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陵

目录

1 拼音

èr líng

2 概述

二陵为阴陵泉、阳陵泉两穴的合称[1][2]。《针经指南·标幽赋》:“二陵、二蹻、二交,似续而交五大。”杨继洲注:“二陵者,阴陵泉、阳陵泉也;二蹻者,阴跻、阳蹻也;二交者,阴交、阳交也。续,接续也。五大者,五体也。言此六穴,递相交接于两手两足并头也。”

3 阴陵泉

穴位阴陵泉
汉语拼音Yinlingquan
罗马拼音Yinlingchuan
美国英译名Spring in Shady Mound
各国代号中国SP9
日本9
法国莫兰特氏RP9
富耶氏RP9
德国MP9
英国Sp9
美国Sp9

阴陵泉为经穴名(Yī

nlíngquán SP9)[3]。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属足太阴脾经[3]。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合穴,五行属水[3][4][5]。阴为阳之对,陵指山陵,泉即水泉,内为阴,穴在胫骨内侧髁下缘陷中,如山陵下之水泉,故名阴陵泉[5]

3.1 标准定位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5]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5]

阴陵泉位于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当胫骨后缘和腓肠肌之间凹陷处[5]。一法“取曲膝之横纹尖头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5]

[5]

[5]

3.2 取法

正坐屈膝或仰卧位,在胫骨内侧髁后下方约胫骨粗隆下缘平齐处取穴。

阴陵泉在小腿内侧,胫骨内侧髁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穴[5]

3.3 穴位解剖

阴陵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缝匠肌(腱)、半膜肌及半腱肌(腱)、肌。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分布着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皮肤由隐神经分布。皮下组织内除隐神经之外,还有与神经伴行的大隐静脉。该静脉正行于该穴的皮下,针刺应注意避开。针穿小腿深筋膜,经胫骨粗隆内侧的缝匠肌、半膜肌及半腱肌等各肌附着处的肌腱,向后经胫骨内侧缘进入膕肌。以上诸肌由股神经、坐骨神经等支配。膝下内动脉,发自膕动脉,向内下方,经胫侧副韧带和胫骨内侧髁之间,参加膝关节网,并发支营养胫骨及附近肌腱。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半腱肌腱→腓肠肌内侧头[5]

布有小腿内侧皮神经,深层有胫神经;前方有大隐静脉,膝最上动脉,深层有胫后动、静脉通过[5]

3.4 特异性

阴陵泉为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水。

3.5 功效与作用

清利温热,健脾理气,益肾调经,通经活络。

阴陵泉有益肾利湿、行气消肿的作用[5]

3.6 主治病症

阴陵泉主治脾胃、肝肾及少腹等疾患。如腹痛、腹胀、食欲不振、水肿、黄疸、霍乱吐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尿、月经不调、痛经、遗精、阳痿、疝瘕、膝痛、脚气等[5]

现代又多用阴陵泉治疗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腹膜炎、尿失禁、尿潴留、尿路感染、阴道炎、肠疝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疾患等[5]

阴陵泉主治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遗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膝胫酸痛等[5]

1.泌尿生殖系统疾病:遗尿,尿潴留,尿失禁,尿路感染,肾炎,遗精,阳萎;

2.消化系统疾病:腹膜炎,消化不良,腹水,肠炎,痢疾;

3.妇产科系统疾病:阴道炎,月经不调;

4.其它:失眠,膝关节炎,下肢麻痹。

3.7 刺灸法

3.7.1 刺法

一般直刺1.0~1.5寸[5][5]

1.直刺1.0~2.0寸,局部酸胀,针感可向下扩散;

2.消肿利水可用子午捣臼法。

3.7.2 灸法

一般直刺1.0~1.5寸;可灸[5]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5分钟[5]

艾炷灸或温针灸5~9壮,艾条灸10~20分钟。

3.8 配伍

阴陵泉配三阴交,有温中运脾的作用,主治腹寒。

阴陵泉配水分,有利尿行消肿的作用,主治水肿。

阴陵泉配三阴交、日月、至阳、胆俞、阳纲,有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黄疸。

3.9 文献摘要

《备急千金要方》:阴陵泉、关元,主寒热不节,肾病不可俯仰,气癃尿黄;阴陵泉、阳陵泉,主失禁遗尿不自知;阴陵泉、隐白,主胸中热,暴泄。

《百症赋》:阴陵、水分,去水肿之脐盈。

《针灸大成》:霍乱,阴陵泉、承山、解溪、太白。

4 阳陵泉

穴位阳陵泉
汉语拼音Yanglingquan
罗马拼音Yanglingchuan
美国英译名Spring in the Sunny Hill
各国代号中国GB34
日本34
法国莫兰特氏VB34
富耶氏VB34
德国G34
英国G34
美国GB34

阳陵

泉为经穴名(Yánglíngquán GB34)[6]。出《黄帝内经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属足少阳胆经[6]。阳陵泉是足少阳胆经的合穴,胆的下合穴,八会穴之筋会,五行属土[6][6]。阳为阴之对,外为阳,陵即丘陵,泉即水泉,膝外侧腓骨小头隆起如陵,穴在其下陷中,犹如水泉,故名阳陵泉[6]

