.8寸,局部有麻胀感并向眼眶放散;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16]

沿皮刺0.5~1寸;或点刺出血[16]

平刺0.5~1寸透鱼腰穴,治疗头痛,面瘫,局部酸痛。

5.10.2 灸法

不灸[16]

攒竹穴禁灸。

不宜灸[16]

5.11 攒竹穴的配伍

攒竹穴配风池、合谷,有祛风清热镇痛的作用,主治目赤肿痛,流泪。

攒竹配风池、太阳、合谷,治急性结膜炎[16]

攒竹穴配列缺、颊车,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面瘫,面肌痉挛。

攒竹配肝俞、肾俞、风池、角孙、太阳、光明,治视神经萎缩、视网膜出血[16]

攒竹配上星、合谷,治前头痛[16]

5.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头风痛、鼻鼽衄、眉头痛、善嚏、目如欲脱、汗出寒热、面赤、颊中痛、颈椎不可左右顾、目系急、瘛疭,攒竹主之。痔痛,攒竹主之。小儿痫发、目上插,攒竹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项强急痛不可顾,痫发瘛疭,狂走不得卧,心中烦。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眼中赤痛及睑瞤动。

《针灸大成》:治泪出目眩,瞳子痒。

5.13 研究进展

5.13.1 针刺麻醉

据报道针刺攒竹,对眼部及内脏手术均有良好针麻效应。

5.13.1.1 对眼部手术有良好的针刺麻醉效应

如以攒竹透睛明对斜视患者进行手术麻醉,其优良率达85.86%,并证明同侧较对侧效果好,留针比不留针效果好,耐痛阈、两点辨别测定均支持同侧效果优于对侧,并与手术评级相符[16]

5.13.1.2 对胃的大部分切除有良好的针刺麻醉效应

采用攒竹透攒竹、听会,针刺对胃的大部分切除进行观察,经比较发现,此法较采用腹部腧穴针刺麻醉效果好,可使内脏牵拉反应较轻。证实针刺麻醉优良率较高[16]

5.13.2 减慢心率

针刺攒竹可使心率减慢[16]

5.13.3 抑制膈肌痉挛

针刺攒竹可抑制膈肌痉挛[16]

5.13.4 治疗呃逆

指压或针刺攒竹,治疗85例,有很好疗效。

5.13.5 治疗眶上神经痛

电针攒竹,治疗46例,有较好疗效。

5.13.6 痔疮术后疼痛

针刺治疗75例,有很好疗效。

5.13.7 治疗腰背痛、腰扭伤

据报道针攒竹为主,治疗453例,有很好疗效。

5.13.8 治疗眼肌无力

据报道针攒竹等,治疗365例,有很好疗效。

5.13.9 治疗急性结膜炎

据报道攒竹配太阳放血,治疗253例,有较好疗效。

5.13.10 治疗视神经萎缩

据报道取攒竹等,治疗53例,69只眼,有较好疗效。跟踪1年,视力未再下降。

5.13.11 治疗眼睑痉挛

据报道取攒竹透鱼腰,有较好疗效。

6 经外奇穴别名·光明

光明为经外奇穴别名,即鱼腰[17]。出《银海精微》。《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与《银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17]

鱼腰为经外奇穴名(yúyāo EX-HN4)[17]。出《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17]。《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与《银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位于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6.1 拼音

yúyāo

6.2 代号

EX-HN4

6.3 出处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鱼尾在瞳子髎,在目上眉外尖针一分,沿皮向内透鱼腰,泻,禁灸。

6.4 别名

光明(《银海精微》)。

6.5 鱼腰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鱼腰穴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17][18]

鱼腰穴在头部,瞳孔直上,眉毛中,正坐或仰卧取穴[19]

《奇效良方》云:“在眉中间是穴。”与《银海精微》所云之光明穴同[19]

鱼腰在额部,瞳孔直上,眉毛中。

经外奇穴——鱼腰穴的位置

鱼腰穴的位置

鱼腰穴的位置

6.6 取穴

正坐位或仰卧位,穴在瞳孔直上,眉毛中。

正坐或仰卧位,两目平视,于眉毛与瞳孔直上交点处取穴[20]

6.7 鱼腰穴穴位解剖

鱼腰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和枕额肌额腹。分布有眶上神经外侧支,面神经的分支和眶上动、静脉的外侧支。

6.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眼轮匝肌[20]

6.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眶上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颞支和额动脉分布[20]

6.8 鱼腰穴的功效与作用

鱼腰穴有镇惊安神,疏风通络的作用。

6.9 鱼腰穴主治病证

鱼腰穴主治眉棱骨痛,眶上神经痛,眼睑𥆧动,跟睑下垂,目赤肿痛,近视,目翳,口眼斜,急性结膜炎,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等。

鱼腰穴主治眉棱骨痛、眼睑𥆧动、跟睑下垂、目赤肿痛、口眼斜、目翳[20]

鱼腰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眼睑𥆧动、眼睑下垂、口眼斜、眶上神经痛等[20]

鱼腰穴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眼睑𥆧动、眼睑下垂、口眼斜、眶上神经痛等[20]

鱼腰穴主治头面五官病:目赤肿痛,目翳,口眼斜,眉棱骨痛,眼睑下垂[20]

6.10 鱼腰穴的配伍

鱼腰配攒竹、四渎、内关,治眶上神经痛[20]

鱼腰配合谷、睛明,治近视眼[20]

鱼腰配瞳子髂、攒竹、翳明,治白内障[20]

6.11 刺灸法

6.11.1 刺法

平刺0.3~0.5寸[20][20],向左右透刺攒竹或丝竹空[20],局部重胀[20],可放散至眼球[20],使眼球出现胀感[20]

治三叉神经痛:向前下方斜刺0.3~0.5寸,达眶上孔,有触电感传至眼与前额[20]

一般沿皮刺0.5~0.8寸[20]

6.11.2 灸法

禁用灸法[20][20]

6.12 文献摘要

《针灸大成》:治眼生垂帘翳膜。

《医经小学》:鱼腰眉中治目疼。

《奇效良方》:鱼腰二穴,在眉中间是穴,治眼生垂帘翳膜,针入一分,沿皮向两旁是也。

《中国针灸学》:眉之中间。针沿皮向两旁刺。主治眼生翳膜。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鱼腰,奇穴。眉毛之中间,正对正视时的瞳孔。针一分,或沿皮刺向两旁各一寸。主治眼生垂帘翳膜、结膜炎、眼睑缘炎、眼筋麻痹,亦治目赤肿痛。

7 参考资料

  1. ^ [1]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46.
  2. ^ [2]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99.
  3. ^ [3] 柴铁劬.针灸穴名解[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9.
  4. ^ [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8.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27-328.
  7. ^ [7] 查炜.经络穴位按摩大全[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8. ^ [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15.
  9. ^ [9]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27-328.
  10. ^ [10]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770.
  11. ^ [1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81.
  12. ^ [12]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4.
  13. ^ [13]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5.
  14. ^ [14]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89.
  15. ^ [15]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224.
  16. ^ [16]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75.
  17. ^ [1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096.
  18. ^ [18] 孙国杰主编.针灸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1.
  19. ^ [19]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455.
  20. ^ [20] 王民集,朱江,杨永清主编.中国针灸全书[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388.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