4.1 标准定位

标准定位: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6]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屈膝取穴[6]

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7]

[7]

[7]

4.2 取法

正坐屈膝垂足位,在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处取穴。

阳陵泉位于小腿外侧,腓骨头前下方凹陷中。屈膝取穴[7]

4.3 穴位解剖

阳陵泉穴下皮肤、皮下组织、小腿深筋膜、腓骨长肌、腓骨短肌。有膝下外侧动、静脉。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皮肤由腓肠外侧皮神经分布。腓总神经在窝上角由坐骨神经分离以后,沿着窝外侧壁到腓骨小头的后下方穿腓骨长肌,分为腓浅、深神经。腓浅神经的肌支支配腓骨长、短肌。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趾长伸肌[7]

当腓总神经分为腓浅及腓深神经处,并有膝下外侧动、静脉通过[7]

4.4 特异性

五输穴之合穴,五行属土;八会穴之筋会。

4.5 功效与作用

舒肝利胆,强健腰膝。

阳陵泉有疏肝利胆、舒筋活络的作用[7]

4.6 主治病症

阳陵泉主治胆、肝、下肢等疾患。如胸胁支满、胁肋疼痛、呕吐胆汁、寒热往来、头痛腰痛、半身不遂、膝股疼痛、下肢麻木、脚胫酸痛、筋挛、筋软、筋痛、虚劳失精、小便不禁、遗尿、颜面浮肿、小儿惊风等[7]

现代又多用阳陵泉治疗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高血压、肋间神经痛、舞蹈病、坐骨神经痛、肩关节周围炎、下肢疼痛、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7]

阳陵泉主治胁肋痛,口苦,呕吐,黄疸,便秘,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膝肿痛;以及肝炎,胆囊炎,胆道蛔虫症,坐骨神经痛,膝关节炎等[7]

1.运动系统疾病:膝关节炎及周围软组织疾病,下肢瘫痪,踝扭伤,肩周炎,落枕,腰扭伤,臀部肌肉注射后疼痛;

2.消化系统疾病:肝炎,胆结石,胆绞痛,胆道蛔虫症,习惯性便秘;

3.其它:高血压病,肋间神经痛。

4.7 刺灸法

4.7.1 刺法

一般直刺1.0~1.5寸[7]

直刺1~1.5寸[7]

直刺或斜向下刺1~1.5寸,深刺可透阴陵泉,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放散。

4.7.2 灸法

可灸[7]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7]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4.8 配伍

阳陵泉配环跳、风市、委中、悬钟,有活血通络,疏调经脉的作用, 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

阳陵泉配阴陵泉、中脘,有和胃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胁肋痛。

阳陵泉配人中、中冲、太冲,有祛风镇静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4.9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胁下支满,呕吐逆,阳陵泉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膝伸不得屈,冷痹脚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

《针灸大成》:主膝股内外廉不仁,偏风半身不遂,脚冷无血色,苦嗌中介然,头面肿。

《类经图翼》:主治偏风,半身不遂,足膝冷痹不仁,无血色,脚气筋挛。

4.10 研究进展

胆囊炎、结石症:据报道针刺阳陵泉可使胆囊收缩。胆总管的规律性收缩,排出胆道造影剂,进入十二指肠。还能促进胆汁分泌,对奥狄括约肌有明显的解痉作用。对慢性胆囊炎、结石症有治疗效应。

针刺阳陵泉穴能增加胆囊的运动和排空能力,起针后10分钟更为显著,泻法明显[7]

针刺阳陵泉穴可使胆总管规律性收缩,蠕动增加,缓解奥狄氏括约肌痉挛,胆汁流出量有明显增加[7]

肝脾脏疼痛:针刺阳陵泉透阴陵泉,治疗肝脾脏疼痛疗效较好,用强刺激手法,得气后留针10~20分钟,捻转出针。

落枕:针刺阳陵泉,治疗落枕95例,效果很好。

肩关节周围炎:有报道针刺阳陵泉,治疗肩关节周围炎36例,效果良好。

调整脑血流量:针刺阳陵泉,对脑血流量有一定影响。对急性缺性中风患者,通过针刺治疗取得良好疗效。实验研究,针刺右侧阳陵泉和曲池穴可影响到脑的血流动力学,使脑血流量增加,脑血管阻力降低,出针后脑血管阻力降低却不明显。而针刺对正常猫的脑血液动力学影响不大。

5 参考资料

  1. ^ [1]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
  2. ^ [2]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6.
  3. ^ [3]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300.
  4. ^ [4]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46.
  5. ^ [5]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基本名词(2004)[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6. ^ [6] 高忻洙,胡玲主编.中国针灸学词典[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89.
  7. ^ [7] 李经纬等主编.中医大词典——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33.

大家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

用户收藏:

特别提示:本站内容仅供初步参考,难免存在疏漏、错误等情况,请您核实后再引用。对于用药、诊疗等医学专业内容,建议您直接咨询医生,以免错误用药或延误病情,本站内容不构成对您的任何建议、指导。